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孩童意象探微
2018-11-27李燕华
李燕华
【摘要】“意象”由意和象组成,立象以尽意。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第一次提出来的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意象”,指的是一切悟彻人生的艺术家能运用笔墨描写想象中的景象。“孩童”作为人物意象也常常出现在很多诗人的作品中,因为其纯洁无暇、天真烂漫、悠游自在,可以让诗人感受到宁静平和、返璞归真的象外之趣。
【关键词】意象;孩童;返璞归真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诗人在作品中寄托丰富的情感,有的直白,有的隐逸,所以常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而这里的“景”和“物”就是“意象”。明朝李贽《童心说》中写道:“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是的,童心是绝对不掺假的纯正的心,这是人生初始阶段的本性之心。刘禹锡在《伤往赋》中也曾表达出对纯真孩童的喜爱——“诚天性之潜感,顾童心兮如疑”。诗人喜爱孩童也艳羡孩童,在他们的笔下孩童是“学垂纶”的“稚子”,是“撑小艇”的“小娃”,是松下的“童子”,是“短笛无腔”的“牧童”,亦是“怡然自乐”的“垂髫”。
一、以孩童为主体,咏少时欢歌
古诗词中写孩童的诗不多,而以孩童作为描摹主体的就更少,所以显得尤为可贵。诗人或描绘儿童游戏场景,或叙述稚子生活趣事,在展现童真童趣之余,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孩童的喜爱,以及对自己少时生活的怀想。
(一)画像叙事显童真
白居易善写叙事诗,《池上》是其叙事诗中为数不多的一首以孩童为描述主体的小诗。诗人在诗中叙述了一件小娃“偷采白莲”而又“不解藏踪迹”的趣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诗人对“小娃”的喜爱跃然诗间。画像高手还有胡令能,他的那首《小儿垂钓》脍炙人口,不加任何修饰,稚子“蓬头”,“莓苔侧坐”,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与之可以媲美的还有唐朝施肩吾的《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小女孩学着大人拜月,只学其形,未解其意,幽默滑稽之感即由此产生。“小大人”的形象既逗人而有趣,又纯真而可爱。
这类以歌颂童真为主题的作品,可以追溯到晋左思的《娇女 诗》。该诗用铺张的笔墨描写了两个小女孩种种天真情事,只就一件情事写来,以概见幼女的全部天真,甚而勾画出了一幅笔致幽默、妙趣横生的风俗小品画,以高超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两个女儿幼年逗人喜爱的娇憨,同时也写出了两个女儿令人哭笑不得的天真顽劣,展露了幼女无邪无忌的纯真天性,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本真的生命意趣的向往,感叹人之初生的纯净美。
(二)田园牧歌绘童趣
用孩童意象直接抒情、描绘童趣也是很多诗人常用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法。其中最为突出的如袁枚的《所见》,他笔下的“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继而“闭口立”,从动到静,突然而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又如雷震的《村晚》,那个“短笛无腔”的牧童形象深入人心。这类以“牧童”作为意象的诗给我们谱写了一首首和平宁静又天真自然的欢乐牧歌,所刻画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
当然,更叫人心生欢喜,禁不住怀想幼年的还有高鼎的《村居》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那种与少时同伴“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欢快无忧,那种“急走追黄蝶”又“无处寻”的搔首踟蹰,由眼前景忆起幼时事,无奈时过境迁,只能在诗中咏叹少年欢歌。
二、以孩童为楔体,抒人生情怀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便是偶得之成功,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在不知不觉之中把读者引入了诗的意境。诗中那个“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儿童便是诗人抒情的楔子,诗人以儿童淡淡的一问作为引子,引出了“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悲怆,引出了反主为宾的悲哀,淡淡的一问于贺知章却是重重的一击,哀婉备至,久久不绝。而“儿童”的出现也使得全诗哀喜交加、别有意蕴,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可谓是妙不可言!
