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章胚胎
2018-11-28张启浩
张启浩
我们已知,文章是在文章胚胎的基础上意化、物化文章基调,以此为基准点进行生长发育,即尺度变换的语言分形仍以重复的手法进行思维,在不同的尺度和层面上追求基调的一贯性、对称性、相似性,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性的秩序的语言系统——文章。
一、文章胚胎的提出
文章胚胎是指引起写者审美关注、审美思索,并不断引发其审美想象、联想、幻想,同时较为完整地显出写者的审美意趣、理想与追求的原生形态的客观存在。①王蒙:《王蒙谈创作》,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3年版。文章胚胎,即写作主体产生原始写作冲动的不确定因子,此因子前置性地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进一步自我生长发育。我们已知,文章是由四个系统构成,句子构成语段或段落,语段或段落构成部分,部分构成更大的部分,更大的部分构成篇章。篇章的构成离不开文章结构形式与内容意义,无论是内容或是结构,文章的表层结构以渐进和平列两种方式进行,深层结构以重复和对比的方式进行,渐进与平列共通,重复与对比共通。文章从大尺度到小尺度(或相反)的每一个层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局部和整体的自相似性——文章图样得以呈现。写作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写作因子机械累加,而是在一种写作觉醒方向进行自我生长发育,这种发育是套嵌的,这种发育也是分裂的,写作环节各自分裂,彼此套嵌,这也是文章胚胎的生长发育过程。
二、文章胚胎与相关词语的辨析
“赋形”语出李渔的《闲情偶寄》:至于“结构”二字,则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韵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赋形,当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为制定全形,使点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势。在李渔看来,“赋形”就是对文章结构的设计,就是对文章内容的制定,就是造物,就是造形。赋形思维的本质即为复制生长,生成张力。在我们看来,重复与对比是实现写作赋形目的的两途,或是信息上的或是功能上的重复与对比,这也是写作在自我复制过程中的本质体现。
“首先,分形的首要意义是自相似性,自相似性意味着‘递归’,意味图案套图案”,格莱克如是说。“自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事物的个性与整体、特殊与普遍在特定属性上的相似程度,客体之间存在着历时性以及共时性的相互联系,写作主体就此关系进行系统性地探索,从中找寻事物的关联内核。所谓“递变”,就是“递归”,而“递归”就是“图案嵌套图案”。这不是比附,同样,知行递变的写作思维模型也是如此,因为写作思维系统(静态结构和动态模式)就是一个分形结构,一种赋形,一个自我生长发育的胚胎本体。
写作动机与写作行为过程是一种重演、再现、重复的关系,它们二者具有相似的内在结构,不仅仅从静态共时性结构来说,从动态过程来看,也是如此,写作过程的若干环节被抽象成一个空间关系的整体模式。写作行为无论是在知行递变思维模式还是在内在机制上,它们都是性质同一、形式相近的生长放大的运动,在宏观、中观、微观尺度上都是对运载主题信息的材料的尺度变换,只不过是从不同层次、不同的侧面角度由抽象的主题走向具体的文章,即文章胚胎的发育过程也是一个连续的时空系列。
三、文章胚胎的本质
我们已知,重复与对比贯穿了写作的始终,而由文章胚胎自发生长的发育而来的写作,也必须要经历重复与对比这一过程。文章胚胎发育的过程就是一种生命的生长发育过程,这种复制生长、生成张力的过程存在着大量的重复与对比行为,写作原始因子进行转换并不是抛弃了之前所有的影响因子,而是以一种辩证的态度进行扬弃,呈螺旋状上升之态,即自相似性的生长发育。
(一)文章胚胎(写作)的本质:复制,即重复与对比
