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

2018-11-28仇心乐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0期
关键词:领导力新时代培养

仇心乐

摘要: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对大学生整体领导力水平有了更高要求。而大学生群体对学校领导力教育满意度偏低,信息时代娱乐化生活方式与大学教育管理滞后已成为阻碍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提升大学生领导力要立足于世情、国情、校情的变化,动员社会各界的积极因素。

关键词:新时代;领导力;大学生;培养

当今中国的社会矛盾和发展主题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要实现经济发展从“汗水”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关键在于青年后备军的领导力;“一带一路”等中国主动走向世界的战略发展要求青年群体具备全球领导力和世界竞争力;满足国内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间的矛盾,亦是当代大学生将来的社会责任。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呼唤学术界对大学生领导力提升的关注。

一、领导力不足: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能力短板

(一)大学生领导力发展需与时俱进

美国对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早有研究,其中基于价值的大学生领导力发展模型较具影响力。该模型强调个体以改变为核心价值,包括了自我认知、一致性、承诺;团体以公民责任为价值主体,包括社会价值、合作、公共目标、以礼相争。同时,领导力是以合作取向致力为他人和社会带来改变,以价值为基础、所有学生都是潜在的领导者,并且领导力的培养应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进而促进积极的社会改变。因较早注重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也促进美国综合国力处世界领先水平。随着一系列对外战略目标深入推进及我国国内发展各领域、区域、群体不平衡的现实说明,传承历史进步的动力在于大学生领导力水平提高。迎接挑战与机遇的未来,领导力更是社会成员的变革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合力,是体现在国民素质中的软实力。只有在大学时代打好基础,才能推进社会发展,保障国家繁荣富强。

(二)社会需求与现实水平差距明显

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调查结果显示:第一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主动性学习能力、社交性人际互动表现不足,在扩展性和研究相关性两种高影响力教育活动上参与不足,感知到的沟通和领导力收获较低。从现实需求看,BOSS网与看准网抽样调查得出2016年应届生就业竞争力报告显示: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成为职业发展关键,自主学习、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能力是企业招聘应届生尤为关注的三项能力。另外七项分别是:抗压能力、执行力、团队协作、善于沟通、应变力、自信心和踏实。技能高配、竞争激烈时代的职场文化映射出对人才领导力提升的要求,所以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相当紧迫。教育发展报告与职场需求的人才素质对比可以发现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主动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不足,领导力培养没有得到学校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及领导力水平与社会需要、职场要求相去甚远,当代大学生领导力整体水平不容乐观。

二、阻碍大学生领导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社会开放与信息技术发展更容易使大学生群体在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迷失、迷茫与堕落。立足当下大学教育、社会环境以及世界发展趋势,可以看出阻碍其领导力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娱乐校园时光

当下“90”后已成为青年大学的主体。在宽松自由的大学环境里,“90”后大学生对各种虚拟电子游戏的热捧使其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其具体表现如下:1.痴迷网络游戏,生活空虚化。2016年发布的《青少年网络游戏安全指数报告(下)》对不同年龄段上网频率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经常上网者竟占87.3%。上网行为中选择“网络游戏为最消耗时间的活动”的大学生的占比最大,为44%,小学生为11.7%,中学生为17.2%。可见,在大学,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把网络游戏当成了自己最主要的网络行为。“为了逃避现实,追求虚拟世界的刺激和成就感”而玩网游的大学生高达95.9%。这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多人以网络游戏放纵自我,没有重视自己综合素质提升与领导力培养。2.缺乏健康观念与生活自控力。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调查结果显示,在“您熬夜的原因”问题中,74%的受访大学生选择“玩手机”,35.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习惯,晚睡强迫症”。娱乐化的生活方式牵扯了大学生太多精力,“除了体育课,仍有运动习惯的大学生仅有8%”。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滞后

高等教育应该作为时代发展的引领,而当下的高等教育依然落后,缺乏應对变化的灵活性与前瞻性,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育考评短视、功利。以就业率为主导的考评标准扭曲了大学教育目的和宗旨,导致大学生只注重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能力的培养,忽视对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能力与高尚人格的培养。第二、教师考评体系重科研、轻教育。偏重科研虽能激励教师提高学术水平,却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求知方法与能力的培养,缺少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锻炼。第三、对应试教育路径依赖。据《中国式教育:改变或被改变》调查显示:仅有1.1%的在校大学生为学业忙碌,28.7%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差,没有学到东西;27.8%的学生认为课程乏味,脱离实际;20.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陈旧,信息量太少,90%以上的大学生都有逃过课。可见大学生普遍对学校设置的课程满意度低,教师授课方式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引导力,导致学生只侧重死记硬背,对学过的知识缺乏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对传统应试教育路径依赖下培养的大学生仍高分低能,领导力并没得到锻炼。第四、小、中、大整个学校教育过程缺乏领导力教育的连续性。小学、中学与大学教师间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交流,导致整个教育过程忽视了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另外,学校片面认为领导力教育仅是对特定学生干部,大学生领导力的通识教育并不普及。

(三)社会发展的负面因素阻碍

改革开放至今,传统的家庭结构在社会转型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家庭教育逐渐失去了对大学生成长的引导功能。具体表现在:家庭的碎片化不利于孩子健康个性的养成。人口的流动造成的家庭碎片化导致流动儿童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很多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的大学生在隔代关爱的宠溺中阻碍了他们在大学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独生子女性格依赖,家庭引导不到位。“9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更深更细的家庭关爱导致他们心理与行为上较差的独立能力已是他们领导力培养的后天缺陷;区域资源分布不平衡,大学生领导力发展整体失衡。经济发展的地域差距导致城市的教育资源优于农村、东部的教育资源优于西部使得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领导力水平高于来自农村大学生,来自东部的大学生领导力水平高于来自西部的大学生。大学生领导力水平整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特征已非常明显。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领导力的对策

