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互联网+”认识理据与实现研究
2018-11-28金晶
内容摘要:“互联网+”作为互联网思维的升华与践行,已成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的国家战略,外语“教育互联网+”也成为培养跨文化国际型人才,发展教育实力和提升国家国际地位的战略重器。为此,需要从国家教育层面深入辨析“教育互联网+”的认识理据与价值取向,以便提纲挈领将其正确运用于当前的外语教学变革。
关键词:外语“教育互联网+” 认识理据 价值取向 教学实现
一.“教育互联网+”的认识理据
理据(motivation)指的是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依据,解读“教育互联网+”理据,需要准确辨析“互联网+”与互联网思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互联网+”各自不同的的概念内涵和相互作用关系,以便准确理解其特性本质,更好地把握教育“互联网+”变革的发展方向。
1.“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
“‘互联网+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与热词。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几乎所有的规划和讲话言必谈之,尤为重视。但是,若深究其内涵,又容易简单理解为‘教育+互联网”[1]其实,究竟应该是“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不仅称谓令人莫衷一是,其内涵亦迄今未有一致的共识。笔者以为,求解这一问题关系到这一时代理念是否能够正确运用于当前的教学变革,需要首先从国家教育的宏观层面对其进行深入辨析,方能提纲挈领地把握其本质特性,将其运用于当前的教育变革。
对此,教育部等国家机构尚无专项定义,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定义为:“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2]以上《指导意见》定义十分明确,既然“互联网+”是“深度融合”的“新形态”,那么它就不应是简单的相向叠加,也就不存在“互联网+教育”还是“教育+互联网”,即孰加孰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发展教育实力、提升国家国际地位的战略高度出发,当前外语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双向“深度融合”[3]的教育变革,应当定义为“教育互联网+”,以示教育与互联网不容分割的融合性与整体性,以及“形成”教育和互联网融合“新形态”后,其对全球教育资源等“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4]的其他延伸整合性。
2.“教育互联网+”与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作为国家战略,是互联网思维的升华与践行。可以认为,互联网思维作为意识存在,当为指导教育变革的认识准则;而以互联网思维建构的“互联网+”理念,则是实践教育变革的方法论。实现“教育互联网+”需要变革封闭的传统办学体系,突破围合的校园界限,打破固化的学校组织形态;继而更多融入社会强化教育与实践的相关性,建立更为扁平化的链接优化教学资源,实施个性化弹性学制的教育机制,采用不受时空限制个性学习的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创造多元融合的国际化育人空间。
3.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互联网+”
依据上述理据认识,慕课等在线教学、多种媒体整合的传统教学信息化改造,以及教育资源网站、学习微博等凭籍于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的教学形式,统属对传统教育的信息化改造,即教育信息化,而并非“教育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不是网络数字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简单相加,也不仅限于线上线下的教学手段重叠;“教育互联网+”必须通过对人与信息关系的线上线下重组,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重构,使各种教学活动依照既定目标,实现不受时空限制而无所不在的个性化学习。也即是说,“教育互联网+”的前提,是要以互联网思维的运作方式,将教育资源、教育信息、教育手段和教育管理等整体教育系统诉诸于网络信息化,且利用大数据分析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管控,使外语教育与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毫无保留的无缝对接。
二.“教育互联网+”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是指导决策和实践的总体信念,即价值认可。价值认可直接影响实践行动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程度。诺奖心理学家西蒙(Herbert.Alexander.Simon)认为,决策判断具有事实和价值两种前提,由此可见价值取向对决策判断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本文前述主要阐述了“教育互联网+”的事实前提,以下探讨其价值前提即“教育互联网+”的价值认可取向。
在全球化日趋深化的当下,任何一个有效的战略决策都必须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教育互联网+”的价值取向,无疑须着眼于培养学生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意识,包括其参与全球事务交际能力;而不仅满足于对学生听说读写和科学技术能力的培养。“教育互联网+”的“价值取向在于推动传统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这种价值取向不同于教育信息化起步与应用两个阶段的技术取向。变革取向决定了‘互联网+教育实践的工作重点和难点不再是建设技术环境和推动技术应用,而是如何推动教育制度改革。”[5]
“教育互联网+”的价值取向,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国际化教育视野
