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的应用
2018-11-28黄海龙
黄海龙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塘坝镇金竹完全小学,贵州 铜仁565322)
有效的教学方法千千万,当真正能够符合教师又同样适用于自己学生的方法,还需要教师结合实践去探索和创新。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笔者有着自己的数学教学想法,以下是笔者个人一些见解和思路,希望可以分享与各位同仁。
一、构建趣味问题探究情境,提升儿童课堂学习兴趣
在三年级数学教学阶段,我们教师面对的儿童多是10岁或者是11岁的儿童,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乐学好动,思维活跃的特点,思考问题的方式偏于具体化和生动化,而对于抽象的文字符号不感兴趣。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锻炼的“演练场”,失去了思维引导的数学课堂,将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突破呢?
答案就在于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比如,我们可以在教学小数”的知识时,抛出问题进行启发:“同学们,什么是小数呢?生活中的那些现象需要我们用小数进行表示呢?”,有的学生回答:“预报时间,比如还有3.5个小时朋友将会达到”,有的学生回答:“称量物品,比如这个苹果的重量是0.3kg”等等。通过这样的问题启发和引导方式,我们可以让更多的儿童实现思维的锻炼和启发,激发儿童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构建数学表演情境,培养儿童良好社交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重视儿童的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综合能力构建的同时,还要同时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交际、交往能力,发展他们的综合潜能。诗人李白曾经说过“天生我才必有用。”意思是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是有所价值的。所以,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利用,我们给儿童搭建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舞台”,如此,他们的才能就能绽放。比如,在教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我们就可以构建商品买卖的生活情景,由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商贩的店主和顾客,在购物、付钱、找赎等一系列成熟的过程中,培养儿童良好的数学心算能力,更活跃课堂氛围,在交流和表达中,也让儿童收获真诚的友谊,提升社交能力,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综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融合与应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引起数学教师的重视。不断将情境教学与数学课堂之间的结合进行完善,构建高效、趣味和自由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