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游戏故事 陪伴幼儿成长

2018-11-28周利华

小学生 2018年6期
关键词:泳装轩轩创设

⦿周利华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从早上一来园,孩子们就投入到了自主游戏之中,而且他们每天都会在各个区域中认真而快乐地“玩”着。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为了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我们一直不断地加强对区域游戏的观察、记录、反思、调整,近年来更是把重点放在了关注“游戏中的幼儿”上面,希望能够通过观察,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个个小故事,旨在能发现幼儿游戏中的问题、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智慧和能量,进而不断自我反思和调整策略,更好地伴随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一、幼儿在游戏中的问题源于教师的“不了解”“不信任”“不放手”

故事:嘟嘟干洗店

新的主题开始了,老师们创设了一个新的游戏区域:嘟嘟干洗店,收集纸箱制作了洗衣机、熨斗,投放了晾衣架、箩筐等游戏材料,干洗店就这样开张了。开张第一天幼儿很兴奋!许多幼儿都争相进去:看看新机器、摆弄摆弄衣物,一会儿就几乎没人了,只有两个女孩子在里面玩玩衣架。第二天,也没什么进展,第三天,老师极力推荐也没起到多大作用。

问题:为什么幼儿对这个新区不感兴趣?

我们悄悄地问了几个小朋友,问题的答案终于使我们豁然开朗:没去过洗衣店、不知道在里面干什么!

反思:游戏中的问题源于教师对幼儿的不了解

瞧,我们是多么主观和臆断,问题其实出在我们老师自己身上:在区域的创设上,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决定创设什么区域,没有征询幼儿的意见,不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不知道幼儿到底想创设什么样的游戏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也缺乏幼儿的参与,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决定的,并没有从幼儿游戏的需要出发,虽然制作精美,可以仿真,但激发不了幼儿持久游戏的兴趣。

策略:关注幼儿,了解幼儿

最重要的还是转变观念。在教师的心中:没有真正把幼儿当成是游戏的主人!归根究底:幼儿的主体性还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口头层面上,调整策略其实很简单:让我们蹲下身来多与幼儿交流,多让幼儿自主讨论。这样才会真正了解幼儿的真实意愿,了解幼儿的生活经验。比如:让幼儿自主讨论:喜欢玩什么游戏?需要什么样的材料?游戏区布置到哪里去?喜欢和哪些好朋友一起玩?等等真正让幼儿玩感兴趣的、有生活经验的游戏。

二、幼儿在游戏中的智慧源于教师的“不知道”“不着急”“不干扰”

在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在幼儿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我们应该给予幼儿什么样的自主,教师怎样面对游戏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和问题?在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要善于装傻“不知道”,耐心等待“不着急”,共同遵守既定规则“不干扰”,善于发现幼儿行为背后体现出来的智慧和能量,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

故事:夏天的游戏区

天渐渐热起来了,我们可以开设什么区呢?有的说要开冷饮店,有的说要开游泳馆,还有的说要开奶茶店……最后决定开设一个饮料店,一个卖泳装的店。“老师,给我们起个好听的名字吧!”我笑着说不知道啊,你们自己讨论吧!孩子们又开始讨论名字的问题……最后决定取名叫“香飘飘茶吧”和“美美泳装馆”。名字有了,大家开始规划场地,准备游戏材料,搬来柜子和桌子,还各自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冲泡饮料的器具、纸杯、固体饮料,还有各式各样的泳装,还对老师提出了要求:每天为他们准备两小水壶温开水……就这样,“香飘飘茶吧”和“美美泳装馆”开业了。每天大家都会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发现了问题,就共同讨论,商量解决的办法。慢慢地,出现了“价目表”“菜单”“外卖免费送货”等提示牌,游戏在孩子们的推动下变得更加有趣丰富了!

反思:孩子们因为天热而产生了开适合夏天玩的游戏区的想法,“想玩什么游戏”“创设什么样的游戏环境”“需要什么游戏材料”都是由幼儿自主讨论,自己动脑、动手来参与规划和创设的。在游戏区的创建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决定游戏内容,通过讨论决定区域名称,合作建构游戏场地、投放游戏材料……因为整个创建过程都有孩子的全程参与,所以孩子们才会对自己选择的游戏感兴趣,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再是一句空话,从而真正实现了让幼儿创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区域,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的目标。

故事5:战地小医院

孩子们在公共游戏区的“战地小医院”玩打仗的游戏,一个战士“腿部受伤”了,躺在地上爬不起来。“轩轩,你受伤了,快回来!”负责救治伤员的子蕊在一旁很焦急。“我腿受伤了,动不了了。”“轩轩受伤了,我们怎么把他抬回来呢?”子蕊和彤彤商量。“可是轩轩很重,我们抬不动他。”就在彤彤愣在那里,不知所措,四处张望的时候,子蕊突然想到了什么,跑向了寝室,“看,我想到办法了。”她的手指着娃娃家的一张小床“那个床带轮子,我们可以用来做“推床”,叫轩轩躺在上面,我们把他推回来。”“彤彤快来帮我,这张床太重了,我一个人推不动。”于是两个人一前一后把小床推了出来,帮助轩轩躺到“推床”上,顺利地推到战地医院进行伤口的包扎。

反思:在子蕊和彤彤的身上,我看到了能力的爆发:在特定的游戏情境中,他们知道怎么深入发展,在深入中遇到阻碍的时候,他们又在观察、思考着,在实际行动中,他们还知道怎么合作。孩子在思考、尝试中一步步地解决了问题。

猜你喜欢

泳装轩轩创设
金玉良言
创设未来
解救轩轩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泳装季将到 化妆品防晒不是伪需求
下次吃2点
夏日泳装时髦选
一场旗袍与泳装的邂逅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夏日泳装顶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