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复述策略

2018-11-28江苏省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周振亚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20期
关键词:积蓄天鹅文本

江苏省常熟市大义中心小学 周振亚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背诵、复述都是促进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本训练方式。长期以来,朗读和背诵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宠儿”,而“复述”却落得个有名无分的下场。它成了一扇“冷”门,一席“闲”地,无太多的人去真心探访,精心开垦,有的甚至视而不见。即便布置学生去“复述”了,那也是得过且过或半途而废。有时索性让学生直奔背诵之路而完成“复述”使命,于是复述成了背诵的“复制品”。复述应该有它自己独特的内涵和途径,决不能抱着等闲视之或取而代之的态度去应付,否则将失去训练的意义和价值。

复述同背诵相比,虽然都以朗读和理解为基础,都要顾及文本的内容和语言,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容的体验,后者更侧重于语言的积累。平时的复述训练中,不能轻易让学生去照搬文本的原句而忽视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更不能将复述变成一种变相的背诵。从复述的本质过程来看,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都是对文本个性化的再创造。在与文本的复述“对话”中,学生将个体的经验、思维和情感有意识地注入文本的内容,同时又自发调遣头脑中已累积的相关言语与文本语言碰撞交融,创造性地将对文本的独特领悟自由倾吐出来。

复述之路在何方?为了能让学生经历真正意义上的“复述”,教师有必要引导他们在内容的“挖掘”和言语的“倾吐”两方面下功夫。

一、内容的“挖掘”——提供支撑、加深体验

1.熟读感悟

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与文本内容多次碰撞中找到亲密的感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恐怕是复述“体操”最基本的“预备动作”了。当然,对于要求复述的课文,教师应在阅读前向学生明确目标,以便有的放矢,水到渠成。

2.提纲挈领

面对故事性较强的文本,可帮助学生拟订简要的复述提纲,以便抓住要领,逐步完成复述练习。例如复述《牛郎织女》这一课,为学生提供这样的纲要:“牛郎孤苦,照看老牛;老牛感恩,牵线指引;树林相识,一见钟情;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抓走织女;牛郎心急,披皮追妻;玉簪无情,天河永隔;隔河相望,鹊桥相会。”有了主干的支撑和线索的引领,学生复述起来就不会变成漫无边际的空谈和东拉西扯的乱谈。在这样的复述中,学生表达出来的内容更趋条理化 ,思维也产生了从聚(概括)到散(拓展)的飞跃。

3.先分后合

有的文本随着人物关系而曲折展开,情节上显得错综复杂。学生面对“繁”本往往会束手无策,进而逐渐削弱对复述的欲望和信心。教师要善于为之指点迷津,拨云见日。对于复杂文本的复述,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先捕捉“主要人物”,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然后对他们的“言行表现”依次叙述,分散攻克,最后联结“人物间的索链”,整合“情节的发展”。例如复述《嫦娥奔月》的故事,由于人物关系较复杂,应先让学生理清嫦娥、后羿、逢蒙、老百姓之间的联系,再采用分散训练的方式,对后羿的“射日”“追月”和嫦娥的“斗敌”“奔月”等精彩情节逐一分述,最后按照嫦娥奔月的前因后果对各情节做合理化的剪接、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说,复述是学生对文本材料的重加工、再组织。

4.图像呈现

文本描述的内容一般涉及情境、形象、事件、策略等方面。阅读过程特别是背诵、复述阶段尤其要注重对这些内容的“还原”。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语文教学中常用挂图、投影、录像、实地观察等直观手段来加深对文本的体验,从而为“背”“述”做最直接的铺垫,在复述过程中采用图像呈现的方式往往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要求学生复述《天鹅的故事》中天鹅破冰的情景,通过图像的直接刺激,老天鹅奋勇破冰的举动和天鹅群齐心协力的场面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从而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回忆,并用想象性的话语创造性地再现文本。

5.细节拓展

学生复述出来的内容不能脱离或违背文本的共性,但允许渗入个体经验,染上个性色彩。学生在复述时可以通过想象对文本的某些细节加以拓展和充实。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要引导他们加大“述”的力度;遇到文本中意味深长或矛盾冲突之处,要鼓励他们融入自己的感想或评述;特别是在文本情节的“空白”或“延伸”处,教师更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再创造的热情,凭借自身的生活积累和想象能力合理地加以补充和完善。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着可以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白点,可以抓住这些点做文章,让学生进行课文补白,进行扩展复述。

二、言语的“倾吐”——适当提取、重在积蓄

1.提取

复述在语言运用上讲究对文本精华的提取和吸收。提取对复述性语言起着一定的“润色”作用。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将原文中的重点词句或好词佳句吸收到自己的复述之中。比如复述《詹天佑》,因为作者围绕“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个中心句,精心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典型事例来赞颂詹天佑的爱国情怀与杰出智慧,所以指导复述过程中,若能让学生好好把握“杰出”与“爱国”两个字眼,便可以牵一“发”动而全“身”。再如《天鹅的故事》,复述时可指导学生精心采摘一些准确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达到修饰和充实的目的,为复述性语言增光添彩。

2.积蓄

复述更提倡用自己的话去倾吐对文本的独特理解。有了积蓄,才会有倾吐。这就要求学生平时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加强遣词造句的训练,以便在复述中自如地驾驭语言,正确地表情达意。积蓄既要注意语汇的丰富,又要讲究语法的规范,这样才能使复述性语言通顺连贯、准确生动。个性化语言的积蓄“度”直接影响着复述性语言的倾吐“量”和“质”。

3.交融

复述性语言是学生个性语言与文本语言在“语流交汇”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形式。复述过程中,凭着对文本的体验,学生调用头脑中已累积形成的相关意义上的“个性语流”对文本语言进行加工改造。个性语言与文本语言在碰撞中同化,在交流中互补。在这碗复述性语言的“热汤”中,既保留了文本语言的“原汁”,又添加了个性语言的“调料”。

综上所述,从内容的“深”入到言语的“吐”出,这才是真正的“复述”之路。只有对文本融会贯通,复述才会一气呵成。为了能让“复述”逐步走向再创造,教师要在不偏离共性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个性多一点尊重和释放,这也是当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境界。

猜你喜欢

积蓄天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自然之源
各地妇联网课亮点纷呈 为复工复产积蓄力量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一张图看天鹅奖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产业蝶变:积蓄由大到强的新动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热跑”天鹅
天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