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以创新求最美

2018-11-28

关键词:教材课堂教学课堂

张 凌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和平大街第一小学)

美国当代教育哲学家乔治·F·奈勒曾说过,“无论你干哪一行,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手段,如果我是一名教师或教育领导人,而没有系统的教育哲学,并且没有理智上的信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茫茫然无所适从。”这段话让我充分认识到教师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对哲学的修养,对教育哲学的认知,都从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风格的养成。而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风格的养成,对自我教育理念的塑造,以及教学实践中显现出的个性特点,又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工作近二十年的教师,我在教育的路途中始终坚信只有创新的课堂才是最美的课堂。下面我就跟大家粗浅地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在创新教育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

一、研究对象,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学的前提是要吃透教材,掌握学生的实际,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教材和学生的结合。因此,把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各种课程资源都用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这样才能使教学“活”起来,“实”起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基本功——教材和教育对象的研究开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对于学生的研究是很重要的。有些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点,只注重教材,而忽视研究学生的实际,缺乏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学生听课味同嚼蜡。有的孩子反映,教师讲课,我们懂的地方讲得多,不懂的地方反而讲得很少。个别教师讲得不少但是重难点不突出,学生听了似懂非懂,课后作业无法顺利完成。这说明,教师对只有一张讲桌之隔的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虽然学生在与教师“面对面”地听与讲,但二者达不到真正“心与心”地沟通。由此可见,教师仅仅研究了写成固定模式的教材,而不去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多变地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去弄清楚学生在学习上真正的要求和难点,是无法使自己的教学适应不同类型、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实际需要的。如果一名教师,只了解教材,而不了解学生,教学只能是枯燥无味的说教,无的放矢、事倍功半,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备课,把握教材的真正要义

从学习和教学的规律来看,年轻教师在备课时似乎更有难度,要把自己并不熟悉的教材先磨碎、吃透,再分析、提炼,之后才能融会贯通、有所感悟,用自己的语言,根据学生的领悟能力,准确生动地传授出去。老教师在备课时似乎更容易,可以省去现学现领悟的过程,凭借以往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把熟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实则不然,不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科技、思维更活跃更多元化的学生,我们的授课若仅局限于原有教材的范围,则会远远跟不上课改的要求,跟不上学生的口味。因此要求教师在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上要不断地突破创新,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把课讲好,自然要先把课备好。备课要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提纲挈领,纲举目张。首先,掌握本学期教材中讲了几章内容,这几章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是互为并列还是前后递进的。其次,了解每一章中的具体情况,厘清每一章节的结构层次,找出难点和重点部分。再次就是细细挖掘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合理分配教学精力和时间,提前做到心中有数,力求教学过程:重点突出、难点深入、一以贯之、逐步深化。这样,教师讲解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学生听起来也更轻松愉快。

三、精讲多练,把知识变为能力

知识与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在实践中的必然表现,因此,必须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统一起来。由于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多元化的体现,不论课堂教学多么完善,学生毕业后必然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找不到答案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培养智能型学生,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要。为此教学中必须精讲多练、举一反三。

精讲,就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讲清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我的课堂追求简约、高效。简约不同于简单,是摒弃一切不需要的奢华与作秀,从而使课堂变得更为简洁、深刻。其余大部分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推导、实践、验证。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多练,就是要带领学生高质量地完成习题,把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通过做习题,转化为自身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一定数量的练习,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基本原理,也很容易淡忘;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熟练程度,加深理解,积淀知识。当然,我们并不提倡题海战术,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分不同类型的习题来做,才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练习并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其中仍然要发挥相当的辅助作用。那就是通过点评,为学生指点迷津,厘清问题,开拓思路。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勤练、精练和巧练,渐渐找到掌握知识的途径,把从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演变成自己的实际能力。

四、良好的课堂氛围预示了教学的成功

小学生的课堂应该有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良好氛围,表面看它是一种课堂的外在形式,但是这种氛围的形成要靠师生大量的课内外沟通方能体现出来。

“生动”就是指课堂内师生的表达程度。生动的语言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讲解具有直观性。幽默风趣和富有节奏的语言,增加了课堂生动的气氛。“活泼”是指课堂表现形式自然、不死板,它关系到提高学生的思维效率和素质。“愉快”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绪状态,表现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一种情感加艺术的有机结合。“和谐”是指课堂上各种气氛之间配合的协调融合。构筑“生动”“活泼”“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实现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是创新课堂教学所应有的外在表现。

总之,课堂教学从来就不应该是单向的教师向学生的灌输,而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是互动的教学相长。教学活动的理想状态,就是一种创新过程,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过程。课堂教学是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引导儿童由不知到知,有已知到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为此,课堂教学应该把握好多方面的因素,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为创新教育中的成功教学打下基础。

以上是我对自己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总结,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提升,力求自己的教学更具魅力!

[1]李震.洪宗礼语文教育哲学的内涵与形成特征[J].语文教学通讯,2014(14).

[2]肖川.教育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3]陶志琼.论教育哲学的使命:兼论其在培养师范生特色素质中的价值[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6).

猜你喜欢

教材课堂教学课堂
教材精读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嘻游课堂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