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探究
2018-11-28陈华碧
陈华碧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一小,贵州仁怀 564501)
引 言
本文首先对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寻找其中存在的弊病,然后据此提出小学班主任应该如何施展管理魅力,让班级管理工作更具艺术性的有效策略。
一、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现状
教育部对小学班主任职责的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分别是充分借助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集体活动、德育工作、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及管理工作。而班级管理工作是保障全部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用心去管理班级,这样才能为其他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班主任是与小学生接触时间最多、最长的教师,同时也是学生的大朋友,相较于其他的任课教师,他们更加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一方面,班主任承担着学科育人的教学任务,通过讲授科学文化知识让学生获得知识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作为班主任,还需同时担负起班级其他事情的管理工作,以保障学生拥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但是通观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情况却不容乐观。其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方法不当,没有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众所周知,小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认知不同,与之相对应的,他们对教师所讲的“道理”的理解能力也就不同。同样的,面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应该根据其实际学习和心理认知情况及时调整方法和对策。但当前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并未做到因材施教。一、二年级的学生,心思比较单纯,教师对这一阶段的班级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采用相对单一的方式,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单一的管理方式便不再适用。三年级以上班级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有些班主任依然采用原来的方法去管理,导致了师生关系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学生们产生厌学心理,出现逃学现象,这对学生的成长会产生很多不可逆的消极影响[1]。
第二,班级管理的覆盖面不全,存在不公正对待学生的现象。小学阶段本是教育的启蒙阶段,班主任教师应该公平地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德育等情况。但毕竟班主任一人的精力有限,加之一些现实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让班级管理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特别是一些五、六年级的班主任教师,他们特别关注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学困生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不自然地忽视他们。此种管理方式完全带有个人感情色彩和倾向,让班级管理丧失了应有的公平、公正。
第三,班主任自身的班级管理水平和能力存在局限性。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还是学校政策的落实者。但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却只注重学生学习情况的管理,而忽视了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以及学校相关“立德树人”政策的落实情况。这与班主任教师本身的管理水平有关。他们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不能与时俱进,创新管理工作方法。有的教师甚至在思想上认为班级管理没有意义,只要处理好班级事物,保障学生彼此的安全就可以了。这种片面的管理思维直接降低了班级管理的成效[2]。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的体现策略
(一)选用多元化的班级管理方法和手段
要体现班级管理的艺术,选择多元化的管理手段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管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选择恰当的管理方法,最终以提升班级管理效果为目的。比如,每个班级都会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在某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障碍。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不能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而是应该同相关科目的任课教师沟通,共同商讨出一套转化对策。以往对班上的后进生,班主任惯用的方式就是批评学生,有时叫上家长一同说教。这种方法实际上给小学生施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教师没有为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反而通过“告状”的方式,让学生家长也参与“说教”,会增强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而加重其厌学情绪。如何成功地转化后进生,让他们重拾学习自信心,就需要班主任展现管理工作上的个人魅力了。针对后进生转化问题,班主任应该追本溯源,组织班上的后进生,同班主任一起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班主任担任组长,与同班级中的其他小组进行比赛。这样一来,在班主任的亲自带领下,后进生的学习热情会更加高涨,自信心也更加坚定。
(二)构建更加人性化的班级管理制度
虽说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但是偌大的班级管理仅凭班主任一人之力难以达到最佳的状态。班干部作为班主任教师的左膀右臂,能够更好地辅助班级管理任务。为此,班主任可以先制定管理制度,然后让班干部去具体实施,实施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借助班干部的力量带动其他学生执行、遵守管理制度,打造出有制度、守纪律的班集体,为学生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比如,针对班上的学习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学习委员了解班级学习情况。同时,班主任要告诉学习委员认真记录,总结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向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按时汇报,以便他们及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制订解决方案。再如,关于班级卫生问题,班主任可以让卫生委员每天按时检查各值日小组的值日情况,并做好记录,针对值日小组在卫生区的卫生清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给予改正建议。而班主任教师根据卫生委员的汇报情况,制定合理的卫生奖惩制度,旨在更好地督促学生们完成本区域内的卫生工作。
(三)提升班主任自身的班级管理水平
首先,学校方面应更加重视培养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能力,确保班级管理水平的切实提升。小学班主任面对的是各方面不尽相同的小学生,他们每天会面临各种问题,为此,应该学习掌握一种协调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学校在培训过程中可以让班主任充分发挥想象,或者模拟各类可能的情境,为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其次,在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方面,班主任应该主动地自学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借阅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保证在解决学生问题时能够以更加专业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应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以“育人”为目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班级管理工作方法,针对不同的管理内容选择恰当的管理手段,同时注意利用课余时间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以在管理工作中更好地体现艺术性,从而切实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