当前,经济全球化全速推动着世界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各国政治、军事、社会文化和教育产生了全面的巨大冲击。美国教育部长阿恩·邓肯认为:“未来,美国要想在世界经济领域拔得头筹,国际教育改革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国际教育可以培养美国所缺乏的国际化人才和专家”[6]。美国前所未有的感觉到国家决策“越来越依赖于公共与私人部门中了解他国制度、语言、文化和全球问题的个人。这方面专家的缺乏将成为外交和军事上的隐忧,更会导致全球市场竞争能力的衰落”[7]。因此,世界各国都热心于加强国际教育交流,欧洲国家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注重欧盟成员国之间也包括与非成员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国际间竞争与合作共存的教育局面已经形成。毫无疑问,在国际经济竞争和各国相继推动国际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也必须把国际技能与跨文化能力人才培养,作为应对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对策。
2.国际化标准教育
毫无疑问,国际化能力是当今时代每个人都必需具备的重要知识技能。为了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标准,“教育互联网+”必然需要采用国际化标准,否则无以培养全球交流需要的國际化能力。这样的国际化教育标准,体现为培养学生将所获知识观念付诸行动研究世界的实践能力:其中包括发现并理解问题意义的能力;耐心倾听不同见解,正确认识自己和审视他人,能够准确表达观点,善于选择和使用恰当的媒介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能够使用多种语言和多种介体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反思行为效果并作出准确评估,善于为自己和团队创造机会的能力;以及善于积累知识技能,能够使自己知识结构与时俱进迭代更新,保持国际先进标准的能力。
三.“教育互联网+”教学实现
综上所述可以确定,“教育互联网+”的规划目标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功能特性,使外语教育与网络信息技术双向“深度融合”,以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实现教育变革,通过整合链接全球优质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增强国际教育交流提升教育质量,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型人才,以发展教育实力提升国家国际战略地位。
1.互联网的基本功能特性
就教育而言,实行“互联网+”的目的在于使教育方式更加吻合人类获取知识的本源途径,即使学习者能够依照既定目标知识结构定位,通过不受时空限制而无所不在的个性化学习,完成各自不尽相同的目标知识建构。“互联网”的以下基本功能特性,成就了“互联网+”的历史使命,成为“教育互联网+”的建构基础。
⑴消除信息壁垒促进信息共享
互联网作为直接连通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最便利的交互平台,建构了有史以来人际间最直接的信息渠道。互联网时代学习理论关联主义认为,“知识的连接组成了知识信息网络”,[8]而网络时代的每一人、事和物都是一个信息节点,互联网为建立信息连接提供了广阔空间和高效途径,人们既可以通过网络建立与本领域学界的联系,包括专业知识交流等动态信息交互;同时,也可通过社会性网络以及各种即时通讯工具建立知识连接,进而关注整体社会多外语的知识信息动态;不仅能够获取不同国家的信息网站等开放性共享节点资源,还能够建立国际性的协作学习与相互开放的学习资源节点。互联网的这些特性,都极度有利于知识信息传播与教学共享,成为实现教育“互联网+”的重要基础条件。
⑵兼具“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特征
传统教学以教材为代表的学習资源都是标准化的,教材等教学资源一旦确定往往年复一年地重复,即使发现缺陷或瑕疵,其更新亦须相当的周期。而互联网学习资源则可兼具“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双重优势,它一方面可以用一个标准化的资源来应对亿万用户的需求;另一方面又可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快速实现随时更新。动态产生并进化更多针对性的知识信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个性服务,是实现教育“互联网+”的又一基础条件。
⑶以极低边际成本聚集极大规模效应
互联网产品虽需一定的初期投入,但其用户聚集效应明显且边际成本极低,只要切中需求便用户与价值创造激增,这正是互联网经营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迅速取得规模效应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一极低边际成本聚集极大规模效应的显著优势,十分契合教育业的规模效应特征。
⑷有效跟踪及时反馈需求
传统教育管理操作程序繁杂,反馈迟滞。而教育“互联网+”直接连接每一个教育者与学习者,具备直接“聆听”和便捷反馈的天然渠道。尤其大数据技术跟踪更具详尽和快捷的特性,且转移成本极低,便于随时跟踪个性化意愿,以“用户价值准则”促进教学和管理。
⑸跨越时空无所不在
传统教育不易实现有效的“时空跨越”,而“教育互联网+”则可以极低边际成本跨越时空,实现随时随地且无所不在地个性化服务。当前移动通讯装备和BlueTooth蓝牙无线传输、IEEE802.11无线用户链接等无线通讯协议的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使人们随时随地轻松跨时空人际连接和实现碎片化学习。
⑹降低知识信息不对称程度
互联网所产生的人与信息和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互动,形成了知识信息的有效流动与迭代更新,大幅度降低了学习者相互之间的知识信息差距,使人与人之间的知识信息交流频繁,有效地降低区域性知识信息不对称程度,使教育资源日益趋向均衡。