如果说贺知章是借儿童感慨久客伤老、人事无常的话,那么贾岛笔下的那个童子则成了诗人暗以咏志的楔体。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而出家,后结识孟郊,又拜韩愈为师,但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期又遭排挤,养成了他孤僻内向的性格,他淡于名利,向往归隐。这首《寻隐者不遇》充分表露了他的心境,短短二十字却又内容丰富,而“童子”作为诗中一个人物意象,则和“青松”“白云”一样是“隐者”的象征,而贾岛和童子的问答体诗句更是独树一帜,他借隐者的徒弟“童子”来表达他对隐士的崇敬,对归隐山林的渴望。
提起与孩童的问答,不由得想起欧阳修的《秋声赋》,虽是一篇辞赋,但文中欧阳修与童子的一段对话却也是耐人寻味。萧萧的秋风在诗人听来是“栗然”,而在童子听来却是自然,童子成了触发诗人感怀的楔子:童子少不更事,明净坦然,而作者身居高位,目睹官场朝政之黑暗心生杂扰。
而欧阳修的学生苏轼在《临江仙·夜归临皋》中也写到了童子:“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借由童子的鼾声映衬夜阑风静,以“家童”涉世未深故而高枕酣睡,引出诗人虽历尽宦海浮沉却渴求心灵自由的洒脱情怀。如果说欧阳修是借“童子”表达对纯净心境的羡慕渴求,苏轼则通过“家童”表现了他对现状的坦然接受。
三、以孩童为载体,讽社会百态
很多时候,诗人因为时世朝政无法直抒胸臆,便会借各种意象来抒发情感,这就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而孩童因为其天性纯真、悠然自得也成了诗人抒情言志、怀古讽今的载体。
(一)嗟无奈折腰之愤
《百忧集行》是杜甫晚年的一首诗,诗的首句没有写忧,而是对年少快乐时光的回忆,却以小儿啼哭索饭结尾,遥想自己年幼时不愁吃穿,而自己的孩子却只能在饥饿中度日,诗人将自己的童心少年和自己的痴儿作对比,哀喜交加,令人心酸。杜甫内心的悲痛愤懑充斥于整首诗中。与杜甫的《百忧集行》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宋代诗人吕本中的《连州阳山归路》,诗中以“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南朝”作喻,以小儿女的不解事,反衬自己的忧思,道出心中无限痛楚。
(二)诉朝政战乱之苦
杜甫的《羌村》三首与“三吏”“三别”等代表作一样,具有高度的典型意义。其中《羌村三首其三》中以一句“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表现出战乱的危害,真实地再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的部分社会现实:世乱飘荡,兵革未息,儿童东征,妻离子散,具有浓烈的“诗史”意味。同样写“安史之乱”的还有李白的那首《古朗月行》,开篇便描绘了一个儿童眼中的“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中“月”暗指“杨贵妃”,也指表面奢华的唐盛世。李白洒脱不羁,初见杨贵妃时惊叹于其盛世美颜,才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才有了“会向瑶台月下逢”,但多年在宫廷逍遥的李白也逐渐看透、贵妃之祸、安史之乱,借此诗表现其矛盾重重的内心,想走却又不忍离去的忧愤之情。
(三)斥小人惑政之恶
《花影》是苏轼的一首写景小诗,实则为一首讽刺诗。因为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故而“几度呼童扫”,却“扫不开”,“童子”作为仆人的角色出现在诗中,但也暗指苏轼。如果说“花影”指祸乱朝政的小人,那么苏轼就是那欲扫影的“童子”,无奈朝代虽有更替,但小人却不穷。
(四)叹百姓生活之辛
元好问曾写过三十首《论诗》,这些诗作是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但他写过的一首小诗《倪庄中秋》却风格迥异,借由自己的人生经历反映普通百姓的艰辛生活。“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以少年不知愁滋味映衬百姓生活之辛。唐朝诗人殷尧藩的《同州端午》,则以“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写出了为了生计背井离乡的奔波之苦。
我国古代诗歌浩如繁星,各类意象俯拾皆是,但每一种意象并非单独存在。“孩童”意象亦是如此,必须将其放入诗作中,通篇品读赏析,才能更好地感受藏在其背后的审美意趣。
参考文献
[1]萧涤非,程千帆,馬茂元,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