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轻拢慢捻抹复挑——以《爱如茉莉》例谈小学散文教学策略

2018-11-28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顾盛栋陈利坤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8年35期
关键词:茉莉品味散文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蠡口实验小学 顾盛栋 陈利坤

散文是文学作品中重要的一种,它一般篇幅短小,取材广泛,感情强烈,被人们称为“文学小精灵”。小学阶段学生多接触叙事抒情类散文。这类散文叙事比较完整,语言优美,作者感情浓厚。如《爱如茉莉》《望月》《月光启蒙》等。这类散文往往是培养学生语言品味能力、文学审美能力的最好载体。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复习导入

这通常见于第二课时,通过对第一课时重点内容的回顾来迅速将学生的思维拉到课本上,处理不好的话会显得很鸡肋,但是处理巧妙的话也是非常简单有效的一个措施。例如我在第一次设计《爱如茉莉》第二课时的导入环节时,处理就较为简单: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课文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生:妈妈睡在床上,爸爸在床边陪伴。

师:恩,这是执手而眠的画面,还有吗?

生:直奔医院、醒来之后。

虽然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将课文主要刻画的三个场景说了出来,但是这些场景的氛围特点并没有让学生受到感染。之后我做出修改,依旧是复习旧有的知识,却是从茉莉的角度出发:

师:上一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认识了茉莉花,谁能用课文中的词语说说你脑海中的茉莉花是什么样的?(出示茉莉花图片)

生:洁白纯净。

师:这是从茉莉的外形来总结的,还有其他方面吗?

生:缕缕幽香(味道)、平淡无奇(气质)。

师:同学们看,写植物,大体上从形、色、味等方面,就能把植物写得清楚,说得明白。咱这文章写的是爱,我们接下来就看看作者是怎么像写茉莉一样把无形的爱写得那么生动形象的。

在学习课件后对说服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说服的要点是建立信誉,找到共同点,提供支持信息和展示同理心。信誉可以在工作接触当中慢慢建立,只要你是一个坦诚的人,这不是一个难题。而找出共同点比较难,很多人说服对方的时候,直接站在对方的对立面,针锋相对,而不是在了解受众的基础上找到共同点。同理心和感情认同真的非常重要,上面我的实例就是在同理心和感情认同的基础上说服了对方。平等基础上的说服不是出于地位和大义上的指责与审判,是一种心理共鸣。

这篇散文中父母的爱就和茉莉一样虽然平淡无奇,但是隽永悠长,写茉莉就是写爱。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茉莉外形、气味、气质的总结,其实就是在学生心中埋下爱的种子,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伊始就体会到文章平淡隽永的特点。

2.情境营造

这也是老师们常用的一种手段,通常由课题或者课文线索出发,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沉浸其中。在设计《爱如茉莉》第一课时时,可通过歌曲《茉莉花》来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来放一首歌(播放歌曲《茉莉花》)。

师:这就是我们江苏著名的民歌《茉莉花》(板书:茉莉)。

师:你从这首歌中知道了茉莉的哪些特点呢?

生:又香又白、芬芳美丽。

师:是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你看看课文中的茉莉花和歌曲中的是否一样吗?

这个导入中,教师利用歌曲让学生沉浸其中,又点明茉莉花的特点来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把握文中的情感脉络,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谈话导入

语文课程观认为:“语文课程内容必须同青少年的生活相联系,要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尊心。”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作者所写的内容也是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的感悟。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与学生进行谈话聊天,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

二、慢捻琴弦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1.抓住细节

抓细节就是抓一些关键词,很多散文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文脉。例如《爱如茉莉》中的爸爸听说妈妈生病住院的消息立刻奔向医院,这里我就抓住了“奔”这个细节来引导学生品味爸爸的焦急以及背后的爱。

还有一些词句是在课文中出现多次的,使文章有了一种回环之美的也要着重注意。如《爱如茉莉》中的“爱如茉莉”既是课题,又是文章线索,先由母亲提出,再到女儿质疑,再到父母证实,最后女儿感悟咏叹,层层递进。可以利用这些词语作为切入口,帮学生找到文章情感线,品味课文的情感。

2.抓住景物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在散文中从来不随意出现。作者通常会对景物进行细致生动的刻画,将自己的情感与景物融会在一起。无论他们的语言风格是朴实无华还是热烈奔放。通过品味文中景物,体会作者感情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爱如茉莉》中对茉莉和阳光的描写,不仅烘托了静谧美好的场景,还写出了父母之间平淡美好的情感。

三、曲终收拨当心画,唯见江心秋月白

1.总结写法

散文的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很多时候我们将课堂的时间都花在了语言和情感上,很少会对散文的内涵与写法进行总结。当我们带领着学生将课文层层剥开,细细品味之后还要帮助学生总结写法。我在教学《爱如茉莉》时,没有简单地将课文分为奔向医院、执手而眠、醒来以后这三个场景来品味,而是总结了白描、细节、炼字三种写作手法。

2.总结情感

在对全文的把握之后,无须教师对课文情感作过多的总结,学生自己也可以总结出来。这里的总结课文是要将学生在之前环节积攒的情感喷发出来。主要可以采用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领悟到的情感融入课文之中,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韵味。

四、别有感悟迁移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课堂时间有限,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课文之后给学生一些“挑动”,鼓励他们自主解读迁移,帮助他们建立开放型的思维习惯。

1.比较出真知

在散文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式阅读,会加强学生对文章表达效果的体会。这种阅读方式,可以是写法的比较,可以是语序的比较,可以是内容的比较。例如引导学生课后思考:《爱如茉莉》中对于爸爸妈妈爱的表现分别是怎么刻画的,《望月》和《月光启蒙》中的月亮分别有什么样的内涵,等等。

2.联想生迁移

在结束《爱如茉莉》的教学后,我安排了一个续写环节:又一个清晨,妈妈出院了……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课堂上学到的写法来继续创作。在教完《望月》后,我鼓励学生写一写自己心中的月亮,还分小组搜集整理古诗词中的月亮,总结古诗中的月亮又几类形象特点等等。

无论是叙事抒情类散文还是写景抒情类散文,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因此我们在朗读和品味语言的同时,还要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这需要我们教师层层铺垫。先“轻拢”课堂,奠定感情基调,再“慢捻”文本,细细品味语言,继而“抹平”思绪,总结写法奥妙,最后“复挑”思维,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将叙事抒情类散文的魅力发挥出来。

猜你喜欢

茉莉品味散文
品味“莓”好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水中的茉莉
茉莉雨
茉莉雨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品味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