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及地理优势分析

2018-11-27张政

东西南北 2018年18期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珠三角优势

张政

摘要: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其经济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地区借鉴。本文简要概述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优势以及地理优势,为后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地理优势

1.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其面积约6000多平方千米,以三水至广州一线为北界,再往东南直至东莞石龙一带。珠三角位于南亚热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较为温和湿润,且全年皆夏、树木常青、气候宜人。珠江三角洲既是地理区域,也是经济区域,但范围略不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于1994由广东省政府首次成立。其发展主要是由于邻近香港且香港一直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主要投资来源。从狭义上讲,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江门和肇庆,而大珠三角也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值得我们潜心学习和研究。从1980年到2003年,珠江三角洲名义GDP年均增长率为20.52%,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为13.92%。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7,261元,相当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2012年珠三角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万元、2013年突破9万元、2014年突破10万元、2016年突破11万元大关,达11.43万元。按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7205美元,并且参照2016年经合组织的最新划分标准,已达到高收入水平标准[1]。

2.影响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研究外商直接投资、政府职能、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人力资本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着重对珠江三角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

珠江三角洲产业具有很具优势的“六高”特点:高产出增长、高市场占有率、高要素投入、高行业结构、高外相依存、高聚集水平。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土地资源的逐渐稀缺与外来劳动力的减少等问题日益显著,其生产成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原本的传统优势难以维系,这些状况导致了外商后续投资的不断减少、商品竞争力及国际市场占有率的的不断下降、地区生产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放缓等一系列新涌现出的问题。同时,随着郊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常住人口的增加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改善需求越来越高,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原本具有高产出效益的传统工业却变为城市扩张一害,这些落后的产业占据了城市大量工业用地或发展后备用地,不仅难以提供相匹配的产出,相反,却成为了城市的主污染源。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成为珠三角各市面临的普遍问题[2]。

为了应对这一系列问题,珠三角地区做出了一系列产业结构上的变革: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选择效益更高、占地更少、所需劳动力较少且具有广大发展前景的产业优先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断优化外资结构,推进内部产能转化,引入相应的激励政策;大力发展具有较强工业辐射驱动力和技术溢出能力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化升级。2016年,珠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8,880家,比2015年增长78.8%。深圳和广州领先,分别达到8037和4744;广州、东莞、中山等城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100%以上的快速增长。在“创新驱动”的强大引擎下,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迅速提升。2016年,广东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55,558件,是2015年的1.5倍;全省发明专利38,635件,增长14.8%;PCT专利申请数量继续高速增长,全省达到23,572件。2016年,珠三角地区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达到88.4%。珠三角积极开展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吸引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向珠三角地区转移技术水平较高且增值率较高的加工和制造环节。

3.珠江三角洲地理优势分析

(1)地形优势经济地域上的三角洲多为平原地形,周围多低山,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海拔较低,十分利于城市的发展与扩张。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城镇化率、非农业用地占总土地比是三大城市群中最高的。

(2)航运优势珠江三角洲地区内河航运与海運都很发达。内河航运得益于地区内众多流量充沛的水系,珠三角地区年降水量大,河流补给量大,且水网密集。珠江为省际河流,上游支流众多、流域广阔且无结冰期,可全年通航,是我国航运量第二大河流,航运价值大。

(3)环境优势珠三角紧邻香港、澳门,有利于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区域内协作,形成产业优势互补的格局。同时可以利用香港来拓宽国际贸易交流平台,提高珠三角开放程度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对升级内部产能、提高生产效益、提高外贸利润具有积极影响。同时珠江口面向东南,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是海外华人投资的首选热门,有利于外贸的引入与对外投资,为国际贸易流通提供方便。

结语

本文通过对珠三角近年来面临的经济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结合珠三角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其一要达到经济持续增长,必须淘汰落后的旧产能,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其二必须要制订正确的指导政策,鼓励新兴经济的发展,重视民营经济,提高经济活力;其三必须要结合自身地理条件,在尊重并利用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飔婷.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口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J].对外经贸,2012(7):30- 32.

[2]叶玉瑶,张虹鸥,许学强,等.珠江三角洲建设用地扩展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关系[J].地理研究,2011,30(12):2259- 2271.

猜你喜欢

珠江三角洲珠三角优势
明代珠江三角洲的养鸭业与养鸭开村传说
港珠澳大桥驱动下珠江两岸经济关联格局演变
画与话
珠江三角洲湿地污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会展行业鼓励性政策研究
珠三角,2012
交锋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