美国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在《硬权力与软权力》中通过对比不同時间的不同国家崛起发现:增强“软实力”对于当今的国际权力构建而言更加重要。政治学研究表明,领导力是所有人类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当今世界的领导力是综合实力。在综合素质当中软实力才是领导力的根本。21世纪中国崛起的软实力在于人才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领导力,除了社会各界的支持,要率先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一)创新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社会转型发展倒逼大学教育理念变革。第一、大学教育理念应与时俱进。高等教育应当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价值依据、认清中国经济当下转型态势与区域发展定位的现实依据,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树立办学特色,增加内在吸引力的同时倡导和谐教育、个性化教育、体现时代价值的教育。第二、高等教育改革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改革高等教育应从关注课程的“学术性”到重视课程的“社会性”,从“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体系”向“多元能力”转变。第三、正确认识领导力教育。要先破除认为领导力教育是对特定人、特定职位的狭隘理解,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领导力教育已经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提升学校管理者的领导力

教育管理者应是教师的教师。管理者的领导力也代表学校的竞争力。学校领导层唯有充分发挥其领导力,才能引领老师的成长,才能带领学校在新时代的竞争和挑战中迎风破浪,走向辉煌。

领导者要成为自觉的学习者。首先、明确职业自觉性和专业发展要求,挤出时间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沟通艺术和人力资源开发等能力,把先进的办学理念内化为支配行为的自觉习惯。另外,多与兄弟院校合作,加强校校联系,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第二、善于反思与总结。没有行动后的思考,没有对实践的反思,学校管理者难以自主发展,提高领导力也就是一句空话,认真、持续地总结办学经验,反思以往的工作,敢于批判、否定自己才可能在新的平台上实现自我超越。第三、校长应提出愿景,建立领导团队。首先,校长需要发现主题并思考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挖掘本校与众不同之处,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校长应根据学校实情,领导教师发挥智慧与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制定本校的长、中、短期发展规划并融合好组织愿景和个人愿景,形成学校共同的教育愿景。其次,以学校愿景培养领导型教师。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将教师的领导力运用于课堂、学校和社会中,从整体上增强学生的领导力。第三、校长应简政放权,营造良好的领导体制。这要求校长简政放权,采用分工明晰、权职分明的权力制衡配置来减少领导班子的负面摩擦力,避免侵权越权、扯皮推诿,让全校师生参与学校教育的决策、计划、组织,构建民主、动态、立体、互动、人本的领导体制来推动学校全体师生的全面发展。

(三)转变教学方式

大学生的领导力是多元的,教师要培养大学生的领导力应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首先,树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特性,鼓励个性发展。其次,改变灌输式教育模式。通过启发式教育,培养大学生思辨能力。再者,开展对话的课堂模式。探索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过程中提升智慧。最后,不同教育层次间教师应相互学习交流。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是个探索的过程,只有不同教育层次间做好铺垫,才能为大学生领导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打好基础。

(四)拓宽资源配置视野,争取外部支持

学校应为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资源配置,创造更多实践机会。首先,争取社会优势资源。校领导者应广开言路,鼓励校外专家人士对学校各种工作提出批评建议,协调好与地方政府部门、上级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的关系,积极主动向上级部门提供学校信息,主动了解上级工作部署,在双向信息沟通中为学校争取更多发展机会。其次,发挥家、校、社区合力。使家长成为学校领导的“智囊团”,成立“家长教育委员会”,调动家庭力量,广泛征集学校建设的意见。寻找与社区合作的渠道,或通过企业、第三方组织的合作为大学生带来更多实践途径。再者,争取政府的合作。政府可通过多元的发展策略吸引人才,开发出更多振兴乡村的项目,建立可持续化的城乡人才交流通道。在与学校的合作中带动基层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为资源流失的乡村建立在人才、资源、技术上建立有机的回流机制。通过这些举措,大学生才能不断修炼自身的才智、毅力,锻造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在与社会的广泛互动中培养出卓越的领导力。

整个中国的近代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我国青年大学生的领导力水平日益成为影响未来中国乘风破浪的压舱石,而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不是针对个别学生的培养,而是对大学生整体的领导力关注。新时代不仅是全球化时代,更是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拥抱世界发展的时代,大学生全球领导力的培养是时代所趋,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陶思亮.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历史考察[J].当代青年研究,2011(06).

[2]孙建辉.教育现代化的立与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7)》发布研讨会观点采撷[J].中国教师,2017(05).

[3]大燕网.BOSS直聘 《2016年应届生就业竞争力报告:专业与技能》[EB/OL].http://bj.jjj.qq.com/a/20161014/029719.html,2018-03-06.

[4]用户研究.调查显示经常上网的大学生占绝大部分比全达87.3%[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527225.html,2018-03-06.

[5]生活数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7年中国大学生23点之前就寝比例仅为21%[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573703.html,2018-03-06.

[6]生活数据.调查显示仅1%在校大学生忙学习 9成以上有过逃课[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133038.html,2018-03-06.

[7]陶思亮.中国大学生领导力实践行为研究——基于全国17所高校1898名大学生的调查[J].领导科学论坛(理论),2013(12).

[8]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国务院.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1907090.htm,2018-03-06.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领导力新时代培养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21法则》
领导力的名与实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