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思政教育意蕴
2018-11-28蒋建国
蒋建国
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反对党八股》的讲演中郑重提出“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1]具有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
一.为了掌握群众语言,更好地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农民”起来进行革命斗争,毛泽东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政治宣传的普及乡村,全是共产党和农民协会的功绩。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片和演讲,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2]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毛泽东重视“群众语言”,亦即广大农民的语言。搞思想政治工作,与农民打交道,不能直接使用书面语言、理论语言、或者学术语言,这些农民理解不了,无法接受。因而,必须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使用群众语言。毛泽东批评过“洋学堂”,他说,“农民一向看不惯,……农民反对洋学堂[3]”。就因为“洋学堂”“完全说些城里的东西,不合农村的需要”。[4]“城里的东西”用的不是群众语言,农民听不懂,不知哇哩哇啦讲什么。
因而,毛泽东提出“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思想,要求向农民学习,掌握群众语言。他把学会群众语言看作是政治工作者的必修课、基本功。他认为,群众语言源于群众,反映日常生活,朴实生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这样的语言最实际、最富活力,对农民最具有感染力。
于是,毛泽东告诫广大理论宣传工作者,“如果连群众的语言都有许多不懂,还讲什么文艺创造呢?”[5]“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么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6]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群众听得懂语言,运用群众语言与农民交谈,农民才会明白,才能在熟悉的话语氛围中接受党的思想政治宣传。
为此,毛泽东号召党的领导干部和政治宣传工作者必须狠下功夫,学用群众语言。他还作了具体指导:留意群众日常生活,从乡风俚俗、地方话中学,从民间戏曲、乡土表演中学,从街头巷尾、厂矿车间中学。学到群众的语法词汇,或者民谚俗语、口语方言,学会一些拟人拟物、比喻、夸张、民间传说和典故等等活泼而深刻的表达方式,服务于思想政治工作。
二.为了调查农民实际,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毛泽东把“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作为一种调查方法,是立足于群众语言所包含的内容,从中能够获得反映群众实际的材料。他指出:“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生活的。”[7]通过群众语言,能了解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阶级地位、生活现状,了解到他们的文化水平、思想愿望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对革命的要求。对农民的这些了解,为党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政策、落实好群众路线奠定可靠的现实基础。
作为调查研究方法,“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首先要与群众接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大群众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对自身经历的生产实践和革命经验进行了简明总结和通俗提炼,形成了富有生命力的群众语言。群众语言反映群众生活,浅显易懂,所以毛泽东特别强调,“我们的同志非学习语言不可”。[8]
同时,用“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作调查,方法选择得当。在毛泽东看来,“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9]以“学习”为方法,求知当道,保持“甘当小学生”的恭谨态度,满怀谦虚与诚意和对群众的钦佩与尊重,就与群众的情感亲近,形成融洽的调查氛围。只有这样,群众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与群众的交流打开了、顺畅了,能提高了解效果,对群众了解更多。从而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制定政策开展实践提供坚实的现实依据。
毛泽东身先士卒,在大量的调查研究中,与农民面对面促膝对话,开群众会听取情况,从群众朴实的话语中了解群众实际,制定并完善土地革命政策,确立中国革命新道路等解决了中国革命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的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做出了榜样。在毛泽东的倡导下,广大理论宣传工作者迅速形成了“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新风气。他们常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交心谈心,“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10]既学到群众语言,又增进对群众的了解与感情。
三.结语
总结毛泽东提出“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对于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
一是通过“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调查农民对国家政策的了解情况,特别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看法,对村干部领导的满意程度和要求愿望;了解农民的生产能力、文化水平;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存在的不足,分析其中的主客观原因,探索解决的途径和办法;了解农民对土地的打算和赚钱的意向、家庭的收入,对比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所需要的条件;把这些作为确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依据。
二是“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掌握农民生动活泼、广为流传的新鲜语言,充分运用好,敲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大门,进得去;坚定农民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稳得住;更好地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出得力,提高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