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2018-11-28朱佳滨徐金庆王锦国
朱佳滨,徐金庆,王锦国
(哈尔滨体育学院 休闲与社会体育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1 引言
随着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不断普及推广,冰雪体育运动也逐渐受到世界各地和国家的高度关注。在我国由体育运动大国向体育运动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国内研究表明,体育功能与时俱进,体育人才发展应全面建立多元化的体育人才认知意识[1];文化教育只有和体育训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和可持续培养[2];加强科学选材有助于提高运动员培养的成才率,促进运动员的流动,进而提升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使用率[3]。由此可见,了解当前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冰雪竞技人才培养的优化原则及措施,对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极具价值,对备战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我国冰雪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4]。
2 冰雪体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情况与存在的问题
2.1 冰雪体育人才培养整体情况
冰雪体育竞技人才是指从事冰雪体育专业的运动员和冰雪体育竞技后备人才,是具有一定的冰雪体育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能够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并对冰雪体育做出贡献的竞技体育参与者。近年来,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逐步得到重视,尤其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使冬季运动发展和人才支撑备受关注。目前全国已经分别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新疆、北京、吉林等地形成了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长远规划,整体上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5-7]。目前仅在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冰雪运动项目运动员就已经达到了近万人。与此同时,全国各省、市、协会、俱乐部大力推广冰雪体育已初见成效,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的数量较之以往有了大幅度地提升。一直以来,冰雪体育竞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冰雪体育传统优势地区,即东北三省。但近年来,南方区域,如上海、广州等地区也积极与北方地区合作,联合培养冰雪体育竞技人才。
通过对比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第22届索契冬奥会与第23届平昌冬奥会中国代表队运动员组成及奖牌分布情况(表1,2),可较为清晰地了解到我国近些年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现状,以及近几年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基本变化情况。
表1 近三届冬奥会中国参赛项目运动员统计/人Table 1 Statistics of athletes participating in the Chinese Olympic Games in the last three Winter Olympic Games
表2 近三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奖牌分布统计/枚Table 2 Statistics on the medals of the Chinese delegation of the last three Winter Olympic Games
由上表可知,近三届冬奥会我国代表团总人数相差不大,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冰壶四大冰雪体育项目是我国冬奥会参赛的四大主项目;其次是自由式滑雪,其中以空中技巧队为主,在雪上技巧与U型场地技巧方面较薄弱,第21届与第22届冬奥会U型场地技巧参赛运动员为零;单板滑雪主要参与项目为U型场地技巧,其较之平行大回转项目有较大优势。在越野滑雪、冬季两项及高山滑雪项目中我国参赛人数较少,跳台滑雪、雪车、冰球项目是我国近三届参赛最薄弱的运动项目;在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跳台滑雪与雪车运动项目上,我国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有明显突破与进展。另外,在冬奥会所有比赛项目中,我国还有诸多比赛项目无人参赛,如雪橇、冰橇、北欧两项等运动项目。我国冬奥会代表团中的运动员大多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及内蒙古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技术等级则多为该项目的国家健将或成绩可达冬奥会参赛标准的运动员。
2.2 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冰雪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直接将其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必修内容,更成为许多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我国相继提出的“全运金牌战略”、“北冰南展”、“北冰西扩”等计划旨在推动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但效果均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把群众普及、参与的提高放在首位,而使人们忽略了冰雪运动的真正内涵;过于看中成绩而忽视项目发展,优势项目与弱势项目投入比相去甚远,致使我国在冰雪运动项目上严重“偏科”,人才培养分布极不均衡。欧美冰雪体育强国冰雪运动爱好者基数较大,有专业发展潜力的选手可以进入俱乐部深造,国家队队员往往是在大赛前从社会上公开选拔的,而我国的竞技体育采取的是相对封闭的长期集训模式,许多冰雪项目在全国也就几十名专业队员,在后备人才培养的层面根本无法与欧美冰雪体育强国抗衡[8-9]。结合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现实情况,分析培养过程中存在突出的问题,具体如下。
2.2.1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是人才形成的重要保障,从近三届冬奥会参赛运动员比赛成绩来看,在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与冰壶四大主要项目上,我国参赛运动员表现突出,实力不容小觑,但有部分运动员比赛实况不够稳定、比赛成绩不稳定也还需进一步提高,同时与国外运动员还存在较大差距,冰雪主要体育运动项目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另外,在自由式滑雪、雪上及U型场地技巧、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冬季两项、跳台滑雪,以及冬奥会运动大项冰球、雪车、冰橇等项目的运动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达到奥运会参赛资格,在这些运动项目方面,我国冰雪体育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2.2.2 人才培养分布不够均衡
除了人才培养的地域性不平衡外,目前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在项目组成上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10]。由近三届冬奥会参赛运动员情况来看,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分布不够均衡。目前,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主要集中在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与冰壶项目,其次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与越野滑雪项目,在自由式滑雪、雪上及U型场地技巧、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冬季两项、跳台滑雪项目参赛运动员人数稀少,在冬奥会运动大项冰球、雪车、冰橇、北欧两项等比赛项目上分布也极少甚至没有运动员参赛。
