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对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儿肺动脉压的影响

2018-11-28陈金荣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10期
关键词:西地那非血氧多巴胺

陈金荣

(河南省上蔡县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河南 马店市 3800)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为新生儿肺血管病变之一,是由于新生儿缺氧导致的肺动脉压大于体循环动脉压,右心压力增加,进而造成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进一步加重低血氧症以及混合性酸中毒,形成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常发生于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及胎粪吸入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目前,临床对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多采用药物联合氧疗,以降低肺动脉高压、纠正低血氧症及酸中毒[2]。多巴胺可对肾、肺部血管进行有效扩张,增加组织器官血流量,改善肺部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血氧指标;西地那非为环磷酸鸟苷选择性抑制剂,可有效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两种药物在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中均具有显著疗效[3-4]。本研究采用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旨在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入的130 例肺新生儿动脉高压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 =65)和观察组(n =65)。对照组男39 例,女26例;日龄3 h~7 d,中位日龄3 d;体质量 2.12~3.68 kg,平均(2.85±0.43)kg。观察组男37例,女28例;日龄4 h~7 d,中位日龄3 d;体质量2.08~3.74 kg,平均(2.91±0.45) kg。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并取得所有患儿监护人的充分理解及签字同意。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5]中相关诊断标准,并排除存在先天心肺发育畸形、气胸患儿。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儿常规治疗措施,包括氧气支持及抗感染、维持体循环压力、纠正酸中毒、静脉血管扩张剂、强心剂类药物治疗,同时接受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388,2 ml:20 mg),使用微量泵滴注治疗,给药剂量为 5 μg/(min·kg),持续治疗 3~5 d。在上述治疗措施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增加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0173089,20 mg/片)鼻饲治疗,给药剂量为0.5~1.0 mg/(kg·次),4 次 /d,持续治疗 3~5 d。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结束后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水平判定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95%、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ial systolic pressure,PASP)<35 mmHg、 动 脉 血 氧 分 压(arterial oxygen pressure,PaO2)>80 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45 mmHg为痊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SaO2为 80%~95%、PASP 为 35~50 mmHg、PaO2为 60~80 mmHg、PaCO2为 45~50 mmHg 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相关指标未达标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血气分析仪(西门子,TM 500)测定患儿 SaO2、PASP、PaO2、PaCO2水 平。 记 录 两 组患儿治疗期间水电解紊乱、血浆渗透压失衡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 mmHg=0.133 kPA)。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2.2 血氧血压指标

治疗前,两组患儿SaO2、PASP、PaO2、PaCO2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SaO2、PaO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SP、PaC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氧血压指标水平对比(±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氧血压指标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SaO2/% PASP/mmHg PaO2/mmHg PaC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65 77.86±9.25 86.75±8.73 63.12±5.83 34.64±6.25 65.27±4.06 85.77±5.26 55.79±9.24 43.25±6.67观察组 65 77.47±9.41 91.68±7.43 62.86±6.15 28.49±4.81 64.65±4.26 90.19±4.69 56.23±8.97 33.41±5.98 t值 0.238 3.467 0.247 6.287 0.849 5.057 0.276 8.856 P值 0.812 0.001 0.805 0.000 0.397 0.000 0.783 0.000

2.3 水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失衡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水电解质失衡与血浆渗透压失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水电解质与血浆渗透压失衡对比 例(%)

2.4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见低血压、心律失常、肝功能损伤及出血等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肺动脉高压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肺小动脉病变,也可为心血管疾病及肺部疾病并发症,主要分为特发性及继发性,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常见继发性,发病原因为缺氧导致的肺动脉压高于体循环压,并逐渐发展为持续肺动脉高压[6]。因此,临床对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原则为通过药物联合治疗以降低肺动脉压,调节血氧平衡。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较高,SaO2、PaO2水平升高,PASP、PaCO2水平下降幅度较优,水电解质失衡与血浆渗透压失衡发生率低,提示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能够有效缓解肺动脉压力,改善血氧水平,降低水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失衡发生率,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与吴晓宁[7]等研究结果相一致。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具有α受体、β受体激动作用,其药效及作用机制与其使用剂量相关,当剂量≥10 μg/(min·kg)时对α受体作用明显,可收缩血管;当剂量<10 μg/(min·kg)时主导β受体激动作用,对心肌产生正性应力作用,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冠脉血流及耗氧;当剂量为小剂量5 μg/(min·kg)时,对肺部、肾脏血管具有显著扩张作用,降低血管外周阻力,改善血液循环,增加SaO2,调节PASP等血氧指标,同时降低肺动脉高压对肾脏的损伤[8-9]。枸橼酸西地那非为高度选择性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可有效降低其活性,松弛肌细胞,扩张肺血管,进而有效缓解肺动脉高压,有利于肺血管病变的改善[10]。同时,有临床研究指出,枸橼酸西地那非可开放钾离子通道、提升局部磷酸鸟苷浓度,在扩张肺血管的同时对体循环压力无影响,具有较高的使用安全性[11]。枸橼酸西地那非与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联合使用可相互促进药效发挥,增强肺动脉高压的改善效果,进而取得显著疗效。但有研究显示,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引发的药物不良反应表现有所不同,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及临床症状给予适当剂量加减,以避免其他不良反应产生,保证治疗效果[12]。

综上所述,给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多巴胺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可有效缓解肺动脉压力,改善血氧指标,维持水电解平衡及渗透压平衡,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西地那非血氧多巴胺
活力多巴胺
正确面对焦虑
How music changes your life
跟踪导练(四)(4)
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进展
保健酒中非法添加一种西地那非类化合物的确证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自拟解郁启阳汤合西地那非治疗阳痿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