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深度学习中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

2018-11-28谭俏梅

儿童大世界 2018年12期
关键词:草稿课堂练习口算

谭俏梅

(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中心学校,贵港 港南 537118 )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一项重要基础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强弱与否,直接关系到他学习数学的兴趣,影响到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技能的的形成。课堂中如何开展深度学习是新一轮课改的关键,而如何在深度学习中提升小学生计算能力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下面就如何在深度学习中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谈一下我的拙见。

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有关计算方面的基础知识广泛分布于小学数学的各册教材中,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熟悉各册教材教学要求,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及知识基础设计教案,精心编排,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说起来简单,但具体操作中,因学生易受思维惯性干扰,驾驭全局的水平较低,所以运算顺序经常出错。比如:11-0.36+0.64看似简单的一道题,却有不少学生受0.36+0.64=1的干扰而先算加法,结果出错。教学中,我先不急于让学生计算,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探索和讨论运算的顺序,引导学生用“画线法”即在算式下面画线来突出和增强运算顺序的条理,再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如按分步列式写出综合算式,或者在一道综合算式中,改变运算顺序的设计以及设计一些容易使学生在运算顺序上产生错觉的习题,让学生进行判断等等,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气氛中,既巩固运算顺序的知识,又培养综合计算的能力。

二、强化口算训练,力求达到计算准确迅速

口算是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依靠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口算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具有方便、快速、灵活的优点。口算还是数字运算和代数运算的基础,甚至是很多高等数学运算的必要手段。在进行口算的过程中,有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首先要在头脑中(而不是在心中)进行计算,还需要贮存计算的中间结果,然后把两个结果合并后才能最后的结果。经常进行口算练习,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深刻性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口算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口算的练习,做到“明要求、常训练、有检查”,教师要明确课标对本年级学生口算的要求,在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时把口算训练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坚持经常训练持之以恒。在教学中,尽可能把口算练习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遇到问题能口算的尽量让学生口算,对坚持口算的学生予以表扬,逐步提高计算能力。根据课标对每个阶段学生的口算水平的要求进行考查和达标活动,了解学生口算水平,但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使学生乐于接受,而不成为一种压力。

三、注重运算定律、性质的应用,充分体现计算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在中、高年级计算教学中,出现了运算定律、性质,这些可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但这些定律和性质较抽象,学生如果死记硬背根本无济于事,所以,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教学,让学生在感性练习中去探索和总结规律,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才能形式清晰的概念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然后,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有坡度、有层次地设计作业,通过练习,使学生把知识转化成技能,同时使其明确在计算中恰当而灵活地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使计算简便,提高准确率。使学生养成在平时的运算中,自觉运用运算定律、性质,并能选择最合理、最简便计算方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

四、加强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新课标要求通过估算教学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发展学生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多少或判断以下答案在哪个范围内,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例如教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少多少天?在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探索这个问题的解题思路时我同时要求同学们猜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哪个范围内。学生通过分析就能得出实际烧的天数大于计划烧的40天的结果,使学生能够根据估计的结果判断计算是否正确。

五、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于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有:验算、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等。没有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验算是计算的程序之一,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重要的一环,但往往被冷落一旁。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验算虽有要求,但缺乏其明确性和有力的养成措施,学生计算后再去验算多有厌烦和抵触情绪,懒于去验算;再者有些教师把计算和验算隔离看待,对如何运用验算来提高和保证计算的准确,缺乏具体的指导和要求。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遇到计算就坚持验算,长久坚持下去,成为一种习惯。

针对学生部分学生懒于验算,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新设计了学生的作业本,将学生的草稿本、课堂练习本、课堂作业本合并,设计成如下样式:左侧为练习区,右侧是草稿区。在教学中将复习题、课堂练习及课堂作业集中安排在作业本的练习区,练习和草稿左右一一对应。此种做法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优点:

(一)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因为课堂上的练习和草稿教师都要批阅,所以学生注意了草稿的书写质量,计算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同时工工整整的计算过程又为学生检查和验算提供了便利。

(二)便于教师正确评价和因材施教。

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如发现有错,旁阅草稿就会发现出错的原因,便于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薄弱点及时讲解纠错,进行因材施教;对于有些题目,学生的结果虽然正确,但教师阅读学生的草稿时却发现其思考及计算过程是错误的,此时的草稿就能给教师的正确评价提供依据,有效杜绝了学生重结果轻过程、作业互相抄袭现象的发生。

(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有的学生胆子小信心不足,有些题目虽有好的思路但上课怕举手发言,采用此法非常有利于教师观察掌握这类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例2,一辆汽车2/5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我在教学时请学生读题、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尝试列式,许多学生根据“路程÷时间=速度”这个数量关系式列式为18÷2/5,我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就发现一个学生列式和其他学生不一样,是18×(1÷2/5),非常好的思路,给这个学生的作业划上一个大大的五角星,请他在全班学生面前讲思路,这个学生说:(1÷2/5)是求1小时是2/5小时的几倍?18乘以这个倍数就是这辆汽车的速度,而(1÷2/5),实际上就是求2/5的倒数,因此推理出18÷2/5=18×5/2,轻而易举地推导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较之教材的推导过程简单适用,学生易于理解。此种做法便于教师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同时也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将学生的草稿本、课堂练习本、课堂作业本合并,作业本上会不会出现零乱潦草的情况?学生端端正正的打草稿、认认真真的完成课堂练习,会不会影响课堂教学进度?实践证明:学生把草稿、课堂练习看成课堂作业的一部分,书写非常规范工整,由于学生注意了书写质量,刚开始是有影响课堂教学进度情况的发生,但学生在一段时间的训练后,速度自然也跟上来了。为提高学生的作业速度,我在教学中采取分散作业、及时评讲的做法。按课堂教学进度,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后就安排练习,及时巩固,课堂教学结束,练习也随之结束。在学生练习时,请速度快的学生板演,教师及时评讲反馈,对板演正确的立即加以表扬、鼓励,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板演的积极性,而且在评讲过程中其他学生能通过对照,发现自己练习出错的原因,及时明错订正,促进对新知的理解,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同时这种做法也有利于学生作业速度的提高,确保学生的作业当堂完成。

六、总结

以上几点,是我就如何在深度学习中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思考和工作开展中的点滴做法。做到以上几点,在教学中注意强化,长抓不懈,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无疑是一大促进。

猜你喜欢

草稿课堂练习口算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双减”背景下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效率策略研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The Inventor of Basketball
生命无草稿
跟踪导练(四)3
不能多写一个字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数学课堂练习优化设计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