2.2.3 专业人才后备不足
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对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具有突出支撑作用,特别是冰雪竞技成绩的获得,但目前我国冰雪专业后备人才数量并不充足。根据近三届冬奥会参赛运动员及各项目参赛情况,需要重视的是我国冰雪体育专业人才存在后备不足的问题。首先,自第21届冬奥会后,冰球无运动员组队参加,不仅说明我国冰球项目人才需要加强培养,也突出了我国在冰球项目上的专业人才亟待补充的现状;其次,在冬季两项、高山滑雪、跳台滑雪项目上我国参赛人数较少,且历届冬奥会呈现递减的趋势,说明我国在冬季两项、高山滑雪、跳台滑雪项目上处于后备人才不足的窘境;第三,整比我国近三届冬奥会参赛运动员代表团人员构成可以发现,虽然每一届的参赛人数都有所波动,参与项目不断增加,但也必须重视由于新项目后备人才不足的问题而导致的“无以为继”的现象发生。
3 优化冰雪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3.1 冰雪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原则
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应该遵循一定的模式,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由上可知,当前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分布还不够均衡,专业人才后备不足等诸多问题[11]。探析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当前我国冰雪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因此,优化冰雪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管理制度至关重要。为更好地适应2022冬奥会、取得冬奥会成绩的重大突破,尽快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目标,针对冰雪体育竞技人才需求,形成培养模式的优化原则刻不容缓[12]。事实上,只有遵循一定的优化原则,才能高质量保障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最优化。
3.1.1 坚持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方向原则
优化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优化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方向原则。方向原则即培养冰雪体育竞技人才要始终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与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要求相一致。方向原则是保证人才培养效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原则。只有坚持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方向原则,才能准确把握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重点。要提高冰雪体育人才质量,纵深求质,而不是以数量为主,要做到精益求精。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不断增强冰雪竞技体育人才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心理素质、赛场应变能力、抗压能力等各方面素质以提高其综合素质,更要培养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只有坚持遵循正确的方向原则,才能改善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提高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益,彰显我国冰雪体育实力[13]。
3.1.2 坚持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层次原则
人才培养的层次原则突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注重不同层次人才区别,因材施教,因性施教,避免一概而论的统一式、封闭式培养。优化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冰雪体育人才培养的层次原则是改善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后备不足问题的重要原则。坚持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层次原则,首先要区分清冰雪体育在小学、中学、大学、专业队人才的区别,有层次的对不同阶段的人才采取不同的培养模式;其次,对待冰雪体育竞技人才要具有针对性,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与竞技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不能统一以固定的标准要求和考量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第三,要注意不同培养阶段的层次性,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不同培养阶段差异性较大,培养中要求参与人员达到较高的标准或要求,要科学认识和制定每个阶段的培养计划,扎实运动员每个阶段的素质与技能的养成,以逐步提高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水平。
3.1.3 坚持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主体原则
人才培养的主体原则就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尊重人才的主体性、发挥人才的主体性,鼓励人才自主、主动学习与训练。优化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优化其培养主体的学习效果,即坚持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主体不可缺。主体原则是保障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质量、发挥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主体作用、提高我国冰雪竞技体育人才多样性的重要原则。坚持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主体原则,首先就是要在不同培养阶段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冰雪体育运动员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选择,培养环节、培养目标、训练项目与环节等各方面的设置要从绝大多数运动员的实际出发;其次在不同培养阶段中,要不断鼓励和提高运动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着力培养和提高运动员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与习惯;最后是要在不同阶段的培养过程中,努力将运动员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约束自己与集体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互教互学相结合,团结所有运动员,鼓励运动员团结互助、共同成长。只有充分发挥冰雪竞技人才的主体性,才能让其真切感受到从事冰雪体育运动不仅是兴趣,更是光荣。让运动员主动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通过努力不断弥补和提高,才能使运动员真正找到自己擅长的冰雪体育运动项目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3.2 优化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在优化原则的前提下,必须采取一定的优化措施才能真正做到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质量。概括而言,在遵循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方向原则、层次原则、主体原则的基础上,从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制度设计、冰雪体育竞技人才模式构建、冰雪体育竞技人才选拔培养方式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改善和优化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14-15]。
