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剧《钱多多嫁人记》探析

2018-11-28田宏宇刘学慧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婚姻观爱情观

田宏宇 刘学慧

内容摘要:《钱多多嫁人记》一改往日电视剧轻松、浪漫,以爱情为主的格调,切实地探讨了当代女性在面对爱情、婚姻时的抉择与困扰。它在一种轻喜剧的氛围中,揭示了不同类型的女性在面临爱情和婚姻生活时的不同认知和生活感悟,挖掘了心灵的深度,对时下道德风尚和价值选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向标。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钱多多嫁人记》是一部积极励志、追求幸福的女性赞歌,它在人物塑造上体现了积极向善的色彩,为当前电视剧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导向。

关键词:《钱多多嫁人记》 爱情观 婚姻观 心灵救赎

随着时代的发展,都市剩男剩女逐步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从电视剧《张小五的春天》到《大女当嫁》,到《钱多多嫁人记》,都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这个问题。与以往剩女相亲不同的是,《钱多多嫁人记》一改往日电视剧轻松、浪漫,以爱情为主的格调,切实地探讨了当代女性在面对爱情、婚姻时的价值观念,着眼于理性和梦想的追求,同时也掺入了职场争斗中的纠葛纷扰。它在一种轻喜剧的氛围中,揭示了不同类型的女性在面临生活时的不同抉择和生活感悟,挖掘了心灵的深度,对时下道德风尚和价值选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向标。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钱多多嫁人记》是一部积极励志、追求幸福的女性赞歌,它分别从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艺术风格上体现了积极向善的色彩,为当前电视剧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导向。

具体而言,以往电视剧中,女性形象,或者为贤妻良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比如《渴望》中的刘慧芳;或者为职场强人,野心勃勃,冷酷无情,比如《裸婚》中的顶头上司温妮;或者就是妙龄女郎,清纯懵懂,奶油无知,诸如《蜗居》中的海藻。在剧中,她们要么完全符合社会对妇女的道德规范,成为歌功颂德的牺牲对象;要么就是游离于社会边缘之外,变成让人退避三尺、望而生畏的另类形象;要么就是隨波逐流,成为欲望和权势的牺牲品。单一刻板的女性角色,缺少了丰富深刻的人性内涵,存在“脸谱化”的倾向。

成功的人物塑造,需要突破类型模式,深入到人物的心灵深处,洞察人物的需求和渴望,才能还原人物本相,表现出个性魅力。具体而言,它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女性爱情观的提升;二、女性婚姻观的平等;三、女性心灵深度的救赎。

一.女性爱情观的提升:“爱情战胜权势,理智与情感并存”

灰姑娘的故事,一直是每一个女子的梦想。灰姑娘碰到理想的王子,不仅是找到了爱情的对象,而且也暗含了对权势和地位的仰慕和推崇。女性的抗争,不仅是身份、地位等外在的抗争,更多的是人性内涵的提升和自身价值的肯定。

当海藻依靠青春和美貌征服了权力至上的宋思明的时候,“大龄女”钱多多却从底层奋斗,直至跨国企业的辉煌。当面对马玲对她的羞辱时,她斩钉截铁地否决了马玲的想法。她的毅然离去,同时也透露出一个女性自强自立的坚定决心。如果说海藻一方面迷恋宋思明的权势和能力,那么钱多多的离去,则断然地否定了权势的威逼利诱,同时也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人格的尊严。她没有因为爱情的力量而屈服,相反,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证明了自己和家人的尊严。

在《钱多多嫁人记》中,女性意识不再匍匐于耀眼的权势中而自惭形秽,也没有深陷纯感性的铺陈和抱怨中,更没有走向悲剧性的结局或者依赖的命运。钱多多一直在清醒而理性地战斗着、思索着。当许飞不顾实际地追求多多的时候,多多看到了三十岁抉择的重大性。她想到了她的家庭、事业、前途,还有以后各种各样的负担和重任。她的每次抉择都很痛苦,然而也都很理性。这显示了新时期女性在面临权势和爱情时的理智和清醒,也透露出了现代女性慎重而全面的思维方式。多多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两个人从相遇、相识、彼此欣赏,到愿意牵着手走一辈子,这些与钞票、房子、车子都没有关系。这是两个人的事。我知道我和现在很多女孩想法不一样。但是我觉得我是对的。我认为有问题的是她们。”她们不再冒失,也不再依赖,而是成为了自身命运的决定者和主宰者。

二.女性婚姻观的平等:“追求经济独立,事业和家庭并存”

尽管当代女性已经具备相当的自主意识,然而“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仍旧圈囿着大部分的人群。这就产生了一个特别的现象:当女性未婚时,她往往能够独立地抉择和争取自己的事业;然而,当女性走进了婚姻,事业就需要让位于家庭。它似乎成为社会公认的女性优良品德,而广受推崇和赞扬。法国女权主义者波伏娃说过:“女人不是人生的,女人是后天形成的。”在“后天形成”中,女性逐步遗失了自我实现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求。

