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8-11-28汪雪峰
汪雪峰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已经表现的越来越重要。预算是实现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行动计划,通过预算管理,能够对高校未来年度的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地优化,以此切实提升高校的资源利用率,保证高校的科学发展。分析了我国高校在现行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对策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强化预算管理,已经成为了现代高校追求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举措。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已经构建起了较为健全的院校预算管理体系。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实质性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研究以及优化发展。
一、高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实施现代化的预算管理模式是我国高校在新时期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通过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够保证院校资金以及各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运转。
(一)优化高校的资金应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已成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而在如此的投资结构之下,如何保证各方面资金的优化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行高校的预算是根据有关预算管理政策的规定,结合自身履行教学、科研等职能需要而编制的未来会计年度的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是对单位资金收支规模以及结构的预计和测算。现行高校已开始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和三年滚动预算,第一年规划约束对应年度预算,后两年规划指引对应年度预算。通过预算管理,能够准确地对财政补助收入、学费和住宿费等事业收入、社会捐赠、投资收益等各项资金進行合理地入账,并科学地进行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各项支出的安排,从而显著提升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保证高校利益主体关系的和谐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事业单位体制的重大改革,各大高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利益分配机制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此,就需要优化院校内部利益的分配以及协调方式,保证院校内部的稳定性。而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能够非常良好的对院校的内部关系进行有机的引导以及调和,保障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协调好各方关系,进而保证高校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我国高校预算管理发展现状
现阶段,我国的《预算法》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已明确强调了预算管理体制的建设在高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大部分高校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相继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在院校的实际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院校在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实施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导致预算管理在高校的财务管理中难以发挥实际功效。
(一)管理观念的陈旧
预算管理体系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极大的僵化以及限制性问题,从根本上进行分析,首要是学校领导和预算工作人员在预算管理观念方面的转变还没有完全实现。通过收支预算的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能更为合理、高效地组织和使用资金。可一些高校管理者欠缺基本的经济法规知识,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特别是对成本费用的控制意识和能力较为薄弱,仍然不懂甚至不愿弄懂“有效的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特有的重要功用,或图一时省事省力,或不愿接受约束,或只重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或只考虑局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整体、长远发展。如此的管理观念和状态,导致违规收支时有发生,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对院校的健康、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管理体系的不健全
《预算法》等政策法规之中已经对高校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标准提出了相应要求,大部分高校也能够依照规范的标准,构建起较为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院校,由于管理观念、管理人才、资金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没有形成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一般来说,高校预算管理体系应该涵盖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调整、决算、监督与考评等一系列重要活动的管理。但是,仍然有部分院校在预算工作的一些重要环节缺乏必要的预算工作组织机构或岗位,也未建立起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制度和办法,这就在极大地制约了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三)预算监督不到位
预算监督工作是高校预算管理体系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切实提高院校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以及效果,保证高校资金安全、规范、有效运转。但是,有一些院校在预算管理的监督方面的重视度不高,甚至将监督工作当成是“例行公事”,进而造成了预算监督与预算管理严重脱节,违反财经法纪和预算管理规定的现象比较突出。监督工作不能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地把控,出现了严重的预算编制质量不高和预算执行效率低下等问题,致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三、高校预算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由于管理观念、管理体系和监管力度等多方面因素的不利影响,一些高校在预算管理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失常现象。为了切实促进高校在现代社会环境中的长足发展,就必须要落实切实有效的手段方法,优化解决高校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相应问题。
(一)创新高校预算管理观念
