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桦树病虫害分析与防治策略探究
2018-11-28杨振宇
杨振宇
摘 要: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白桦树病虫害发生现状以及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策略,为广大林业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减少病虫害对白桦树的危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白桦树;病虫害;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792.1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152
1 白桦树病虫害发生现状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人工林的面积也在逐步增大,而有着较好经济效益的白桦树的种植面积也在与日俱增。但是由于气候、种植管理、防治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白桦树病虫害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给白桦林正常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2 白桦树病虫害发生的原因
2.1 气候变化
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日益明显,气候上升给害虫提供了较好的越冬和繁殖的环境[1]。在以前气温较低时,许多抵抗力差的害虫或者虫卵在冬季被冻死,但是现在随着气温的回升,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使害虫种群数量越来越大。
2.2 防治不当
前些年白桦树害虫频繁发生时,人们普遍使用农药进行防治,虽然农药在防治森林病虫害的过程中发挥着较好的作用。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影响了害虫天敌的生存,间接地为害虫的繁殖提供了便利;农药的不断使用,提高害虫的抗药性,为后续防治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2.3 对害虫防治的认识不足
当前许多林业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对于病虫害的防治认识不足。因为病虫害发生一般只会影响到树木当年的生长,造成树木死亡的情况较少。而且,病虫害发生后,使用农药进行防治见效快、成本低。因而许多管理者对病虫害预防的积极性欠缺。
2.4 树种单一
当前所种植的白桦人工林,林业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多以单一的白桦林为主。单一的白桦林不能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对于病虫害发生的遏制作用有限,因而给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2.5 传播方便
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白桦林营造者一般都会充分利用土地,适当提高白桦树的种植密度。从而造成了林间通风、透光较差,难以及时疏散出虫卵、病菌等,给病虫害的传播提供了较好的机会。
3 白桦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3.1 加强认识
要做好白桦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使相关管理者对白桦林病虫害所带来的危害有深入的认识,病虫害防治所带来的影响等。使他们能够主动对白桦林的病虫害进行防治,而不是等病虫害发生后被动使用农药进行治疗。
3.2 做好病虫害预测工作
对病虫害进行预测,需要利用科学的方式,时刻观察害虫繁殖和发展形态,及时收集这些资料。同时,结合当地的气候、林业自身的发展情况,从而判断出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在预测预报工作中,要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由各级省、市林业局作为测报部门,易发生病虫害的林场、重点村落作为测试地点,形成独特的测报网络,开展一系列的测报活动,做好测量和防护工作。
3.3 营造白桦混交林
白桦林中树种单一是其病虫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后续的白桦林营造中,要适当引入其它树种,形成乔木、灌木、杂草3级结构,使白桦林内形成较为完善的生态结构,提高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4 采取综合防治的方式
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所带来的危害已经越来越明显,因此白桦树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即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绿色防治,尽量减少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影响。综合方式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合理的肥水管理,尤其是在幼苗期,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能够培育壮苗,提高白桦树苗木对于病虫害的抗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物防治,白桦林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方式有很多,如培育或者放飞当地常见白桦树病虫害的天敌,通过天敌来减少病虫害种群的数量;通过一些害虫的趋光性等生物特性来进行诱杀;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等。生物农药是一种新型农药,具有针对性强,只对某种或者某类害虫有效,对其它种类的生物则无效,能够较好地保护环境;物理防治,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幼苗或者树枝,要立即清除,并移出树林后进行焚烧,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另外,通过合理密植,适时修剪等,确保白桦树之间保持合理的间隙,保持林内的通风和光照,对于将一些病菌、虫卵等排除白桦林之外,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也有着较为直接的作用。
4 結语
白桦林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从而病虫害发生后所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过去的防治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因此,针对白桦树病虫害的发生,采取绿色环保的综合防治方式,是确保白桦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重发挥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吕陆海.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措施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7(2):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