在电视剧《幸福来敲门》中,个性张扬的江璐,代表了新时代大龄女性的价值观念。她敢爱敢恨,敢于抒发出个体的真性情。然而,当她走进婚姻之后,她却做出了最大的包容和牺牲;电视剧《奋斗》中,夏琳从国外回来,和陆涛重归旧好;杨晓芸也从事业中抽身退出,回到了向南的身边;至于露露,则安逸于猪头给她安排的大城市的生活。女性最终皆做出了“彻悟”,从事业回归了家庭,满足于家庭的幸福;然而在《钱多多嫁人记》中,诸多女性的选择则突破了传统的观念,出现了“事业和家庭并重”的情况。钱多多在离开公司后主动摆地摊、搞设计、开小店,独创出自己的衣服和品牌。虽然一切都在起步阶段,然而她却始终不放弃。爱情的挫折,没有击退她的决心;婚姻的殿堂,反而推动了她向前走的希望。在结尾,她终于有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实现了“事业和家庭并重”的情况;作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她在困境中的追求和坚持,仍旧显现了她独特而坚韧的人性魅力。

人的独立,首先是经济上的独立。当女性拥有了自己一份独立的事业时,她同时也就拥有了一份做人的尊严。从家庭走向事业,从“退居幕后”到“上得了厅房,下得了厨房”,《钱多多嫁人记》中的女性形象逐渐完满,也日益独立,展现出新时代女性形象的新面貌。

三.女性心灵深度的救赎:从日常家庭走入“心灵升华”

女性的成长经历,总是难免受到来自于性别、社会等方面的歧视和压力。韩依依被冷淡的心理阴霾,钱多多年龄大而未嫁的社会压力,圆圆出身农村的背景和歧视,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性心灵的创伤。弥补创伤、寻找救赎,不仅是当代女性适应社会的需要,更是人格渐趋完善和精神不断提升的完整实现。

韩依依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她经历了两个痛苦的阶段。不幸的婚姻、自己的无能,注定了她在牛振生眼里只是一个花瓶的结局。每天不断地被逼着、哄着吃药、吃药。她就形同《雷雨》中的繁漪绝望而愤怒。身处豪门,然而举目所望都是物质的空壳,灵魂早已逝去。牛振生理解地不错。韩依依一无所长,离开了这个家庭,她重新面对生活,就会有很多艰难。依依是有弱点的。在她深長的思索背后,有一个孤弱无助的躯壳。可是,尊严的泯灭和人格的羞辱,使得这个无助的姑娘最终在困境中坚强了起来,也“站立”了起来。韩依依经历了七年的苦熬和绝望的挣扎后,终于意识到:生命,是靠自己来争取的,尊严也是。她要的幸福,首先需要自己有能力去捍卫,所以她主动提出了离婚。依依和《蜗居》中的海藻不同。海藻人如其名,只是漂浮在生活没有根系的海藻,而韩依依却在逆境中通过灵魂的砥砺和深刻的心灵对峙,重新走了出来。再嫁叶明申,是她思想成熟的表现。此时的她,平静、包容,忽然具有了一种豁达开朗的境界。叶明申的继母连连发难,依依体谅了;冯青妍逼婚,依依宽恕了;叶明申左右两难,依依最后决定坚定地陪伴在幸福的身边。依依终于用心灵和行动拥抱了幸福的真谛。她不再上下求索而茫然,也不再踯躅彷徨而孤苦,更没有慌忙逃避而怨怼。依依在破碎中缝合,重新建立了生活的梦想和幸福。这,都是源于她心灵长期敏感绝望的感受和思想成熟理性的积淀。视剧摆脱了长期以来电视剧对女性外表或者欲望肤浅地描摹和刻画,转而揭示了一个女人真切的情感和思想,使得韩依依的人性内涵日益丰满起来。

韩依依的觉醒,是心灵的觉醒。她的美,就在于她精神世界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当她刚出现在荧幕的时候,她只是一个浑然一体、不通世事的女孩形象。然而,在困境的打击下,她从禁锢的牢笼中脱身出来,如同暴风雨中的花朵,傲然张开了自己崭新而坚强的面庞。她在污蔑和耻辱中日渐成熟。生活在豪华的环境中,她“出淤泥而不染”,终于完成了心灵的救赎,显示了新时代女性内心在磨砺中的成长历程。

综之,《钱多多嫁人记》虽然以“嫁人”作为中心线索,然而在主题人物塑造、情节安排和艺术风格上,却远超了“嫁人”的事实。它从更广阔的角度揭露了都市不同类型的女性在婚姻和爱情方面的不同价值观念,同时也反映了时代进步下人性的独立、丰富和深入的特点,从而引发了社会众多人的共鸣。作为都市爱情剧,它积极励志、着重梦想,追求美好的幸福观,同时也给这个浮华急躁的社会以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①【法】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②秦莹、杨南丽、郭文卿编著:《黑格尔与列宁的逻辑思想》,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③【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拔尖人才培育项目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gxyqZD2018073)的阶段成果

(作者介绍:田宏宇,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文学评论;刘学慧,本科,淮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写作学)

猜你喜欢

婚姻观爱情观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Study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in Pride and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
张生与柳梦梅爱情观之比较
从电影《蓝色茉莉》和《赛末点》看两性的婚姻观
毛泽东早期的婚姻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