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和“渔”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片断与反思
2018-11-28方秋荣
方秋荣
(江西省修水县马坳镇锦荣小学,江西 修水)
余文森教授曾说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如果整节课下来,学生在知识上没有收获,在能力上没有提高,那么教师的教案设计得再好,课上得再认真也是徒劳。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的理解是在既是授之以“鱼”和“渔”的课堂是有效地课堂,现结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片断与反思,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片断一】——有效引导,感知算理,获取新知
师:要解决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么列算式?
生:10+20=30(盆)
师:你真聪明,没有学习就能口算出结果,你认为10+20=30,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摸摸头)我很早就会算了,妈妈教的。
师:相信也有不少同学会这样说,如果能说出你自己的想法就更棒了,是吗?这就是我们重点要学习的知识。这样吧,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适时板书
师:哪一小组来汇报?
生:我们小组来。我们是直接看图十个十个地数的,10、20、30,所以10+20=30
师:恩,这方法可行!
生:我们是用的是摆小棒方法,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三捆小棒,所以10+20=30
师:这方法不错,来!我们也来试试。(师生共同用小棒操作)
师:这方法好是好,但如果没有图,手边也没有小棒,那又该怎么想呢?
生:我们组是这样想的 :因为10是1个十,20是2个十,1个十和2个十就是3个十,所以10+20=30
师:(鼓掌)你的思路真清晰!谁听明白了他的想法,把他的想法变成自己的说一说?
生:10看作1个十,20看作2个十,1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就是3个十。所以10+20=30
师:你们觉得他说得怎样?(竖起大拇指)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有看图数数的,有想到用小棒摆的,还有像这样直接算的(配合手势),你喜欢哪一种呢?
生:我喜欢用摆小棒的方法,因为它不会出错。
师:呵!有道理!在保证算对的前提下,再求快。
生:我觉得他说的是有道理,但如果是我,我还是会用算的方法,因为1个十加2个十,合起来就是3个十,算起来多快啊。
师:看得出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反思】获取了新知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这也是一个“授鱼”的过程。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学生们在生活中早有接触,课堂上学生会脱口而出“10+20=30”,这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但他们不一定真正理解了算理。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这一节课的重点也是让学生能在操作的基础上理解算理并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那么,我们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会算出得数,而要适时引导,组织“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让他们在数学思考和数学语言的表达上有所进步。如果说上完这节课,学生还只是停留在会算不会说的层面上,那么我们的课堂就是低效的或是无效的。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就象有的学生说 “我喜欢用摆小棒的方法,因为它不会出错。”我们也不能给以否定,或许他原来还只会十个十个地数,现在学会了摆小棒的方法,对他来说也是一个获取了知识的过程。
【片断二】——有效互动,归纳算法,提高能力
师生互动(一)
师:听好要求,我出算式,你们边说边用小棒摆出算式。
板书:30+40=
生:先摆出3捆小棒,再摆出4捆小棒。
师:一共摆了几捆小棒?是多少根?
生:(对照小棒图)30+40就是3个十加4个十,是7个十,所以30+40=70
和同桌的同学说一说,看谁说的更完整。
师:刚才我们一共摆了7捆小棒,减去30就是去掉3捆,还剩4捆,那么70-30怎么想呢?
生:7个十减3个十就是4个十,所以70-30=40
师:象这样,把几十想成几个十,就把几十加减几十变成几加减几的问题了。
师生互动(二)
师:现在请出我们的老朋友——计数器,老师拨数,你们写出算式。
两生演板,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算式。
师:在个位上先拨上2,再拨上3。
生:2+3=5
师:在十位上先拨上2,再拨上3。
生:20+30=50
师:他们写得对吗?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两三个同学举了手)
师:那说说你怎么写的?
生:(胆怯地说)我都是写的2+3=5
(“不对,不对,老师他说得不对!”已经有心急的家伙们插言了)
师:怎么不对呢?两次都是先拨上2再拨上3,为什么你们列出的算式不一样呢?
生:因为老师第一次是在个位上拨2再拨3,就是2个一加3个一,所以是2+3=5,而第二次是在十位上拨的,是2个十加3个十,所以是20+30=50。
(在座的老师自发地给了他掌声)
师:这掌声是给你的,老师真佩服你!
师:(望着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他说服你没有呢?
生:(点点头)
生:老师,我还想说。(也许是这掌声吸引了,另一个小男生有点迫不及待)
师:好,请你说。
生:我还知道,20+30就可以看作2+3来算,只不过算出来的是5个十,所以要在5后面加个0,减法也是一样。
(掌声再次响起,师向他竖起了大拇指,他得意的笑了。)
【反思】学生能力得到提高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这过程中学生得到了比“鱼”更重要的东西。安排师生互动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对算理与算法去理解,既明于心又说于口。作为学生,他们可能更乐于接受来自“民间”的东西,更喜欢通过自己探究得出来的“真理”,而对于老师硬塞给他们的东西不一定领情。就如这一“真理”——“我还知道,20+30就可以看作2+3来算,只不过算出来的是5个十,所以要在5后面加个0,减法也是一样。”相信经过这样的思维碰撞后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用静心耐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尽可能地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片断三】——有效延伸,课堂小结,升华认知
师:说说你们在这节课上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生:我会算象30+60这样的整十数加减法了。
师:恩 ,好样的!谁能说说怎样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呢?
生:把几十加减几十,看作几加减几,最后添上0
师:相信你已经能很熟练地计算了。
生:其实就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的10以内的加减法了,会算2+3就会算20+30,会算10-2就会算100-20
师:哦,还能把今天学的知识和原来的知识联系起来想,真了不起啊!
生:老 师,我 还 想 到2+4=6,那 么20+40=60,那 么200+400=600。
师:(鼓掌)象你这样会举一反三,数学就会变得很简单!
【反思】有数学思想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这思想就好比是学生今后用来捕鱼的工具与方法,即“渔”。数学思想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深莫测,高不可攀。“其实就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的10以内的加减法了,会算2+3就会算20+30,会算10-2就会算100-20” ,“老师,我还想到2+4=6,那么20+40=60,那么200+400=600”。 虽说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能用自己理解的话语把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了桥梁,学会了举一反三,这不也是一种数学思想啊,真是了不起!看来,他们学到的不仅仅是今天的知识,不是单一的数学计算,还能把这些知识点连成面,这不就是一种认识的升华吗?学数学,知识迁移能力很重要,从一年级开始我们有意识地在课堂上渗透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如举一反三、有序思考等等,逐渐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有思想,使我们的孩子有“想法”,相信孩子们会在探究数学的路上越走越轻松,越走越远!
后记:我记录了一节平常的计算课。在这平常的课中,我力求做到给孩子们“鱼”和“渔”,在平常中我们见到了孩子们的精彩!如果我们每上一节课之前,都在心里掂量一下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什么知识与能力,又能从我们的课堂中得到什么,对现在与将来的学习有哪些帮助,力求在这四十分钟让我们的学生发挥最大的潜能,能有更多的收获,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会是有效的甚至是高效的。这不就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追求与期待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