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习得难度

2018-11-28赵春玉

文学教育 2018年27期
关键词:韩语法语省略

赵春玉

早在20世纪初法国语言学家马丁内就率先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即“人们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省略某些次要信息以满足自身的的省时省力需求。”不同语言的省略成分和要素各不相同,因此在语言互译和相互交流过程中存在诸多歧义和不便。相关学者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双语之间的差异对比研究,对类型学视角下的多语种省略研究涉猎较少。因此,本文在着重进行英汉对比的同时,还兼顾汉语与日语、韩语和法语间的对比,总结归纳出类型学视角下的省略现象共性规律,力求丰富前人研究,填补领域空白。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省略类型

哈桑和韩礼德(1976)中明确说明省略具有三种基本形式,分别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但上述三种基本形式仅仅是就句子成分的省略层面而言的。本文所研究的对象既包括传统三大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宾语的省略研究,还创新性地地增加了兼语以及虚词等附加成分的省略研究。除此之外创新性地增加替代省略这种类型。对象不断延伸、扩展和丰富。

(一)对话时的省略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留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对话中的省略,例如师生互动过程中会互相寒暄问好。例如:

(1)——老师:同学们,大家吃饭了吗?

——同学:吃了。

在这个问答交际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回答既省略了主语“我”,又省略了宾语“饭”。

(2)——老师:大家听明白了吗?

——同学:明白。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学生的回答省略了主语“我”。

(二)承前省略

在具有上下文语境的情况下,前文已经提到的内容常常可以在后面的句子里省略,这种形式叫做承前省略。主语、谓语和宾语都可以省略。例如

(3)省略主语:我马上冲下楼去,飞奔到他的怀里。

(4)省略谓语:大家都喜欢,就他不。

(5)省略宾语:我们都去上班了,只有他没去。

(三)蒙后省略

在有上下文的前提条件下,还可以蒙后省略主语和宾语。

(6)省略主语:只要学不死,你就要往死里学。

(7)省略宾语:没等我吃完,他就把菜拿走了。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省略的习得难度

(一)初级难度:韩语母语者

Li& Thompson(1976)中指出汉语和韩语都属于话题型语言,但与此同时韩语中的主语位置也十分重要。金贤姬(2009)中通过对比中韩译本的《骆驼祥子》发现,汉语和韩语中虽然都会出现省略主语的现象,但省略的形式和频率并不相同。韩语省略的主语其实多为话题,但由于韩国留学生常常把母语的习惯带入到汉语学习中,所以容易出现过分省略的现象,造成话语歧义和表意不明。同样一个句子,如例(8),汉韩两国语言的分析完全不同:

(8)老板把优秀员工称号给我了。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但对我来说是种肯定。

韩语认为第一句和第二句中的话题相同,都是“我”,因此可以省略。但汉语则认为两句之间存在话题的转换现象,第二句的话题是“老板把优秀员工称号给我”这件事。所以即使同样是省略主语,但是话题所覆盖的范围大小和省略的频率高低则完全不同。按照被省略的先行词来归纳,主语省略共有五种现象:同句、前句、同段、跨度和引申。通过对《骆驼祥子》的对比分析发现,韩语中省略的话题总数远超过汉语,而且汉语的省略多半出现在同句和同段内,距离较远便不能实现省略。但是韩语则可以跨段省略毫无压力。汉语为了交流顺畅常常不会省略太多句子成分,但是只要根据语境可以还原的成分,韩语中都会进行省略

(二)中级难度:日语母语者

日语中的省略多为主语省略,还有少量的谓语省略。日语的主语省略情况较为复杂。因为日语本身的含糊性特征,主语位置上的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常常省略,不区分你我,以体现和谐融洽的文化追求。由于日语中存在大量表达主观感情的词汇,所以这种具有人称指向意义的词汇作主语时常常被省略。授受关系在日本文化中是十分重要的,自己帮助他人和接受别人的帮助时主语的使用情况也完全不同。倘若主语接受施舍恩惠,以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为主,则往往省略。日本社会文化中敬语也是不可忽视的语言现象,通过句尾的词形变化和后缀就可以体现尊卑和等级,所以这种语境对话中主语通常也会被省略掉。