这样知识信息差距缩小、教育资源日益均衡的互联网条件,为实现“教育互联网+”国际化的战略规划目标,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使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课程体系以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并建立适宜知识内化的个性化、开放性的学习机制,成为可能。
2.以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育变革
⑴课程设置国际化
“教育互联网+”课程设置国际化的目的,在于造就具有互联网思维、国际化管理和决策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日趋激烈的全球性竞争做好人才储备。为此,课程设置不仅需要定位培养学生全球格局视野,以互联网思维进行创新思考;还需要使教学始终围绕解决专业问题,进行全球性的创新实践。虽然当前全面国际化尚待时日,但必须具有这样的战略定位目标,并不失时机地逐层推进贯彻履行。
通常教学结构由师生和学生间教学互动信息传递、学生知识体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组成。长期以来,普遍将知识内化不足归因于学生过度依赖教师传授,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而实际上,课程设置与知识结构与现实生活相脱节、教学缺乏与时俱进的知识跟进,尤其课程与日趋国际化的市场需求相去甚远,才是影响学习动力的真正归因。
因此,无论出于“教育互联网+”价值取向和人才储备目的,还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动机,“教育互联网+”的课程设置都必须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还要充分依据外语教学的不同发展定位,为国际化市场需求设定动态开放的课程构成,以便于学生埂好地掌握各国制度文化,动态关注并求解相关全球性问题。这样创新建构的教学课程结构,除了知识授受的结构逻辑外,还要针对不同对象调整信息传递与内化两阶段的结构比值,注重“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发展跨文化意识以及应用技巧”[9]等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为保证每个学生都具备这样的能力,“教育互联网+”首先要设置课程国际化。
⑵教学资源链接扁平化
“教学资源是实现教育教学的基本要素”,[10]当前这一要素仍然严重影响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大多外语仅有部分开放性资源可资链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仍缺乏沟通合作。“扁平化”是“互联网+”的重要资源策略,以“互联网+”的“产业链思维形成学校教学资源的多向度扁平化生态连接和充分共享,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学校教学形式固定重复的弊端,有利于满足各种不同层次的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还可以大幅度减少资源建设费用”[11],以弥补当前外语教学资源的不足,形成教育资源的生态效应,使“教育互联网+”效应最大化。
落实教学资源扁平化链接,需要与世界各国整合分享全球先进经验和优良资源,需介入国际教育调查评估、建立国际教育网络、参与国际教育大数据收集与研究,以动态数据分析与时俱进地确定“教育互联网+”教学的发展目标。近年教育部核准了数百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几乎每所高校都开设有中外合作专业,并采用国内+国外课程双方学分互认等模式,但国外名校却态度谨慎,因此尚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可待探索。[12]
综上所述,为使“教育互联网+”教学取得应对世界教育发展的实效,不仅需要将国际参与作为“教育互联网+”的核心,还需要联合更多全球名校合作伙伴,建设国际性优质教育的扁平化链接,通过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提高和促进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全球化专业能力,以发展教育实力提升国家国际战略地位。
⑶教学模式“O2O”融合
未来的教学形态将不復存在线上线下之分,“教育互联网+”必然破除在线教学与线下教学各行其是的常规,进而创新“O2O”融合课程结构、教学资源、教学评价与教学环境的系统化教学模式。
施行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执教者不仅深谙教学规律,还需熟悉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也即是说,教师不仅要聚焦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共享的优势和潜力,也需要重视课堂教学互动交流的学习体验,只有教学手段能够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可能使其主动自主学习,满足培养外语和跨外语的全球化能力需要。
⑷教学评价体系化
面对旨在培养国际应用能力的“教育互联网+”教学与学习,大量在线教学资源质量、线上线下教学沟通效果,尤其国际间协作教学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等,无不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方能实现有效考核。
与传统课堂的终结性反馈评价体系相区别,“教育互联网+”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将由多方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参与,不但关注当前学习成效评价,还须依据大数据建立学习者个体学习档案,强化学习成效的过程性导评,实现“形成性评价”[13]和总结性评价、个人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教育与学习的双向评价等。评价覆盖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方法选择、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力与成效、专业表达和作业成绩等,一切线上线下的全部教学内容。形成性评价侧重评价学生阶段性的学习表现,总结性评价则重在体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实践应用程度,两项评价都须依据大数据做出科学判断,并使之用于修正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指导学生由知识积累型学习转向知识创造型学习,使其持续更新和发展应对全球化竞争的各项能力。
