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参与校内组织的短期支教的思考
2018-11-28韦笑
韦 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除了社会组织或是豆瓣、知乎等平台发起的“三下乡”活动,各大高校的相关实践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开展。2017年起,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柚子青年”支教团队积极相应号召,赴内蒙、陕西和贵州进行“关爱留守儿童”的短期支教。本文以南京邮电大学“柚子青年”支教团队为例,探讨大学生参与校内组织的短期支教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方案。
一.校内组织的短期支教的优势
1.志愿者综合能力强
由南京邮电大学官方组织的短期支教活动,在前期组织志愿者招募过程中,负责招募的教师有比较充分的资源去了解前来报名的志愿者,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志愿者在报名表上夸张阐述、造假等情况,由该渠道选拔出来的志愿者的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保障,加之学校在出发前给志愿者提供专业的培训机会,都能够让志愿者更好的服务于受助学生。且在支教过程中,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邮电”“通信”“材料化学”等相关学科优势,给孩子普及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乐趣。
2.学校层面完成对接,减少安全顾虑
南京邮电大学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与当地政府和学校提前完成对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南京邮电大学的相关负责老师在整个团队出发之前进行了提前的支教点考察,与受助学行的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双方的提前沟通给志愿者一些必要的提醒,尽可能避免因不适应环境而不知道如何处理的问题,双方也给志愿者提供了相关部门的合法保护措施,给志愿者及其家长关于“支教旅途长、支教地点偏远”[1]的顾虑一颗定心丸。
3.给学校和受助地区均带来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利用本身拥有的社会效应宣传、推广相关活动,如“柚子青年”团队前期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团中央青年之声、腾讯大苏网联合开展“科普进山区”互联网众筹活动,在校学生和社会志愿人士会因为对学院的信任而更愿意进行捐款、赞助,2017年成功获得的教育机构的赞助支持和社会众筹,保证了支教过程中的物资支持。随着活动的开展,同步的报道吸引到更多人对于学校和受助地区的关注,给双方都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有关赞助商和社会人士也积极表示愿意继续支持学校今后的类似活动,此外,受助地区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和支持,有社会志愿者自发在活动结束后自发进行爱心捐助。
4.培养大学生志愿者的担当精神
大学生通过短期支教项目走进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深入地了解我国贫困地区现状,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特别对于习惯城市生活的大学生,走进偏远山区,锻炼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责任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长远角度来说,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直面挑战的勇气,培养担当精神,为将来正式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二.校内组织的短期支教活动存在的问题
1.增加受助学校压力
由于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问题,只能够在暑假时间进行短期支教,而这些时间,受助学校也在同步放假。为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受助学校需把学生重新召集回校,并为其提供食宿和安全保障,这无疑需要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对受助学校也是一种压力。
2.加大受助学生心理落差
出于给受助学生带去不一样的课堂和新鲜事物的角度,“柚子青年”团队设置了很多与受助学生在平时课堂上所接受到的完全不同的课程,如VR眼镜体验、无人机操作,虽然拓宽了受助学生的视野,却也可能带来心理落差。对于很多高校组织的短期支教活动都一样,志愿者一离开,受助学生可能没有机会再接触这些事物,回归原来课堂后,依旧只是应试学习模式,导致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加重其自卑心理。
3.缺乏长效机制
南京邮电大学组织的短期支教活动时间较短,一般在十至十五天,使得志愿者和受助学生还没有完全熟悉就已经结束。纵观全国高校,部分学校出现“打一枪就走”的情况,今年支教这里,明年支教那里,先联系上哪里去哪里。有些受助政府和学校也不愿意积极推动双方的合作、不愿意投入一定资金宣传,使得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受助学生,只有十多天的时光可以回味。
4.缺乏传递机制
很多学生进行支教出于一时的热情,只是把它当做一次人生体验和社会经历,常常是一次支教活动结束就销声匿迹,没有对支教活动进行长远的规划;同时也缺乏对支教经验的总结和传递,没有考虑后续的活动[2]。每一年每一个新项目开展,新的负责人拟出新的活动策划方案,却和往年都大同小异:书画、英语和科技等课程成为了策划书中的“常客”,受助学生也重复的接受这些课程,从新鲜到麻木到厌烦,更是会怀疑志愿者的准备和态度。
三.解决措施
1.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虽然是短期支教,也应建立长期稳定的“校对校”对口支援关系[3],形成定点支教基地,至2017年支教结束,南京邮电大学“柚子青年”团队已经完成了两处暑期定点实践基地的建立,团队每年在固定时间来到受助地区进行支教,同时鼓励志愿者二度、三度参与,以减少受助学生的心理伤害也使他们有所期待。考虑到受助学校再召集学生的压力问题,支教学校也应在一定程度上提供资金和人力支持。
2.设置合理的创新课程
在前期的课程准备过程中,志愿者一方面要考虑到课程的创新程度,正如学者王莹提出的要让孩子们接受到一些和平时课堂不一样的内容,尽量采取内容丰富的支教模式,开设启发类课程,使孩子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真正学到长久有益的东西。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合理性,不能一味追求新鲜而设置太多只能体验一次的课程,可以提前和受助学校沟通,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由受助学校后期持续实施的可能性,比如教授受助学校老师无人机、VR眼镜等科技产品的使用方法,让老师可以在日后的活动课带领学生继续探索,这样使课程真正有益于学生,而非只留下念想导致越来越大的心理落差。
3.建立完善的传递机制
对于支教学校和参与支教的大学生而言,学者孙婧提出支教后,应总结反思,循环提升,完善、创新支教机制建设。对于支教过程中使用的策划,应保留给学校相关部门并对其可行与不可行的部分进行记录,以便下一批志愿者借鉴并创新,避免授课内容出现大面积重复。
对于受助地区政府而言,应利用当地的宣传力量,促进社会对支教团队的理解和支持;要做到即使志愿者走后,教学活动也有备案、有存档[4],在与下一批志愿者对接沟通之时,可以提出相关建议和提醒,逐渐建立起完善的传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