先进的管理理念是保证管理工作能够良性开展的前提,可以说,管理观念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效果。因此,应该从院校的领导层开始,充分认识到“有效的预算管理”对院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尽快实现从以往的陈旧管理观念向现代化的预算管理观念的转变,在这一基础之上,才能够有效地带动高校其他人员的管理观念转变。预算的编制、执行等都是需要横向协调、上下配合才能完成的系统性工作。首先,预算管理是一项涉及高校全局性、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是典型的“一把手”工程,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带头维护预算权威,积极倡导预算管理理念。其次,院系各部门的教职员工是预算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从预算编制环节开始就应积极参与和配合,只用这样,预算编制质量才能得到保障,也才能真正解决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相脱节的问题。为此,应重视对教职员工进行预算管理知识的宣传培训。
(二)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科学构建高校的预算管理体系,必须保证其根本性、全局性、先进性、可行性、稳定性。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体系和预算管理的工作制度体系,涉及组织架构、预算方法、预算流程、预算报表体系、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等多方因素。组织体系包括决策机构、工作机构、执行机构,是预算管理活动的主体。只有建立建全预算管理制度,才能保证预算管理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要想保证高校的预算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就要尽量制定得完整而科学合理。高校应该重点落实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与调整、决算、监督与考核等重要环节的组织架构及相应工作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坚持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相互制衡、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明确落实预算管理各部门、各层级、各岗位、各环节的工作责任制,从而有效地激发全体教职员工在预算工作中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并不断提升自身的预算管理水平,保证高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而有效地开展。
(三)强化预算监督
预算监督,是对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等整个预算管理流程各环节的检查、督促。在这里只着重强调预算编制、特别是预算执行环节的监督。
1. 加强预算编制环节的监督
高校预算编制应严格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不得编制赤字预算。收入预算应当积极稳妥,支出预算应当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勤俭节约、讲求绩效。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方法科学、程序规范、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并注意加强高校内部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保证总预算指标在院系各部门各层级分解适当,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2. 加强预算执行环节的监督
高校应督促内部各部门根据已批复确定的预算安排各项收入支出,维护预算的刚性。除政策性、突发性、内部事业计划、组织结构等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来的预算编制基础不成立,确需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调整预算外,原则上不予变动、调整,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1)收入业务的监督
高校应严格按照预算排定的计划积极组织各项收入,对收入业务明确由财务部门归口管理,确保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及收缴程序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做到应收尽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2)支出业务的监督
高校各业务部门办理业务事项及后续经费报销时,必须与批复的相应预算指标一一对应,要求其支出范围、标准符合经费支出管理办法的相关政策规定,防止在各功能科目及各经济科目间、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间、各项目支出间的经费支出相互混杂、挤占,随意分拆、转移,甚至重复报支;各项支出须经适当的审核批准;重大支出须经校级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等相关规定;监督结转结余资金按规定及时清理。
(3)追踪、预警、问效
为力保年度预算目标的完成,高校应将财政批复的总预算在院系各部门各层级间细化量化分解到位,并强化责任;各部门还应根据业务性质,科学安排各项收支进度,将年度总预算额度细分到季度、月份,以便实施分期控制;对公务接待费、会议费等敏感支出以及重大科研、工程等项目实施预警机制;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定期、不定期地召开预算分析报告会,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及其它相关资料,采用多维分析等方法,分析各部门收支预算执行进度及存在的偏差、问题,并及時采取相应有效的解决措施。年中监督检查及其整改的结果和年末财务决算反映的最终预算执行效果,应与部门、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作为调整部门下一年度预算额度以及员工绩效工资、职称、职务等奖惩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各部门及员工对预算执行的重视度,确保预算目标更好地实现。
3. 完善预算管理的监督体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高校预算管理的监督分内部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高校对自身预算管理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高校应当建立建全预算管理的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大力支持内部纪检、审计等工作的开展,确保内部监督功能的有效发挥。外部监督主要是由人大、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和审计部门等对高校预算工作的指导监督审查,高校应积极主动配合;随着预决算公开的透明度不断提高,社会监督也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作用,高校应依法适时适当地公开预决算。
四、结语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在高校发展的进程中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高校应当科学选择和综合运用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弹性预算、作业预算等工具方法,尽快建立建全和有效实施“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提升预决算公开的透明度,利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全员参与,对院校的预算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监管,从而充分保证预算管理体系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运行得卓有成效,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磊.高校资金管理风险控制研究[J].出版与印刷,2014(04).
[2]王永华.中期财政规划背景下高校预算管理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5(24).
[3]吕海燕.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7(14).
(作者单位:黄山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