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提问,灵性的课堂
2018-11-28赖贻峰
⦿赖贻峰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他认为,课堂提问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教学中,有的课堂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课堂提问却只能“吹皱一池春水”,还有的提问竟是“泥牛入海”,毫无反应。由此看来,好的课堂提问能增进师生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进行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特别是对于语文课堂来说,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投入到文学思考中去,这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我认为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首先应做到“五要”:
1、问题要有目的性。课堂提问要以课本为基础,以教学目标为指南,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宗旨。为此,教师在备课时须反复推敲,体会课文,使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2、问题要有针对性。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关键性的提问,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问题准确清楚,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及认知水平,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重点,突出要点。
3、问题要难度适中。课堂提问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全体学生的参与。如果问题过难,过深,全班没有人能回答,最后只能由教师说出答案;如果问题过易,过浅,答案显而易见,同样也失去了提问的价值。
4、问题要数量适中。课堂提问重视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如果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而问题太少,讲授太多,学生则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5、问题要新颖。新颖的问题会使学生兴趣盎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从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好奇或感兴趣的热点设计问题,在保证问题内容价值的前提下,力求提问形式新颖别致,富有新意,使学生乐于回答。
针对以上“五要”,我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就如何设计于课文中的“问点”,做了以下的尝试:
1、着眼于文章的“疑难点”提问。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的,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深入剖析,层层引导,才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解除疑点,突破点,留下深刻印象。
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让学生围绕“我的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不同?”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很多同学认为父亲太严厉,甚至有点不尽人情。于是再让学生细细体会写父亲的句子后,学生才发现父亲这样也是一种爱,不过他的表达方式不同。
课堂上的问点要立足突破难点。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着眼于文章的“发散点”提问。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思维方式。语文课文中有不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点”,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去发现,并充分利用,使之形成“问题点”,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培养思维的多端性。
如《老人与海鸥》一课的教学,在学到老人去世后海鸥在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不肯离去的不同寻常的场面后,我提问:“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感觉?”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浮想联翩,仿佛真的来到当时的现场,心灵受到震撼,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海鸥的灵性与情义,感受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关爱,感受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感受到“大爱”可以创造奇迹……答案不是唯一的,学生努力从多角度去思考,去感悟,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丰满起来,海鸥的情义也深深植根在学生的心中。针对发散点提问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悟能力,同时也为更好地理解下文做了铺垫。
3、着眼于文章的“矛盾点”提问。“矛盾”的描写手法也是文学作品惯用的技巧,作者常常用借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看似矛盾,实是统一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有不少这样的描写,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的矛盾点设问,形成一种认知冲突,既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比如,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我就抓住“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提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焦急而又耐心’不是矛盾了吗?”这一提问学生思维火花被激活了,通过讨论探究,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词语背后蕴藏的感情。我抓住这对“矛盾的词语”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奶奶想快一点见到总理灵车,又无论多久都要等到总理灵车到来的矛盾心情,从而总理的伟大形象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作为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让多样化、趣味化的提问取代单一、枯燥无味的提问,并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营造出积极的、活跃的、有创意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只有智慧的提问,才能让课堂风生水起,富有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