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森林资源优势与林业产业发展的推进思考

2018-11-28李欢欢葛炜李春宁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6期

李欢欢 葛炜 李春宁

摘 要:本文主要以陕西森林资源优势与林业产业发展的推进思考为重点进行分析,以当下林业产业发展实际为主要依据,从夯实基础产业、重点打造支撑产业、深度挖掘朝阳产业、着重研究生物产业这4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着力推动林业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关键词:森林资源优势;林业产业发展;推进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121

引言

重点培育山区资源,推动山区产业发展,充分落实我国现代化战略发展目标,建构和谐社会,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对城乡经济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并且还能保证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主要阐述陕西森林资源优势与林业产业发展的推进思考,具体如下。

1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及重大意义

依托国内林业产业发展,林业切实实现了行业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的发展目标,这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营林产业化前进。同时,以林业自身特点、优势以及技术水平为基础,积极构建生态造林、苗木、绿化等方面的专业性体系,劳务技术输出,种苗输出,将施工造林绿化工程同生态造林进行有机结合,能够确保多层次、全方面的生态环境服务结构得到落实。依据经济特色林、速生丰产林等一些比较优质的资源,拓宽产业发展规模,有助于发挥2种资源优势,满足社会经济水平与群众的生活质量对林产品的具体需求,进而使林业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升到新高度。

2 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品科技含量低、销售困难

陕西省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企业,近些年因欠缺对应技术升级部分,导致企业产品所具备的科技含量比较低,诸多为初加工,易被模仿复制,无法形成独立的品牌业。一些外来投资人员因技术未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导致推广效应无法实现。当前,导致销售困难的因素有2点,产品没有固定的销售市场,缺少品牌效应,一些企业欠缺拓宽市场的能力,市场模式主要以代加工型为主,大多数产品主要以贴牌为主,产品所接受的订单比较多,比如陕西省木业行业。产品类别较单一,由于产品技术指标的变动,诸多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2.2 林业产业薪资待遇较低

因受整体产业约束,导致产品销售困难,无法保障利润最大化,致使一些林业产业工人的薪资待遇较差。2016年,家具生产行业的平均薪资约为26542元、林业种植约为15943元、木材加工业约为20347元,以上数据显示只有家具行业的薪资较高,其他行业的平均工资相对较弱。

2.3 金融危机危害较大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陕西省林业产业受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对木制品的需求量逐渐减少,据陕西省2015年的相关报表显示,陕西省林业产品的生产量比前一年少了大约34.1%,而产品的中间成本却提高了将近40%,有大约60%的企业因没有订单而处于停产状态。

2.4 區域竞争压力变大

因为一些其他省市的林业产业的推动,在优惠政策的背景下,有诸多企业外流。陕西省发展推力不足。由于处于群集外移,陕西省原本木材市场也在逐渐转移,受到外国木材出口政策的影响,诸多国家不走陆路转为空运、海运等,直接致使陕西省的木材原料减少。外加上海、嘉善等地区林业产业的推广,导致陕西省的林业产业发展遭到巨大威胁。

3 发展山区产业的对策建议

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领域革新

创新理念,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对社会发展的速度与改革开放的深度具有决定性作用。需要树立新兴的林区科学发展理念。基于平等、竞争、求利、开拓、自立、效率等为市场基本理念,对市场经济进行全新认识,以便更加高效的发展。若想使现代林区发展新经济,就需要促进林业经济朝着林区经济转型、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构建多产业并举的新理念。在应用林区的林源、风源、水源以及粮源等优质资源为基础,推动林业产业全面发展。比如,森林康养项目的开发。森林康养主要以人为本、以林为根、以康为要、以养为源。能够有效展现“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森林康养为聚林业、旅游业、服务业等有关产业的融合体,是林业改革催生的新形态,是增强绿色供给的主要内容;变更经济增长方法。使资源资金鼓励粗放型与依赖型,朝着资源管理集约型与节约型的方向转变,保障经济循环发展,推动林区经济有效发展。