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对复制(重复与对比)这种写作思维进行适当的选择与组合,就可以生成不同的文章形态。前面曾经讲过,重复型的思维操作,其目的是为了强化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等,每重复一次,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的感觉、感受便加浓一些,重复得越多,感觉、感受就越强烈、越浓郁。这时的文章就达到感人、服人的艺术审美效果,从而实现写作行为的目标。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重复”在一定程度上说,即写作因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关联套嵌,这种套嵌可以说是相似的、内部牵引着的。作为一种信息重复,是为了满足人们节奏感的心理需要而创造的一种艺术基本策略和方法,而对比的思维操作就是一种功能重复,以此保证写作目标的顺利达成。这样一来,文章胚胎(写作)的本质,即重复与对比便一目了然,更简单来说,就是复制。复制既是对能指内容、主题、结构的复制,也是对所指(意思、主题、立意、情调、色彩)的复制。
(二)写作的过程是一种生命的生长发育过程,即胚胎的生长发育
复制,也即重复与对比作为文章胚胎(写作)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与生命的本质实现了统一。众所周知,个体生命的生长原理依靠的是体内细胞的分化分裂,而在分化分裂的同时,细胞完成了DNA基因信息的半保留复制,从而加速了生命个体的生长发育。也就是说,生命体的生长发育赖以DNA的发育机制。文章胚胎的生长发育同理,前置性写作因子进行自发育,是写作生命尺度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经历重复与对比,以一种自相似的姿态存在于写作行为之中。文章开笔基调是全文基调的缩影,文章写作过程本质上是胚胎性的生长,整篇文章是由“文章胚胎”(引发写作冲动的原材料,亦即客观性动机)生发而来的,而且“‘写作动机’阶段的四个思维环节(感受‘文章胚胎’、进行‘价值评估’、产生‘写作欲望’、进行‘文体酌定’)与整个写作过程的主要环节(写作动机、文章立意、写作构思、文章传达)是相似的”①杨兴玉、胡斌:《试论〈写的智慧〉对文本生成原理的探寻》,《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写作的过程并不是物理集合体,而是一种有着化学反应的生长发育过程。在写作这个过程中,写作的DNA一直在进行内容、主题、结构的重复或对比,也就是复制。在整个写作动态中,写作思维与写作行为是相吸相斥的,一方面二者均服务于文章胚胎的生长演变,另一方面二者的过程又是相反的,一个是渐小,一个是渐大。所以说,写作的本质,一种生命的生长发育过程,也即胚胎的生长发育,并不是线性的稳态的,而是非线性非稳态的。
四、文章胚胎的过程演变
写作的行为过程是对写作行为的初始环节的放大重演,写作行为的若干环节层层套嵌,内容逐步加深,生长发育。写作行为的过程由两步完成,最初是写作冲动产生时洞察过程的扫描行为,此行为发生瞬间,大脑高速测试了大小不同的尺度,以此寻求文章主题、内容、结构等信息的表达,这是写作动机的分形运动雏形,继而转向了放大重演行为。这时,写作分形由原来的整体性行为过程分形转入环节性行为过程分形,因为这以后的每一次分形运动都是对文章元信息的放大、生长、发育。这样,作者便进入写作行为深层结构的第二个层次了。这时,复制性质的思维模式就开始制约着每一个环节了。
(一)胚胎之思想生长
胚胎之思想生长,是立意的有机体现,它试图描述作者情感发展演变的不同生长路径。文章的思想要求新颖,而新颖是通过立意的尺度变换实现的;文章的思想要求深刻,而深刻是通过立意的套嵌实现的;文章的思想要求高远,而高远是通过立意的不断否定来突破的。而文章思想的新颖、深刻以及高远必须经过分形思维,也就是说必须经过思维尺度的变换才有可能实现。我们已知,思维活动是在一系列越来越大的尺度(层次)上探寻事件现象的原因,最高境界是看到关于事件现象原因的层层套嵌的自相似结构,以此来实现文章思想的新颖、深刻以及高远。
我们已知,文章的思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辩证的,是否定的,是对前一思想路径的批判与否定,也是对前一思想路径的继承与发展,思想路径演变,思想不断分形,层层套嵌又互相牵引,形成一个严密的自相似结构,宛若蜘蛛网一般。脉络缕析,形成一个庞大的思想层次系统。文章胚胎的生长发育虽是一个材料的选择吸附组织的工作,但是这些活动的进行都是以文章胚胎及其他材料的思想为操作对象进行尺度变换,从而形成了文章思想上的分形。
(二)胚胎之内容发育
胚胎之内容发育,是在非线性、非稳态的基础上进行的,经历了由构思主义到非构思主义的演变,通过分析与综合确定内容路径,通过重复与对比强化内容赋形,通过协调与对抗转换内容和策略布局,通过渐进与平列逐步深化文章内容的生长、发育。朱熹曾说过,“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也”。也就是说,文章的内容是在写作操作模型、技术分析,生长、自组织出来的,是生思、运思,具有强烈的灵活性、丰富性,自由思维,无中生有,应对随机。
(三)胚胎之结构分形
