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方法

2018-11-28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小学蔡张瑾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3期
关键词:节奏感乐器肢体

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小学 蔡张瑾

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学生从理性认知以及感性认知两个角度形成对于音乐的全面认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于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以及音乐技能的引导,使得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在培养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中,小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专业技能,也能够提高音乐的欣赏能力。

一、应用视听内容培养学生节奏感

学生对于节奏感的认知建立,首先是在能够感受到节奏感这一影响音乐的审美因素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视听训练,让学生在听到音乐中节奏感的同时,对表演者的动作进行模仿,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节奏感在音乐中的魅力。值得教师重视的是,在自然界中,并非只有人能够感受到节奏感,其他动物也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缺少音乐知识的学生也能够通过乐曲,唤醒自然生物对于节奏感的认知本能。进行节奏感的试听教学,是提升学生节奏感的有效手段。试听教学的应用,不仅需要在学生初步认知节奏感的过程中,也需要在中后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持续使用。

二、引导学生对于节奏感进行具体认知

1.认识生活当中的节奏感

在教学了节奏感相关作品的视听课程之后,教师需要对于学生的节奏感认知进行更为具体的引导,在这一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学习的兴趣。生活当中对于节奏感的应用是多样的,并且在许多的生活物品以及生活行为的发生过程中都伴随着节奏感。在音乐领域的新理念中,乐声并非仅仅是指人的歌声以及乐器的演奏,生活中发出的一切声音都有可能成为音乐作品,美国的NASA专门录制了行星的运行声音作为音乐专辑发行,行星的运行也是具有一定的节奏的,因此也具有节奏感。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就节奏感举出相关的案例,使得学生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较为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这些带有节奏感的声音进行人声模拟,强化课程的趣味性。

2.引导学生应用肢体语言培养节奏感

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不同的乐曲具有不同的节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应用肢体语言加强节奏感。在这一过程中,初步阶段,教师可以应用打拍子、活动身体等手段引导学生加强对于节奏感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正确应用肢体语言配合音乐中的节奏感之后,教师可以应用引导学生展开指挥训练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节奏感的感知以及认识。

3.利用乐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打击乐器是通过敲击而发出声响的乐器,它演奏起来清脆、响亮,各具特色,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根据每节课教学设计内容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去认识一到两种打击乐器,并了解乐器的节奏特点,学习演奏方法,指导学生用它来进行节奏训练。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打击乐器时,我们便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常见的、能发出声音的、与自己熟悉的乐器音色、音质相同的物品来自制乐器。例如矿泉水瓶或易拉罐装小石子或豆子替代沙锤;一串金属小调羹用丝线串在一起替代串铃;用饼干盒替代小鼓;金属调羹敲击瓷碗充当“碰铃”……形状各异的打击乐器在这些废旧物品中应运而生。课堂中,孩子们拿出自己制作的打击乐器,随着悦耳的伴奏声,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编配出打击乐伴奏曲。

三、利用所学进行相关创作

在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节奏感、感知节奏感并且利用肢体语言展开模仿之后,教师需要应用乐器展开对于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在各个方面的基础巩固扎实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节奏感的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乐器,也可以应用人体声音,或者是肢体语言。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现,也是学生将节奏感学习从不断输入的过程转化为输出过程的一个表现。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的创作能力有限,教师需要展开对于学生的积极帮助。

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系统学习的角度奠定学生对于音乐的初步认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于节奏感等音乐学习中的要素给予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专题学习。在初步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正确认知,进而能够进行欣赏,直至学生能够对于音乐的内容展开自我演示以及自我创作,达到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节奏感乐器肢体
学乐器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肢体语言
乐器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