谓语在各国语言中都十分重要,通常不可以省略,但在日语中由于助词和副词的广泛使用,主语常常可以省略而不影响语义表达,这在汉语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本质原因在于日语属于黏着语,而汉语则属于孤立语。

(三)较高级难度:法语母语者

法语的省略情况较为复杂丰富,有特定语境和表达情感态度的情况下,汉语和法语都会出现省略主语的现象。如汉语中的“把门关上”和“算算账吧”在法语中也有相关类似表达。汉语中常常省略动语,例如“他北京人,我上海人”省略了判断动词“是”,法语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以上两种是法语母语者学习汉语可借鉴的地方。但还有很多汉语独特的语言现象,常常要求省略,但在法语中则必须进行完整表达。例如:汉语中具有特有的“的”字结构,用来表示具体人物的身份,要饭的=要饭的人,卖货的=卖货的人等等都省略了中心语“人”,这对法语母语者来说可能十分困难。除此之外,汉语中的小句常常省略主语,但这在法语当中也是无法理解的。例如“出太阳了!”、“放学啦”等等。

汉语中不只有实词的省略,还同时具有虚词的省略现象。如“他没来,我走了”其实句子中间省略了“因为……,所以……”的关联搭配,但在汉语母语者听起来也完全不会产生歧义和不解的现象。但在法语中句子之间的让步、转折和因果联系必须用关联词来进行体现,这是汉法互译过程中十分需要注意的一点。和连词一样,汉语中省略的介词,如“(用)电话联系”,“(在)上午过来”中()内省略的成分,在法语中都会进行还原。

综合看来法语比较讲究完整系统的结构,较为谨慎的使用省略现象。

(四)高级难度:英语母语者

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虽然接触时间最长,但由于汉英两语分属不同语系,而且省略现象也没有专章专节地进行过细致分析,所以学生对于两者之间的区分和掌握并不全面透彻。汉英之间的省略对比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主语:首先,汉语和英语的主语省略基本都出现在交际对话和祈使感叹的语境下。例如:

(9)把话说明白!

但汉语则十分灵活,后面的分句主语既可以承前省略前句主语,又可以省略前句宾语。例如:

(10)我喜欢他,()见不到他我就难受。(前句主语)

(11)我知道他,()挺高挺帅的。(前句宾语)

2.谓语:汉语实际上是主语省略最多,谓语省略几乎少之又少,但英语则不同,有时它会在复句中出现谓语全部省略的现象。

3.宾语:由于英语动词有及物和不及物之分,及物动词后面的宾语一般不可以省略,如果一定要给出省略形式,则需要连带及物动词一起省略掉,转而使用助动词或者情态动词进行问答。这是英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

4.介词: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省略介词的情况,而且省略情况大多相同,均为时间、地点、方式、方法前省略。5.连词:英语中省略关系连词“that”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强调句中。但在汉语中这种省略极为少见。

三.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建议

(一)对韩语留学生的教学建议

韩语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要注意“过分省略”的现象,因为在汉语中不同话题发生转换的时候是不可以承前省略的。但也切不可“过分还原”,在互译过程中补充很多冗余成分,造成啰嗦混乱。

(二)对日语留学生的教学建议

日语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不用把母语中对主语的细致区分过分代入,在汉语中省略主语往往只有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两种情况,并不会区分尊卑地位、社会环境等额外的因素。实际上日语中的谓语省略和汉语中的谓语省略的本质也完全不同,因此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切不可“一刀切”,随意套用。

(三)对法语留学生的教学建议

法语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可以适当放宽对省略的“戒备之心”,在已知语境和具有足够已知信息的时候,可以考虑省略一些较为冗余的成分,这样更能体现使用汉语的技巧性和熟练度。

(四)对英语留学生的教学建议

英语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时候要学会有意识的排除母语对自身的干扰,不消极回避困难的语境和对话,学会转变心态多听多用。从根本上体会汉语作为一种孤立性语言缺少词形内部屈折变化,而更加注重借助语序和虚词来表达情感态度的语言特征。

猜你喜欢

韩语法语省略
“省略”讲解与训练
提升法语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研究
谁说我们学韩语只是为了追“欧巴”?
多媒体技术在韩语教学中的应用
韩语惯用语的特点及教学方法浅析
浅谈韩国语的语言特点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间的省略
法国呼吁抵制英语入侵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