文章胚胎的结构分形,描述的是写作内部语言自相似分形系统的生成过程,它主要是从大量的生活事件中吸附某些材料成为写作材料并进行某种程度的自我组织。①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4页。在这里,选择和组织都是一个分形过程,即按文章分形图样,以文章胚胎的思想为基础,运用重复或对比的手法把材料组织成一个层层套嵌的有机材料系统。该有机材料系统含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个层次,前者是由段落关系组成的具象表层,后者是由带有写作主体自身印记的抽象内层。前者呈历时性,后者呈共时性。
文章胚胎在生长的过程中,实现了不同程度上的转化,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论,其中双重转化论、三级飞跃、三重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并获得了不同群体的认可。双重转化是刘锡庆提出来的,所谓的双重转化,就是写作客体的映射,此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实现写作客体能动自主地映射到写作主体的头脑转化(虚像),后一阶段实现具象转化,也就是写作主体将写作客体书面化,简而言之,所谓双重转化,即是“摄取——构思——表达”,也可以说是“物——情、理——言、文”的过程。在朱伯石眼里,书面作品的产生需要三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写作客体向写作主体的飞跃,即写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这也被称为是“感知飞跃”;第二次飞跃是写作主体头脑内部的运动过程,一边进行物象的投射,一边实现多种形态的有机聚合,这也叫做“内孕飞跃”;第三次飞跃是“外化飞跃”,也就是写作客体经过内孕过程最终实现具象化,也就是说,此番飞跃过程需要经过多元多次飞跃,最终实现带有写作主体评判的写作客体具象聚合。所谓三重转化是写作行为的纵向概括,写作是写作主体操作下多元复合的整体行为,在写作推进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流动变化路径。所谓内化,就是变外物为内物,变身外之物为储存于脑中的感知之物,并使之被写作主体化解、融纳,而所谓外化,就是将孕育成型的意象,通过语言符号定型于身外,使思维成果物态化。三重转化是由金长民、林可夫提出,写作主体只有超越感知上、思维上和语言上的三处不同阻碍,顺利实现三重转化,才能最终达到写作主体的写作预期。
文章胚胎的生长发育需要具体的写作行为,一般而言,写作动机、文章立意、写作构思、文章传达,作为写作行为过程非连续性的步骤,是一个非过程的空间系列,并存在着一定的通性:一方面,写作动机与写作行为过程是一种重演、再现、重复关系,二者具有相似的内在结构,于是,写作过程的若干环节被抽象成一个空间关系的整体模式;另一方面,写作立意、构思、传达的区别只是一种现象、假象,它们都是性质同一、形式相近的生长发育的生命运动,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对运载主题信息的材料的尺度变换,从不同层次、不同的侧面角度由抽象的主题走向具体的文章。
五、文章胚胎的意义
马正平在1999年召开的“面向21世纪写作学研讨会”上提出了一整套写作思维模型,逐步向操作性理论体系逼近,①马正平:《广义写作思维原理论纲》,《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即写作分形论。它不仅第一次深入写作行为背后的思维过程,并对此做出了理论上的描述,而且开创性地变革了写作学理论研究观念。在此理论架构下,在表面看来乱序行为的背后,有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手”引导着文章胚胎的自我生长—复制,从特殊走向普遍,从局部归于整体,以此看来,文章胚胎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一)它是一种独特的客观存在,属于写作材料范畴,并且是写者写作的第一材料;(二)它是聚材思维启动的依据,是聚材思维运动的起点;(三)它是一个活性缩微体,具有不可思议的生长性;(四)更重要的是,文章胚胎机质构成材料自组运动的内在基础。②佘佐辰:《穷搜万象,海纳百川:论写作聚材思维》,《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进而地,写作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字物理聚合(字、词、句、段、篇、章等),也并非是单纯的对文句字段进行分析研究,而是以文章胚胎的生长发育作为写作学生命体获得关注,它力求理论与实践在写作上的契合,以此建构富有活力的写作学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