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硕士优质生源的选拔与招生制度的创新
2018-11-28刘显珊
刘显珊
摘要:本文以一所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培养学校为案例,围绕教育项目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重点研究如何基于教学改革和培养方案的优化,建立科学的考生选拔机制,形成系统的招生体系,培育和选拔符合工程管理专业硕士项目培养目的的优质生源,为教育项目的高质量建设提供生源基础。
关键词: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优质生源,招生制度
一、引言
一个专业学位硕士教育项目的成功,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二是具有高质量的教育管理体系,以国际标准对培养方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有序控制;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项目品牌,能够吸引优秀的生源参与到教育项目的学习中来。对于创设时间还不长的工程管理硕士项目来说,各培养单位更需要摸索经验,围绕上述因素探索基于中国实际和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生培养和项目运作模式。
但在实践中,工程管理硕士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资源投入不足和缺乏专业化运营效率,培养方式单一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各类工程建设管理对人才的需要,招生宣传方式简单,教育项目信息不能充分及时地传递给考生;国家考试及选拔制度僵化,不能科学地甄选合适的生源等,因此,目前工程管理硕士项目面临着生源不充分,与MBA等其他专业项目比较,缺乏竞争力的局面。针对这种状况,不少高校在专业方向、培养方案、招生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创新,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以东部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工程管理硕士为案例,重点讨论如何基于教学方式变革,创新招生制度,建立优质生源的培育和选拔机制。
二、工程管理专业硕士项目及教学改革情况
本研究的培养单位为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在化工、材料、生物工程、工业信息化等领域具有很强的学科优势。近年来经济管理学科也得到迅速发展。该校工程管理硕士设立于2014年,由商学院举办,学院专门设立工程管理项目部,由专门的队伍进行项目管理,并组建了由专业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负责培养方案制定和学术的指导。自工程管理专业硕士项目设立以来,每年招生人数稳步增长,逐渐获得社会和企业的认可。
该校曾长期培养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和物流管理领域,在专业硕士的培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举办工程管理教育项目有较好的学科和教学管理基础,并在与化工、材料、医药等制造业行业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培养质量稳步上升,用人单位和学生对项目的认可度较高。但自设立工程管理硕士以后,也遇到了与其他培养单位类似的困难和问题。为此,项目部开展了广泛的调查和专题性的研究,吸收国内外高校的经验,确定了变革的两大任务,一是对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进行彻底调整;二是建立招生宣传体系,形成优质生源的培育和选拔机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自2018年级开始,试行新的培养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根据社会需要、学校学科优势及在行业中的影响力,设立项目管理、智能制造与智慧运营、大数据商务分析专业方向;建立以行动学习计划为主导的反思式实践教学;建立学生学习和职业发展支持系统等等。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变革为招生制度的改革创造了条件,也为优质生源的培育和选拔提供了基础。
三、变革考生评价体系,创新招生宣传方式
1.变革招生制度中评价指标的单一性,根据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目标和要求,建立多元化的考生评价和选拔体系。在考核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对考生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评价。一是在知识水平的评价中,把大学学习成绩、专业培训及其他知识学习证书等纳入评估指标中;二是强化复试在整个评价和选拔中的重要性,加大复试工作的力度,复试以面试为主要形式,增加面试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权重。三是,科学设计复试的方法、流程和复试内容。复试阶段的评价重点放在考生的思维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发展潜力上,每个考察点均设立一定的权重,见表1。
2.建立规范系统和全过程控制的招生遴选体系,并增设优秀生选拔计划。在考生申请阶段,对有意向报考的考生发出优秀生选拔的邀请,除了让考生增填申请材料外,进行专门的选拔面试。增加的填报材料包括学历学位、工作经历、个人成就、职业发展计划等等,从中判断该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发展的潜力。在面试前,组织专家审核背景材料。聘请副教授以上教师为评估专家,每名学生的材料由两名专家进行联席评审,对申请学生的背景材料进行打分。特别是考察学生就业的企业背景和工作经历,以辅助判断考生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专家组的评估及项目部对学生材料真实有效性的验证,最后确认面试资格。在面试环节,建立完整的面试体系和科学的面试内容。面试分为个人面试、小组面试、英文面试和能力附加题面试。面试主要评估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与分析判断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认知与自信心,最终给予综合素质的评估。在面试过程中,建立严密的招生流程,防止人为因素的干扰。所有的分组都是现场随机分组,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不公平和打招呼现象。
3.建立多樣化、社会化的招生宣传体系。鉴于报考生源的分散性、在职性和意愿随意性的特征,也考虑到考生对于报考学校的可选择性,所以,在招生宣传工作中,首先要让潜在生源获得项目及招生的信息,然后激励其学习和报考的愿意,最后帮助考生对报考学校进行选择。第一,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传播渠道,特别是新媒体渠道,以最有效的宣传方式进行信息传播。鉴于考生对网络和手机信息传播的关注度增强,在对媒体广告效应评价基础上,合理地利用网络新兴媒体。第二,开发校友资源和教师资源,定期开设校友课程和举办校友活动,展示项目特色和有效传播宣传信息。特别是通过校友和教师的口碑传播能够更加精准地向生源对象传达信息。第三,通过各种方式,与企业和高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建立实习基地,签订委托培养协议和招生宣传支持等等。同时,也聘请了企业高管担任企业导师和职业发展导师,开设企业课程等,这样,一方面让企业和高管充分了解教育项目的情况,促使企业尽可能地把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培养纳入到企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断获得企业及管理者对项目的反馈意见,以便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第四,举办专业性论坛和学术沙龙活动,向潜在的生源开放,将培养理念和项目特色在这些活动中体现出来。这类活动可以与企业合作,也可以与各类行业组织和机构进行合作,共同组织学术论坛,以此吸引考生参与,并更有针对性地宣传项目培养特色和招生信息。
参考文献
[1]刘芳,关于独立学院招生宣传工作的探析[J],招生考试研究,2011(8)
[2]张立迁、靖永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招考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6(5)
[3]苏小红,刘挺,邱景,王甜甜,文齐,联合机试和面试的研究生招生复试选拔与考评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