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
2018-11-28杨沐
杨沐
摘 要:媒介融合背景下,影视产业的发展呈现不断突破态势。以微纪录片为例,具有收视随机性、时间碎片化、节奏快等特征,能够满足大众对新媒体发展的要求。本次研究将对微纪录片发展做简单介绍,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生存特征表现,在此基础上指出微纪录片未来发展变化
趋势。
关键词:微纪录片 媒介融合 生存特征 发展趋势
前言:“媒介即信息”,上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便提出该观点,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媒介除体现在一种传播工具层面外,也涉及较多媒介所带来的变化,如产品营销、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变化等。
一、微纪录片发展基本介绍
微纪录片的产生与发展以媒介融合为背景。从媒介融合发展历程看,自2005年起,国内第一批视频网站上线,如优酷、土豆等,为受众提供视频资源,且该阶段平台模式倾向于多对多平台模式,是非线性传播模式的主要表现。特别近年来许多微文化形态发展下,如微小说、微广告、微电影、微博等,以其中微广告或微电影等为例,呈现出风靡网络特点,更为伪纪录片生存与发展提供机遇。对于这种微纪录片,可将其定义为具有投资成本低、制作周期短、传播速度快特征,且保持10-25min时常,称其为微纪录片[1]。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生存特征
(一)主题单义性特征
微紀录片本身时长较短,所以其中的每一分一秒均极为珍贵,尽管以往研究提及的主题多样性,但对于微纪录片并不适宜,原因归结于微纪录片传播中受时间限制明显,很难将多个主体或故事同时表达出来。以《故宫100》为例,各集播出时间控制在6min,展示的内容为中国建筑、传统文化等,这种模式实质为碎片化处理大故事,更有助于受众对其内容的理解。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为保证微纪录片的价值,需保持主题单义性特征。
(二)深度互动特征
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创作过程有极多网络媒体参与其中,呈现出的互动型特征明显,在传播方式上也可满足一对一、多对多或一对多模式,将网络媒体优势呈现出来。以凯文·麦克唐纳2010年所号召的活动为例,要求全球网友将当天生活上传,生活主题选择爱与恐惧,最后所收集的片段达到八万之多,最后经过整理形成《浮生一日》,其成为“全面电影”的真正体现。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微纪录片的创所无论为专业团队制作,或用户UGC模式,均注重制作过程与大众的互动,这是提高微纪录片创作质量、吸引受众的关键策略[2]。
(三)时效性特征
除互动性、主题单义性等特征外,微纪录片的时效性特征也极为明显。从微纪录片本质看,本身为随时随地记录、随时随地上传,所以在时间特征上明显,是当前大众认可的社会现实题材之作。以微纪录片《焦点人物》为例,制作方为腾讯网视频中心,纪录片主要对热点问题追踪,将事件中的人物还原。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微纪录片的时效性要求极高,其是决定能否获取大众认可的关键。如《二十四节气》,该纪录片每集控制位1分钟45秒,紧密结合时令,得到大众好评与认可。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发展趋势变化
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变化,表现为台网产业生态变化、品牌形象多元化趋向以及运营模式多元化发展等,具体如下几方面。
(一)台网产业生态变化
关于微纪录片的发展,我国广电总局近年来出台较多相关政策,如提出各上星综合频道每日需播放一定时常的纪录片,意味台网联动将成为新的趋势。许多视频网站无需从电视台引入纪录片,可自行完成自制创作,且致力于打造自身的微纪录片传播平台。该背景下,台网联动有明显的突破,以《资本故事》为例,每集8分钟,于财经频道播出,受到许多网友关注,关注的焦点在于能否将纪录片于新媒体平台中传播,值得注意的是,视频网站方在制作微纪录片中未能与电视台形成反哺,降低台网联动效果。不能否认的是,在电视媒体、新媒体动互动合作下,将会推动台网联合发展,以《河西走廊》为例,视频网站反哺电视媒体,取得的传播效果良好[3]。
(二)品牌形象多元化趋向
营销的最高级并非停留在营销网络的构建层次上,更注重如何在公众心理铺设无形的营销网络。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自2012年推出后,品牌经过一系列转变与塑造,包括电视现象、社会现象、文化品牌等,获取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同时也进一步认识与了解中国文化。而《舌尖上的中国2》在原有品牌基础上,采用多平台营销模式,包括视频网站、微信、微博等,进一步将品牌形象竖立起来。由此可见,微纪录片品牌多元化打造,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运营模式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影视产业快速发展下,如腾讯、百度与阿里巴巴均进入该产业中,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但单一从视频网站上所创造的利润看并不高。此时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微纪录片的探索。以凤凰视频微纪录片为例,主要结合客户诉求制定微纪录片,如《重返风沙线》,是东风本田品牌纪录片,未来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发展中,整体运作模式将有多元化表现,如视频网站自制、客户定制、广告插播以及与传统媒体合作等,这些在推动微纪录片发展的同时,也为微纪录片制作方打来较多的利润[4]。
结论:微纪录片作为媒介融合时代下的重要产物,在当前有明显的生存特征,表现为主题单义性特征、时效性特征、深度互动性特征等。同时,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未来发展中,将表现为台网产业生态变化、品牌形象多元化趋向以及运营模式多元化发展等,这些发展变化下更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且对于推动媒体发展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婷.微纪录片与传统纪录片的互联网接触情况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1):167-168.
[2] 陈阳.PGC+UEM:微纪录片的生产模式创新——以《了不起的匠人》为例[J].中国电视,2016,(11):84-87.
[3] 焦道利.媒介融合背景下微纪录片的生存与发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07):107-111.
[4] 谭俐莎.当新媒介遇见纪录片:试论微纪录片的创作语境与特征[J].中国报业,2013,(2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