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候鸟老人社会适应研究

2018-11-28唐兰叶

人力资源管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城市融入社会适应

摘要:中国的候鸟老人数量逐日递增,这与中国多年来加速城市化建设和计划生育政策分不开。在适应新城市环境的过程中,候鸟老人因为自身生理条件的约束,在城市适应遇到诸多困难,严重影响到老人的正常生活,伴随候鸟老人数量的发展,必须采用有效方法帮助候鸟老人社会适应。论文以城市候鸟老人作为研究对象,区分了候鸟老人和随迁老人,目前候鸟老人的社会适应问题主要是自身孤寂社交窄、难以融入新城市、家庭代际矛盾和社区支持网络缺乏,要解决其适应问题还是要以家庭个人为主、社区社会为辅。

关键词:候鸟老人;社会适应;城市融入,社区支持

根据已有的研究文献,流动老人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老人工作流动或作为随迁老人随子女流动。一方面,流动老人不是为了创造社会价值而流动易被忽视,候鸟老人最为流动老人中的少部分群体更加容易被忽视。但是,随着中国老龄化的急速膨胀和青年流动人口的骤增,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亦显示,2010 年,全国25%以上的家庭户人口居住在扩展家庭户中。候鸟老人群体也成长为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群体。

一、城市候鸟老人的界定

(一)候鸟老人界定

1.随迁老人

在界定“候鸟”老人之前,先要厘清隨迁老人的定义。随迁老人是指,老人离开原本户籍地移居到子女定居的城市共同生活。在人口老龄化之前,对老人迁移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青年,相比老人青年人更易转移,青年人可通过高考升学、城市招工、购房定居等方式从农村或者城市向城市转移。在成为城市新移民后,这些“移民者”往往会选择把留在原属地的父母和其他老人亲属接到身边生活,由此产生了一个极为特殊的人群——随迁老人。

2.候鸟老人

候鸟老人和随迁老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居住地的不稳定。候鸟老人并不完全跟随子女在新的城市定居,而是如候鸟一般,两地奔波。老人迁移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离子女近些,更好地享受天伦之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便于照顾子女,为儿孙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他们无法完全定居在子女所在城市,只能在户籍地和子女城市不断往返。候鸟老人一般分为农村和城市,本文选取城市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断来回往返于居住城市和儿女城市的城市老人这一群体。

3.候鸟老人社会适应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会适应是指某个群体逐渐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包括再社会化和自有生活习惯变化的过程。候鸟老人社会适应是以候鸟老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候鸟老人如何通过再社会化学习和自身生活习惯的调整去适应新城市环境,但是这个适应性是螺旋式,候鸟回归到原居住地就无需改变原本习惯,非连续性的适应过程,使得候鸟老人社会适应更加艰难。

(二)研究必要性

学者们对老人问题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养老困境和老龄化危机,老人社会适应问题往往一带而过,较少深究。老人群体的再社会化难度远高于其他群体,其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改变能力都较差,大多数老人在新环境中老人或将面临生活方式的问题,例如,与人交流、日常饮食、医疗保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老人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增强自身福利?这些问题很容易影响他们日常生活、甚至产生严重心理问题。不仅关乎候鸟老人个人的生活质量及发展,更是关系家庭稳定、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社会问题。此外,60%—70%的候鸟老人因照顾儿童而迁移,候鸟老人的社会适应问题也影响到儿童成长问题,解决老人社会适应问题就是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城市候鸟老人流动的原因

候鸟老人流动原因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为何流动到儿女城市,二是,为何又要回归到原住城市。

(一)流动到儿女城市

1.养老需求

中国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家庭结构核心化,子女因读书、结婚、工作移居外地定居,留居在家的空巢老人无人照料。子女因工作繁忙很难顾及到空巢老人,回家照顾老人更是难上加难。根据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权衡之下,子女将老人迁移到所在城市,共同居住、照顾。一方面,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减少心理疾病;另一方面,方便子女照顾生病老人。

2.育儿需求

当今大多数年轻父母因生活压力大和对保姆带孩子的不放心,老人带孙辈已经成为社会一大潮流。数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祖孙辈照顾2岁半以下儿童占60%——70%,照顾3岁以上的占40%,老人成为照顾儿童的主要承担着。很多老人放弃原本的生活到儿女城市,适应不同的城市文化、生活习惯,辛苦照顾孙辈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减轻儿女的负担。

2015年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二孩出生数量大幅上升,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平均水平,2017年二孩数量进一步上升至883万人,比2016年增加了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年轻人照顾孩子的压力更甚,这些都无形转移到老人身上。

(二)回归原住城市

候鸟老人和随迁老人最大的区别在于候鸟老人需要经常回归到原居住地,并非完全迁移到儿女城市,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1.照顾老人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使得中国三代家庭逐渐形成“4—2—1”结构,候鸟老人除了要照顾孙辈,还需要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在中国现有的房价背景下,祖孙三代共同居住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候鸟老人只能来回奔波,在照顾孙辈的同时还要顾及到自己的父母。

