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让课堂上的学生更“活”
2018-11-28杨海兵
⦿杨海兵
目前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低效高耗,学生学习被动,总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习起来感觉的确吃力,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有放弃学习英语的念头……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果断的采取了“学案导学”的教学改革:“注重学案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实施此方案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学法指导的教学策略。其显著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学案导学”不仅是教法改革,更重要的是学法改革。
下面我将这一年多来实施学案导学过程和大家交流如下:
一、学生自学,确定自己的疑点
教师把学案发给学生,并运用导言、音乐、学生熟悉的英语歌曲、图片新闻、幻灯片、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录象片断以及对话等手段创设情景,明确学习目标,学生以学案中的导学问题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为主攻方向,根据学法指导主动查阅教材和工具书,通过自学,记录要点,确定疑点,在问题随记中记录下来。
二、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基本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个别疑点。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讲道论理。教师在班内巡回指导,随时解决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掌握各组讨论情况。最后各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归纳讨论结果和疑难问题。
三、教师点拨引导,全班解疑
经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集中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真正起了主持人的作用。每一小组把未解决的问题由代表提出来,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让已解决此问题的小组做一次“老师”,面向全体同学讲解,教师适当补充点拨,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快速确定讲的内容,讲的起点,抓住问题要害,一语道破天机,使学生在渴望解释的心理状态下,明晰事理,收到教与学的高效益。
四、达标训练,强化巩固知识
要限时完成达标训练题,让学生当众批改,以检查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程度,并及时反馈。达成训练是巩固所学知识以达到学习目标的训练。为了使学到的知识及时得到巩固、消化和吸收,进而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有“阶梯性”“层次性”的训练,发展各类学生的潜能,升华学生的理性认识。同时,选题要紧扣大纲要求,典型性强,辅以适量针对性的语法练习。也可直接把课本所附的练习置入本环节。
五、反馈小结
教师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归纳学习方法,使从“学会”到“会学”产生新的认识飞跃。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经过学校老师们的反复实践,正在被进一步的推广。应该说这种教学模式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迎合了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是有着积极作用的;但是,我们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抛弃甚至是否定过去使用的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把它和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之间进行有机的结合,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求其所长,避其所短,以求最佳。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恰恰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顺应”和“同化”,进行知识构建。所以在这种意义上讲,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显得异常重要。我们设计的“学案”就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诱导性和层次性,让学生在进行自学的同时,还能尽可能多地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技巧,从而促进学生元认知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采用“学案导学”,要做到“增效”而不“增负”。当代教育改革是以提高学生素质能力为核心的,以不增加师生负担为前提,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在起步阶段,教师要组编整套“学案”,工作量大,困难多;学生借助“学案”自学,探究问题,不适应。利用学案教学,将教案变为学案,教师要组编整套学案,难度比较大,这时,只有集思广益,整个教研组合作完成,经过一段实践后,教师备“学案”只需在新模式下稍加调整,这样,教师工作量减少了。学生在学习中要做好笔记,学会概括、总结知识网络,可以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自主学习,实际上减轻了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 杨玉林.英语教育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4.45.
[2] 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132-135.
[3] 王才能.英语教学交际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27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