3.2.1 优化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制度设计
良好的制度设计是保障人才培养效益的重要支撑,没有制度的保障任何人才培养的效果都不能充分发挥,冰雪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更少不了良好的制度设计。对于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要优化人才培养制度,不仅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培养训练规律、医疗疾病的相关制度保障,还要加强对执教人员的管理保障,实施奖励、鼓励政策,强化对冰雪体育执教人员的动机激励。另一层面,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优化需要优化相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不以僵硬的陈规旧纪要求运动员,而是鼓励运动员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独立意识;不以标准的分数评价运动员实力的高低,而是根据运动员自身能力的实际与综合表现合理评价每一位运动员,建立科学的冰雪体育运动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不以冰雪体育竞技人才输送数量为冰雪体育运动执教人员的能力的标准,而是以运动员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高低为标准;不以冰雪体育运动执教人员的性别、获奖表现为唯一考量条件,而是以执教人员的教育理念与方法、资历与经验为标准,建立灵活的冰雪体育运动执教人员考量机制。
此外,要优化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中的领导机制。改善以领导要求、领导指示为主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打破领导权威的限制,既重视各级领导的要求,又以人才培养的实际为先,既要坚持党在体育运动人才培养的领导作用,又要注重开发和发挥各级政府、群团、社团组织的力量,还要注重发挥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中各直属机构的领导作用,形成党、政府、群团社会组织、人才培养机构的合力,共同助力优化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除上述制度设计外,还要优化完善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管理制度、课程开发保障制度、训练经费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切实提高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质量。
3.2.2 优化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模式构建
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和决定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组成,要提高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优化当前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模式。首先,要制定科学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明确是培养冰雪运动的专业运动员还是冰雪运动知识的专业人才,又要根据具体实际制定科学明确的培养目标。
其次,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过程。在科学明确的培养目标基础之上的,根据各个不同项目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类型的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过程。专业的冰雪体育运动员的培养过程应为“学前教育—小学—中学—体校/大学—国家队”或“学前教育—小学—中学—俱乐部—国家队”层层递进的过程[16-17],保证运动员在完备的冰雪知识、冰雪运动技能等教育下,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开发运动员的冰雪运动潜能,真正提高冰雪运动水平。对非专业的冰雪运动员人才,例如,对于冰雪体育指导教练、冰雪机械操作人员、冰雪救护人员,其培养过程应是“小学—中学—大学/专业院校”,保证冰雪体育指导教练有过硬的冰雪运动技能和将实践动作转化为理论教学的能力等,冰雪机械操作的专业人才掌握较高的机械理论和机械操作技艺,冰雪救护专业人才有基础的救护医疗知识,有冰雪救护知识与经验等等。另外,不管是专业冰雪运动员还是非专业运动员,都必须要加强基本素质教育,在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过程中要将基本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并重,将基本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设计层层递进的完备的培养过程。[18]
第三,要制定科学的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评价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尺度,只有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形成既涉及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数量,还涉及其质量及品德行为的评价才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多元化评价体系,即要根据不同的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类型设计制定不同的培养评价体系。例如,将培养评价体系纳入日常培养实际,进行常规化的培养评价,进一步保障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冰雪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并予以改正问题以促进其有序反转。
3.2.3 优化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选拔方式
我国的运动员基本都是从冰雪体育国家运动队中选拔优秀选手进行定向培养,这是当前我国冰雪体育人才选拔培养的重要方式。要积极迎战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彰显东道主的大国风范与冰雪体育实力,必须优化这一人才选拔培养方式。第一,要打破国家队为主的选拔方式,大力吸收各个省队、冰雪体育俱乐部等国家队以外的冰雪体育组织中有潜力的精英运动员,拓宽迎战2022年北京-张家口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择渠道,增强我国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的实力与选拔经验。[19-20]第二,要打破以冰雪体育运动员为主的选拔方式,要注意吸收在帆船、水球等水上项目,体操、艺术体操等技巧项目,甚至篮球、棒球等球类项目以及体能类项目中有冰雪体育运动爱好、潜力与素质的优秀运动员及后备人才参与训练培养,增强冰雪体育竞技人才选拔培养的多样性,创新我国冰雪体育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方式。总之,要大胆创新冰雪体育人才选拔方式,既提高我国冰雪体育运动人才培养质量,又拓宽我国冰雪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择渠道。
4 结语
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对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对我国冰雪竞技成绩的获得都至关重要,2022年冬奥会背景下,如何优化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模式值得思考。一方面需要明确当前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现实情况,准确判断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冰雪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原则,即揭示新时代下冰雪体育竞技人才不同于一般性体育人才的培养原则,不同于早期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方式。此外,为优化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措施,应该聚焦于制度、培养模式重建以及选拔方式的创新三个层面,以现实性推进我国冰雪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进程,提升其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