⑸资源递送和教学管理智能化
为了实现课程结构、教学资源、教学评价与教学环境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并保证其教学效果,“教育互联网+”需要建设大量结构化的教学资源投放线上平台,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此,无论教师制作教学视频还是学生在线学习,以及课堂协作学习环境建构等,“教育互联网+”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相应网络条件和与之匹配的计算机设备支持。尤其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更加需要强有力的网络技术条件支持,信息技术平台适合与否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影响重大,直接关系到“教育互联网+”的授课成效。
当前多数校园设备与高度智能化的网络存在极大反差,网络卡慢已严重制约运用数字技术正常教学。因此,校园需要提高信息技术配置性能等途径,卓有成效地做好教学资源的信息递送体系建设,落实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深度融合,真正落实“教育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教育互联网+”远非以线上线下教学叠加就可以轻松实现的,尚需建立起完善的运营体系,方能够掌控其教学过程与最终的教学成效。因此,还需要依据教学定位,为教育“互联网+”教学制定适合于线上线下同步管理的执行规范,并为保障教学与评价规范建立专业教学管理系统,对教学资源协作和教学过程各个实施环节实现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以保障“教育互联网+”教学的执行力和教学效果。
四.结语
“互联网”对教育资源、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教育要素产生深刻影响,并由此带来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互联网+”势在必行,已成为“知识进入永远‘在线时代”[14]教育创新的不二法门”。然而,不同层面的实践者,出于不同视角的观察,对教育“互联网+”有着不尽相同的理解和诠释,可能延长这一时代理念实践应用的探索过程。为此,首先需要从国家教育的层面,以互联网思维辨析解读“教育互联网+”的本质特性,切实把握教育变革的国际化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可望正确理解“教育互联网+”对于国家战略性发展的重要意义,促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双向“深度融合”,进而尽快建立起我国“教育互联网+”的健全教学体系,创造更为多元融合的国际化教学模式和育人空间,以“教育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全面提升国家教育实力。
参考文献
[1][5]陈丽.2016.“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4: 3-8.
[2][4]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ld.2016.[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en
t28971 R7.htm, accessed 02/06/2016.
[3][10]余胜泉.2012.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5:5-14.
[6][7]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14.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trategy [OL].http://www2.ed.gov/about/inits/ed/internationaled/international-strategy pdf, accessed 2/04/2014.
[8]周文娟.2014.大数据时代外语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探索与发现[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9]Carl A. Grand (Eds) 1997.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Commitments,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M]. The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1]周文娟.2016.智慧教育:“互联网+”视阈下的教学系统重构——基于O2O法则的教学变革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4:153-159.
[12]高考博弈选择常见问题.2013.如何选择中外合作办学[OL].http://edu.people.com.cn/n/2013/0520/c1053-21537322.html,accessed 20/05/2013.
[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OL].http: //www.moe.edu.cn,accessed01/10/2010
[14]徐岚.2014.大学的教学创新:MOOCs给我们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 72-81.
本文系南通大学教改课题项目“互联网+”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16B20),杏林学院教育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独立学院在“互联网+”环境下外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016J41).
(作者介绍:金晶:南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