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2018-11-27张菊红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张菊红

摘要:积极心理学提倡关注人的积极的主观感受和情绪体验,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美好心灵,重视发掘人自身的潜能,培养积极健康的人。在我们的教育现实中,中职生属于备受家长和老师冷落的群体,导致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自卑、懒惰、逃避选择等负性情绪。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的理念,为生活和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提供一些教育思路,帮助学生感受幸福,为其以后的人生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28-0026-01

积极是一种良好的情绪和态度,积极的情绪和品质能使人确定目标,增强力量,勇于面对困难,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理念,帮助收获幸福。如何通过培养积极的品质和态度来提升幸福感,正是积极心理学关注的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心理学只关注于人的消极的方面和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为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领域。

1.学生的自控能力差

中职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冲动,在跟同学的相处过程之中,彼此的一点小误会或小摩擦会使他们表现出较愤怒、悲观的情绪,容易产生过激行为。由于受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喜欢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善言词和表达,人际关系冷淡,与大集体难以沟通和相融,拉开距离,因此大多数欠缺团体合作的意识。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缺少规划和管理,找不到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目标,甚至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不主动争取机会,害怕面对失败,胆小、自卑,逃避问题。在学习上,没有找准自己的方向,对家长存在依赖心理,对于学习的问题采取退缩的消极应对态度,不敢主动参与竞争。由于人生方向的迷失,学生常觉得人生没什么意义,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缺乏自信心,常以悲观的心态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未来!也使得他们一般都具有比较浓厚的悲观失望的心理。

2.注重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积极心理学非常注重人的主观上的感受和体验。在教学、生活上要注重形成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在日常的心理教学和交流中,多鼓励学生回忆过去学习中快乐、积极的事件,转变学生的不良的情绪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充满正能量,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同时可积极开展活动,吸引学生参加活动,内容活动可包括:角色模拟、表演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解自我和别人,体验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对自身学习充满信心。生活人际方面,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正确地自我认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积极心态,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和朋友们、同学、老师、家人各种交往中体验到快乐。

3.注重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

在开学之初,学生就要明确认识自我、矫正错误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渗透积极的心理理念,发挥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理论、幸福观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和同情心。学生通过课程和活动的参与,培养自己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做个坚强乐观的人。课程方面,学校的心理健康课,可增加积极心理学相关理念的学习,可开设积极心理学选修课程,鼓励学生学习积极心理学,同时配套相应的心理训练课,以巩固所学的有关知识,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从而转变成个体的良好的心理品质。生活方面,教师应在学生入学之初,需要从多种途径入手,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优势,注意倾听学生的真实的内心想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能根据每个人学生的特质和个性多鼓励学生参加适合自己性格特征的班级活动和学生社团活动,快速融入班集体,在集体中找到属于自身的存在感和归属感。

4.注重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

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学校的影响,也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品质,要结合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多方的力量,要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以及通过家庭的教育,社会资源的利用,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教学方面,要建立起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相结合的积极的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对于不敢表现自己的学生,要给予耐心,为学生设定发展性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只要學生有所进步,就给予表扬,并告知家长从而建立起自信。在课外辅导中,要注意养成学生好的学习习惯,用激励机制督促学生,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精神活力,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鼓励和欣赏学生的思想闪光点,多开展活动,满足学生好奇。中职学生的教育中应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有助于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生活方面,家长和老师们的情绪,很容易会带来学生的负面情绪,应多给学生积极暗示,从积极的视角看待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改变学生依赖家长解决问题的不良行为,学会寻求自己的积极力量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易成为问题学生,不仅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也限制了学生自我的完善。因此,有必要基于教育的基本特色,运用积极心理学对中职问题学生予以适当的干预。

参考文献:

[1] 张革新,陈玉方.积极心理学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学子,2010(13).

[2] 刘志伟.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1(24).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