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玉米种植的新技术与应用实践

2018-11-28于艳芬梁晓辉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6期

于艳芬 梁晓辉

摘 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农业技术的进步。本文分析玉米种植方面的新技术手段,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新技术;玉米种植;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833103

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我国的玉米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玉米产量显著提高。玉米除作为粮食产品供应食用需求外,也是众多产品的生产原料,以及一定的能源材料。基于玉米的粮食基础作用和多用途前景,我国农业部门机构投入很大物力财力,研究和探索玉米种植新技术,致力于提高玉米产量。

1 玉米种子培育改良技术

玉米种植的关键是玉米种子的选择,玉米种子改良技术是玉米种植产业的根基。目前,我国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已经研制和改良许多种子,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和土壤环境。通过引进国外玉米种子,引入国内试种,选种要对比分析国外和国内的环境要素区别,观察对气候环境,土壤状态的适应情况。目前,我国已经形成独立成熟的玉米种子改良培育体系,玉米种子的改良技术方式也愈加多样化,通过发现雄性不育系、分子育种和叶片育种等,发现和改良优秀的玉米种子品类。过去玉米种子的改良培育,历经选种、杂交、培育,周期很长,且不确定影响因素太多。新的玉米种子改良技术,已经运用高科技信息智能化,在实验室就可以匹配出基本合适的种子雏形,良好的基础,确保种子研发的成功率和更好的地区适应能力。目前,除常规育种技术外,一些新的育种技术也在研发实践中:生物育种技术,从种子分子基因方面产生的育种方法,包括单倍体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转基因育种技术;诱变育种技术,该技术是依靠外界条件,强制改变种子基因突变,选育出优质变异种,如辐射[1]。

2 高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是所有农作物种植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主要使用在农作物生根发芽以及后期的成长过程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如间种、套种技术,已经在广大地区普及实践在增产增收方面效果很好。玉米生长过程的3个主要时期分别是苗期、穗期、华粒期。苗期是决定长势的关键,科学合理的施加苗肥,促进幼苗的生长;穗肥为玉米成长结穗提供充足的养料。二期肥料科学合理的供应,共同成为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利用现代科技材料技术,发展的新型高产栽培技术,也在进行推广应用,如玉米一穴多株技术、覆膜种植技术等,这些新技术从种子的选择、后期的管理、施肥、除虫病害都有科学的要求。

3 玉米种植合理密植技术

玉米的种植密度问题,一直是研究的重要方面。密植技术和土地利用率相关。土地单位面积的玉米种植数量,要根据玉米的成长需求,通过试验和分析确定。在玉米的种植和生长过程中,需要保证玉米所需的光照、水分、肥料、空气流通等,在这些外界条件合适的基础上,才能提升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合理密植的关键技术:改宽行为窄行,适当的缩小行距,增加种植密度;選用优质杂交玉米种子,优质的种子,发芽率高、纯度高、粒径均匀,播种后不会产生缺苗现象,后期生长的出苗速度、长势、发育状况等良好;增加播种量,点播玉米种子时,种子数量必须是计划密度所需数量的2~3倍,根本上降低缺苗率;定苗数量要严格,如果计划每穴1苗,注意保持苗间距,如果出现缺苗,则相邻穴可以保留双株苗,但要注意双苗的长势要保持一致;预备苗量要多留,玉米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病虫害等原因,玉米株的长势不同,一些玉米株长势弱小,并最终变成空株,为避免空株争夺养料、阳光和水分等,要及时剔除,使用预备苗替代,保证计划株数,在拔节后抽雄前将弱小株去掉。

4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一大难题,控制不当,会造成严重减产。玉米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和手段也更加丰富。玉米病虫害防治应当主要在2个时期防治。玉米种子的培训时期,该时期培育种子的过程中,要确保无菌环境,对种子进行防虫处理,同时加入药剂杀灭病根虫卵,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玉米生长时期,根据玉米品种和气候环境,通过农业部门的指导,选购和配制高效的去病杀虫农药,按照要求喷洒,消除和抑制病虫害蔓延。

玉米主要病虫害:玉米黑粉病,在玉米株抽雄期表现最严重;玉米粗缩病,在玉米苗期危害最突出;玉米叶斑病,分为大斑病、小斑病、褐斑病;玉米螟,主要食蛀玉米叶,穗期钻食茎秆;黏虫,其幼虫危害为主,大量食用叶片,甚至玉米穗;玉米红蜘蛛,吸食玉米叶背组织液,破坏光合作用。

5 结语

当前科技发展飞速,农业技术同样进步显著,玉米种植技术的革新也一刻未停。新技术在玉米种子培育、玉米生长防护等方面,不断取得成功并应用实践。玉米种植人员应当充分了解与玉米种植相关的新技术,积极引入实践应用,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

参考文献

[1]单维民.玉米种植新技术应用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7(7):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