2.生活习惯不适应

老人对新环境的适应期更长,首先,大多数老人对传统生活方式留恋,不愿意改变;第二,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小,流动到子女城市后以子女和孙辈为中心,社会交往范围小,老人没有了聊天的对象,他们的子女也很少有时间能陪伴左右闲话家常,因而多数候鸟老人受到孤独情绪的困扰;第三,文化融入难,部分老人无法用方言和当地人交流,当地的饮食文化、社区文化都较为陌生。这些生活上的不适应,让候鸟老人更为怀念自己的城市,选择回归到自己城市居住一段时间。

3.没有相应的保障制度

虽然候鸟老人迁移到子女城市,但是养老、医疗关系还留在原居住地,很多福利制度无法享有。候鸟老人处在社会保障的真空状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规划还未完全成熟,候鸟老人在养老金领取、医疗费用报销方面面临很大问题。

特别是医疗方面,每年一度的社区体检,只能回到原户籍城市才能享有,如果住院需报销费用,也要到户口所在地的社会保障部门报销费用,这些使得老人需要回到原城市,开回往返。

三、城市候鸟老人社会适应问题

(一)老人孤寂社交窄

大对数候鸟老人在有养老保险金和子女工作的基础上,物质层面上没有太多担忧,但是子女工作繁忙和候鸟老人在随迁到新城市没有任何人际交往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老人来到子女的身边就是为了逃避空巢生活,寻求生活上的陪伴和心理上的寄托。

另一方面,候鸟老人的人际交往圈窄化,通常老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变成了自己居住的家庭,作为外来群体,语言、生活习惯等较难融入当地的老年群体,缺乏与当地同辈的老人的良好互动和沟通,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候鸟老人参与当地活动需要子女的引导和陪伴,工作繁忙的子女显然很难胜任。甚至有些时候,老人被骗新闻繁出,子女担忧家中老人,阻止老人与外界多接触,进一步窄化了候鸟老人的社交圈。

候鸟老人来到新城市,既很难融入当地老年群体又得不到儿女的陪伴,比原来的空巢生活更加的孤寂。当老人长期处于孤独的状态时,在生理层面也会带来巨大的伤害,更易患上老年痴呆,在行为上畏首畏尾,虽然渴望但不会主动参与社会交往,陷入矛盾情绪中形成恶性循环。

(二)难以融入新城市

候鸟老人迁移到新的生活环境后,中断原本的社会交际网,面临需要再社会化,构建新的社会交往难题,但是受到诸多因素限制。

第一,语言不通,大多数老人的普通话不标准,甚至有较重的口音,势必阻碍他们和新城市的老人顺利交流,人和人之间互动不畅,让老人在新城市生活存在诸多不便;第二,线路不熟悉,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城市,新城市交通发达,线路很多,很多老人对外出线路不熟悉,即使外出也在附近或者有子女陪伴才外出。出行的不便利,影响了老人对新城市的了解;第三,生活方式不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气候、饮食等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文化,例如广东人老人喜欢和早茶,但是在北方却没有。老年人的适应能力远低于年轻人,特别是几十年的生活习惯,想要改变很难。

这些影响因素都让候鸟老人对新城市没有归属感,感觉自己格格不入,生活上的不融入,给老人的新生活带来不便。

(三)家庭代际矛盾

家庭中的代际之间的冲突,包括随迁老人和子女或者儿媳、女婿之间的口角和争执。大多数候鸟老人不快乐的原因和家庭矛盾有关,他们成为候鸟老人而非随迁老人也是因为家庭矛盾。

第一,父母和子女的生活习惯存在差异,特别是媳婿和老人之间,很多子女对老人的饮食、卫生习惯不满意,对父母有诸多限制,让老人觉得不自在。这些冲突都容易爆发矛盾。第二,价值观有冲突,老人和年轻人对孝道的理解不同,老人认为子女应该以传统的方式回报养育之恩,而子女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引发矛盾;同时,年轻人对老人的价值定位在“不拿工资的保姆”,只是负责做饭和带孩子,对老人的价值没有充分认可。第三,育兒矛盾, 老一辈和新一代的育儿观念天差地别,年轻人的育儿法和老人的“传统愚昧法”经常碰撞,加剧矛盾。第四,当双方尝试矛盾时,老人也常常采用沉默和妥协的方式来掩饰这种生活上的差异,但是一味的沉默和妥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完全的化解由于生活方式差异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有可能在不断地积累之下产生家庭代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每个家庭的交往方式不一,归根结底还是老年人与子女或是孙辈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年龄差距,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存在差距,因此很容易产生矛盾,加剧候鸟老人的孤独感和寄人篱下的感觉。

综上所述,代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候鸟老人城市适应的双刃剑。它可以为随迁老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然而代际间的冲突也会给随迁老人带来一定的压力,使老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适应中断,损害老人和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

