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大语文”教育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2018-11-28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王玲玉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东门实验小学 王玲玉
“大语文教育"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张孝纯首先提出的一种突破教室、课堂、教材局限,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新型语文教育理念。该理念首先肯定了课堂教学在语文教育中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与此同时,“大语文教育”观认为语文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包括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社会生活,小到学生个人的家庭生活。
“大语文教育”观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和学习做人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与发展语文能力也是密切相关的,在语文教育中,不能片面强调智力素质,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只有这些方面齐头并进,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
一、培养学生大语文观,拓展学生视野
实践“大语文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教师应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式,让孩子们知道不是语文课堂中学习的知识才叫语文,课堂之外、课本之外处处有语文的踪迹:电影里有语文,新闻里有语文,广告里有语文,歌词里有语文……只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语文。
我在执教北师大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车的世界》中,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车的资料,有的孩子思维很活跃,自发将上网查来的汽车商标的图案画下来,并在其下标注对应的名称,不认识的字甚至自己查字典注上拼音。看着孩子们画的宝马、奔驰、保时捷、本田、马自达、雪佛兰等五花八门的图标,连身为老师的我都大开眼界。孩子们在搜集资料时不单学习了很多有关车的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扩大了识字面,同时也提高了人文素养。
二、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培养人文情怀
实践“大语文教育”,重中之重是丰富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在备课时也不应局限于教参上的解释,而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发散思维,将课外知识穿针引线地融入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引进一些适合学生当前学力的课外内容,并将其与课内知识有机整合,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的拓展。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开始有意识地将唐诗三百首有机地融入其中,每天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孩子背一首唐诗,并鼓励学生课后自行巩固。周一到周五每天坚持,一个月下来,不知不觉就背了20多首课外唐诗,一个学期积少成多,孩子们在背唐诗中不仅体会到了语文的乐趣,也丰富着自己的情感,和诗人同悲同喜,感受人生百味。
如在背宋之问的《渡汉江》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那么思念故乡,渴望回到故乡,为什么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其中有一个孩子说:可能是诗人十几年没回家,怕从故乡来人嘴中得知家人的坏消息。回答合情合理,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理解力,又不违背文本。将唐诗三百首和语文课内教学有机整合,不仅能使学生记住一首首耳熟能详的经典诗词,还能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
三、重视身教,营造人文气息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并且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人文积淀、丰厚的人文素养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方面的积极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语文教学中,师生要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更好地传播生命智慧,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的一手好字,能让孩子感受到汉字以及中国书法的魅力;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魅力;教师的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厚积薄发的魅力;教师的智慧留白,能给予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在一年级写字教学中,我和学生分享我小学时学写字的故事,我刚开始只是一味机械地描,没注意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结果事倍功半,后来我改进了写字方法,放慢速度,注意观察和模仿例字,结果事半功倍。学生都聚精会神地听,并且听了之后很受启发,纷纷改进方法,写出来的字也有明显进步。
四、鼓励课外阅读,丰富人文底蕴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丰富学生人文底蕴的必由之路。
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鼓励孩子利用晚上亲子共读时间进行绘本阅读,并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经典绘本,如《我妈妈》《逃家小兔》《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孩子们沉浸在书中温馨的场景中,一本本精彩的绘本开启了学生的阅读之旅,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学生的人文底蕴。
班级定期开展共读活动,并围绕共读书目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聊书会、读后感比赛、阅读笔记展示……这些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对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丰富学生人文底蕴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实践“大语文”教育 ,重视课内外的相互渗透,通过培养学生大语文观、丰富语文教学内容、发挥身教的影响力、鼓励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