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2018-11-28江苏省响水县七套中心小学董圆圆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5期
关键词:新教育理念学科

江苏省响水县七套中心小学 董圆圆

新课程改革后,“新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作为其中一个亮点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也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结构与形态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因此,学校与教师应当有效解决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的问题,紧密联系学生发展实际情况,展开在教学实践环节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一、“新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

1.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教学观念不仅是“填鸭式”与“灌输式”,也习惯将考试成绩作为学生这一阶段学习掌握情况的唯一标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作为课堂主体进行讲授,学生一味地接受,常常会因为教师固有的教学思维对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表现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过分重视字、词、句、段和篇章的分析与运用,过分重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目前,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无法完全满足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需求。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新型的教育发展理念,在重视学生成绩的同时,不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将其作为学习效果评价的标准之一。同时,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化新型教育理念,激发学生个性化发展,以突破思维屏障的限制,使得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转变教学策略、合理优化教学结构

加强“新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转变,应当要转变教学策略,合理优化教学结构,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充分发挥探究式学习的巨大优势。同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感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把握的能力,并且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例如,无论是课本上的内容,还是课外知识的积累,都应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熟练与积累,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以此使学生们内心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因此,需要充分应用课程教学资源,并与课外知识有机结合,选择合理科学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发挥自主性学习的作用。

二、“新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转变策略

1.提高教师自身学科素养和知识水平

为了使“新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能够有效实现转变,教师也要不忘初心,主动做到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文化素养,并且定期在学科文化方面进修,从而提高学科素养。首先,教师要以素质教育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要时刻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课堂变得趣味化、多元化、素养化,引领学生注意力专注于课堂,发挥主动创造性,去感染学生、以身作则,发挥好典范作用激励学生。

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不断思考,与具有较高学科文化的老师交流经验,学会向他人取经,不可故步自封;经常参加一些教学培训,在培训结束后总结培训心得与感受,这样才能在培训中得到提高和成长。比如语音教学专题研修、个体研修等,在培训和研修中积极去学习新的知识,培养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通过培训可以使老师的专业化水平能够得到提高,从而使教学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展知识面、拓展知识维度。不能只局限于单方面学习学科基础知识,可以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在教学教育实践中,教师们互相研讨、交流、取长补短,在课题结束后认真反思实践过程,与平时教学方式相结合,切实做到不断增长才学、不断探索教育技巧、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2.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培养语文学科素养

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掌握所学知识,还应当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在讲课过程中积极带动学生主动思考。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将书中蕴含的素质理念以多样化的方式传输给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会学习到一些经典的民族英雄故事,小学课程的内容相对而言较少,故事细节描写不够详细,教师们就可以引导感兴趣的学生在课下或实践活动课上阅读相关的文学名著或者经典的电影片段等,让学生更能深刻地感知与体会感兴趣的故事,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后的感受与心得,从中获取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勇于奉献的精神等。因此,教师可以逐步地丰富教学资源,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延伸与扩展,从而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素质,同时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素养,最大限度地培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3.营造“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的合理建设,可以使小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感知语言的魅力。教师在教授阅读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结合“新教育”理念,营造出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能够使学生在听老师传授知识时更能集中注意力,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与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有机结合,学生可以自主融合到课堂氛围中,提高课堂参与效率,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都能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同一问题的考虑中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要对学生思维后的结果表示肯定,进而使学生在发散式思维模式中获得成就感与认同感,从而更加深入地融入“新教育”理念下的课堂环境中去,并逐渐在宽松、平衡与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发表看法与体会,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活跃与培养。

综上所述,“新教育”理念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自身素质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为了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得以提升,本文提出三点转变策略:提高教师自身学科素养和知识水平:定期学习、研究、交流,引领教师主动参与、制定绩效考核,激励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培养语文学科素养;营造“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

猜你喜欢

新教育理念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超学科”来啦
相约“新教育”的美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探索
走进新教育,拓展“大阅读”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