(四)社区支持网络缺失

候鸟老人社区参与包括参与社区组织、社区活动(包括娱乐与政治等活动),这些都能体现这些老人在新社区的社会适应程度。对于社区里老人们自发组织的打球、打牌、下棋等活动,候鸟老人们几乎是不参与,大多数社区也不为外来老人组织活动,因为,候鸟老人没有在当地社区备案居住,又很少参加社区活动,不存在于社区联络网,容易被居委会等组织忽略,此外,社区组织缺乏专业社会工作者关注候鸟老人的需求,候鸟老人也几乎无法从社区中获取帮助。

除了社区,各个城市对本市的候鸟老人也是较为忽视,没有相应的政策给候鸟老人提供生活便利,例如,异地老人一卡通,异地老人慰问演出等。也没有为候鸟老人提供活动场所,例如,老年文体服务中心,候鸟老人服务中心。

四、城市候鸟老人社会适应问题对策

(一)调整候鸟老人心态

帮助子女多关心老人,理解老人在异乡地生活的压力和难处,经常和老人聊天,倾听他们的烦恼,开导安慰老人,经常认可和赞美老人会让老人感到心头阵阵温暖。子女要随时关注老人的心理状态,及时疏导。

候鸟老人自己也要主动和家人沟通,共同商量应对策略,候鸟老人夫妻之间更加需要加强沟通,双方面临着共同的境地,更加有利于互相开导常常比其他家庭成员的宽慰更有效。总之,只要随迁老人自身主动积极的调整心态去适应,这些适应问题都可以得到缓解和解决。

培养候鸟老人兴趣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兴趣爱好有利于帮助随迁老人充实空闲时间,结识新朋友。鼓励老人参加各种兴趣小组和社会组织,例如,学习练太极、跳舞、打羽毛球、下棋、书法、绘画等。

(二)鼓励候鸟老人调整行为

要让候鸟老人适应新环境,就要走出社区,学习和内化城市文化。第一,鼓励老人学习普通话,可以请社区志愿者帮忙教导老人练习普通话;第二,向候鸟老人介绍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带领他们参加城市“一日游”或者“深度游”,加强对城市的归属感;第三,家人或者社区志愿者帮助老人熟悉周边经常要去的地方,如超市、菜市场、公园、医院、学校、公交站等。帮助老人熟悉自己周边环境内的城市交通路线和规则,可以教会老人通过智能手机导航来帮助其认路。

(三)重塑候鸟老人的家庭价值

无论候鸟老人是为了养老还是照顾孙辈来到子女城市,子女都要尊重和理解老人,特别是当双方在生活中出现分歧时,毕竟候鸟老人由于其年龄和生活习惯的方式造成两代人之间出现代沟和摩擦。子女应该通过加强沟通了解和关怀的方式,了解候鸟老人内心的想法。双方关系和谐不仅孝敬了父母还教育了孩子。

在子女理解父母的同时,也要重塑候鸟老人的家庭价值。第一,虽然他们已经退出社会舞台,但是他们退休前为社会、为家庭做出巨大贡献,不能因为退休而忽视,依旧要尊重他们。可以鼓励候鸟老人再就业,进入社会中,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创造价值。第二,候鸟老人离家家乡,是为了替子女照顾孙辈,让他们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子女要感激父母做出的贡献,不能视为理所应当,充分认可父母的家庭价值。

(四)协助候鸟老人重建社会支持网络

社区组织在帮助候鸟老人社会适应中扮演重要角色,社区要经常关爱走访候鸟老人,增强候鸟老人之间交流,让候鸟老人们一起交流,容易有共鸣感,他们有着比较相似的困境,能促进老人们的沟通;在社区中开展书法、舞蹈等兴趣小组活动,通过老人们之间共同的爱好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搭建起候鸟老人和本地老人互动交流的平台;也可开展一些微信、美图秀秀及普通话学习之类的教育小组活动来促使随迁老人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在节假日送礼物或祝福,使得老人们在心理上得到安慰和支持,增加老人的归属感。 社区组织还要组织志愿者探访候鸟老人,经常和老人聊天、组织老年活动例如唱歌比赛,下棋比赛,城市郊游等等。

参考文献

[1]陈盛淦.随迁老人的城市适应问题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59—62

[2]苗瑞凤.农村进城老年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研究[C].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社会科学界第七界学术年会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529—533

[3]兆余,王鑫.城市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J].社会工作,2010(9):4543

[4]罗竖元.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结构与现状[J].江汉学术,2014(2):23

[5]余昆.关于随迁老人社会融入的文献综述[J].社科纵横,2013(12):181—184

[6]王莉莉.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综述[J].人口与发展,2011(3).

[7]李立,张兆年,張春兰.随迁老人的精神生活与社区融入状况的调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31).

作者简介:唐兰叶,女,1985.2,江苏盐城人,盐城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城市融入社会适应
中职《体育与健康》教学纲要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户籍障碍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困境与对策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新媒体对城中村居民城市融入影响研究
关于“男孩危机”现象的调查研究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