3.2 加大环境建设力度,应用各项政策推动林区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进行招商引资,实现共赢,做到亲商、富商。依据陕西森林资源的优势,林区资源十分丰富,含有的大量资源若是未进行有效开发利用,只进行粗加工,未循环或是精深加工,会导致林业产业的经济基础薄弱,产业规模减小,所存在的优势资源只能被埋没在林区之中,得不到有效利用。若想开发,不管是技术、资金,还是人才、市场皆不能缺少。基于此,需要做好审时度势的工作,突破传统思想的限制,坚持以招商引资为林业产业发展的切入点。通过解放思想来带动林区经济发展。构成木业稳局、生态美局的发展新思路。合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在造林抚育的层面上着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融资的方法由传统的挣、攒等转变为多渠道融资,优化环境吸引投资商,将森林资源优势盘活变成钱,选取项目汇聚地,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盈利空间,开出一条满足当代发展需求的富民富局的道路,比如体育旅游业。招商融资之后,为投资者提供便利,可独资经营,依然能够实现共赢。只入股但并不控股,让投资者占主导地位,自由发挥。

3.3 重点打造支撑产业,争做产业化林区

依托林业产业实际发展,大力建构具有陕西当地特色的产业基地,如腰鼓、民歌、剪纸、面花等,将林区产区密集型的特性全面的展现出,合理拓展社会再就业,将其转变为同专业相结合的一体化道路,着重培养经济发展点。基于此,多元化林业品种的显著发展,与深层次加工的林产品脱离不开,适当对产业链进行拓展,添加附加价值,能够促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真正实现协调林区与良性互动发展的目的。

合理利用陕西当地森林资源,促进服务,深入实行规范化、统一化的管理制度与运行结构。构建较长的林业产业链,基于广泛就业与增值特点的前提下,开展有关部门或是政府大力扶持的政策。林业活化资产能够通过对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分离的手段实现,对陕西当地空闲的土地或是闲置的房屋进行深度挖掘,大力发展种植业,将传统分散粗放经营方法转变为集约经营模式,并利用合同化管理方法对种植业进行管理,从而真正满足市场发展实质性需求。利用生态环境中些许管护面积,将居民家庭式种养与专业户种养方式进行有机融合,要特别注重生态环保型食品发展,进行深加工,应用林下草地推动林业有效发展,在确保森林食材正常供给的基础上,为林地供应更多的肥料。深入扩增林业产区规模,增加新型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努力建构规模化生产、全新化管理、多样性产品、新兴化管理以及科学化技术等优质格局,从而真正的使其转变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3.4 深度挖掘朝阳产业,促使生态时尚化

以陕西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主逐渐建构一个一体化、综合性的旅游配套服务结构,基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效益为中心,推动森林旅游业发展,使支柱产业朝着新方向发展,以便开辟新高度。

坚持严格管理、适度开发以及规范保护等为主要原则,依托目前林区独有的气候、人文、自然条件等,促使生态旅游业得到长足发展,在林区資源和周边环境未遭受损坏的前提下,适度的开发生态旅游业。生态旅游同特色文化旅游为发展的主要侧重点,大力宣传一些科学知识,尽量提供一些能够丰富群众内心世界或是精神世界的活动;基于自然资源为主,对自然资源的内在美进行深挖;组织有关实习教学或是实践考察等多元化活动,强化文化旅游的趣味性,并有助于丰富旅游活动,加强自然文化旅游的实效性。

3.5 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业融合发展

对龙头企业与优势资源进行重组,利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延展产业链,创建产业群,构成大规模且高效益的林业工业结构。在保证现有产品的同时,需合理应用加工剩余物与伐区剩余物,减少资源浪费,保障林区效益最大化。另外,推动水能、风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开发生物质能源与清洁能源,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推动新型工业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推动旅游业发展。充分运用林区独特的自然景色,大力宣传森林氧吧等绿色理念,进行人为改造,开发林家乐、山货采摘等新兴旅游项目,积极研发探险、科考等特色旅游产品,激励陕西地区构建旅游度假区与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对当前景点进行有效完善,在加强吸引力的同时,大力创新旅游景观,促使更多的人来观光旅游,大力宣传林区,引发更多的投资商,进而推动林区经济全面发展。

4 结语

对于陕西经济发展来讲,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十分重要,其实是确保陕西省现代化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人同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其还有助于生态文化建设,是当前不容小觑的产业之一,只有给予其高度重视,才能促使林业产业发展提升到新高度,进而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一份推力。

参考文献

[1]谭新建.基于SWOT分析的森林旅游发展研究——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2):52-55.

[2]王涛,韦书远,聂荣胜,等.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7):84-87.

[3]王晓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伊春经济由“单优势”向“双优势”转变[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82-83.

[4]张建辉.积极发展林业产业 助力云南精准扶贫[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6(3):33-37.

[5]胡茂毅,徐永慧,张书晖.依托林地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J].陕西林业,2010(4):17.

[6]王智君.推进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学之友,2013(7):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