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支持的庐州公园生态敏感度的技术实现
2018-11-28白婷婷
摘 要:提出了适用于庐州公园的生态敏感度评价模型,介绍了模型中因子选择、因子获取及因子赋值的方法以及综合各因子评价的技术实现手段,提出了不同生态敏感度区域的对应规划策略,指出了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生态敏感度;GIS;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183
引言
庐州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是未来合肥市二环内最大的城市公园,公园总面积160hm2,集运动、休闲、文化于一体,一期工程目前已经竣工,二、三期工程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工作。利用生态敏感度指标指导规划工作,是一种具有较强量化支持性的规划辅助方法[1]。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公园生态敏感度进行分区,从而保护与限制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区域,选择适宜建设场地的位置,增强规划的科学性。
1 数据与方法
1.1 因子选择
评价因子的选取应考虑以下因素:因子便于理解;因子可以量化;因子便于量测 [2]。根据庐州公园的生态环境情况[3],最终选取用地、高程、坡度、水系作为评价因子。
1.1.1 用地
公园用地主要分为建设用地、农田草地、林地、水系、苗圃等类型,用地类型反映土地的经济特点,取决于土壤、岩石、地貌、气候、植被和水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1.2 高程
公园场地内最低点高程4m,最高点高程39m,场地东、北、西南、东南方向各有一处山体,局部可见岗冲地貌特征。可依托现状地形,打造竖向富有变化的园林景观。
1.1.3 坡度
公园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坡度平缓,坡度多在0~15°之间,利于开展建设。两处陡坡位于场地北部、西二环东南角和场地东部、与一期接壤处。规划中可保留东侧较为完整的陡坡,加以改造利用。
1.1.4 水系
南淝河自东向西紧贴公园而过,溢洪道自北向南汇入南淝河,将成为湿地风光延伸廊道,场地三期内有大量鱼塘和积雨水形成的水塘、沟渠。
1.2 因子获取及赋值
因子选择后,需要对选定的因子根据其生态敏感程度赋值,值越高表明其越敏感。
1.2.1 用地因子
依据遥感影像及实地调研划分用地类型。先在公园现状CAD文件中,绘制各类用地边界。在ArcGIS中打开CAD文件,将用地类型图层转为Shape格式,利用要素转面工具,生成用地类型面文件,添加“类型”及“值”属性字段,“类型”中根据实际赋建设用地、现状林地、现状水系、农田、现状苗圃、草地等值。“值”字段中,建设用地赋值为1,农田、草地赋值为2,林地、水系、苗圃赋值为3。该因子评价结果如图1所示。
1.2.2 高程因子
在ArcGIS中打开公园现状CAD文件,将高程点图层转为Shape格式,利用创建TIN工具,将高程点转为TIN文件,利用TIN转栅格工具,生成DEM。采用自然分类法将高程分为3类,利用重分类工具,将4~17m高程范围赋值为1,17~23m高程范围赋值为2,23~39m高程范围赋值为3。该因子评价结果如图2所示。
1.2.3 坡度因子
利用栅格表面中的坡度工具,输入DEM文件,生成坡度,手动分类为3类,利用重分类工具,将坡度0~10°区域赋值为1,将坡度10~30°区域赋值为2,将坡度30°以上区域赋值为3。该因子评价结果如图3所示。
1.2.4 水系因子
在添加完属性值的用地类型矢量文件中,选择类型为现状水系的要素,导出。利用分析工具-邻域分析-多环缓冲区工具,由水系向外生成缓冲区,50m范围内赋值为3,50~150m区域范围内赋值为2,150m区域范围外赋值为1。该因子评价结果如图4所示。
1.3 因子计算
采用加权平均法综合各因子的影响计算公园的生态敏感度。综合文献[4]及专家意见确定各因子权重值。评价模型如表1所示。
2 结果
2.1 结果分析
利用空间分析-栅格计算器工具,依据评价模型,对各因子进行加权叠加,采用自然分类法分为3类,1~1.8值域范围为低敏感度区域,1.8~2.4值域范围为中敏感度区域,2.4~3值域范围为高敏感度区域,得到公园生态敏感度分布图,如图5所示。
2.2 分区保障措施
在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应根据生态敏感度等级采取不同的利用模式。高敏感区域自然条件好,生态敏感度高,此区域应以保护、修复良好的生境为主,同时,引入少量休闲活动。中敏感区域自然条件较好,有一定的自然景观、资源优势,此区域可依托本底条件,适当开发。低敏感度区域自然条件一般,多处于公园边界区域,适宜进行开发建设,也是城市与公园的缓冲区域。
3 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使用的加权平均评价模型,需要评价的各因子范围、栅格单元大小一致。为统一各因子评价范围可采用空间分析-提取分析-按掩膜提取工具,将项目红线文件作为掩膜,提取项目红线范围内的各因子栅格数据。各因子的栅格单元大小应保持一致,若不一致,可利用数据管理工具-栅格-栅格处理-重采样工具统一各因子的栅格单元大小。
4 小结
本文提出了适合庐州公园的生态敏感度评价模型,并指出了其技术实现的方法。在自然性较强的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前,为保持其自然的生态环境,避免生态敏感度高的区域破坏后难以修复,可根据实地选择适当的因子,构建合适的生态敏感度评价模型,综合各因子进行评价,针对不同等级的生态敏感度区域提出对应的规划策略,以辅助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郭羽,俞皓.生态敏感度评价指标体系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6,41(9):23-27.
[2]宁云飞.基于RS—GIS的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景观生态规划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3]梅堂军.基于GIS技术的生态敏感度分区研究——以恩施州清江流域为例[J].中外建筑,2014(1):69-72.
[4]李敬,王原,卫超.黄山云谷景区生态敏感度分析[J].林业科技開发,2006(6):97-99.
作者简介:白婷婷(1987-),女,山西太谷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信息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