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劳动力短缺背景下校企合作成效现状分析与政策

2018-11-27于赫

东西南北 2018年18期
关键词:成效校企合作

摘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如今,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企业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专业性人才。校企合作具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优势,是最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创造了平台,极大缩短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期,降低员工培训和劳动成本。在劳动力短缺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成为高校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劳动力短缺为背景,对校企合作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双方深度合作相关建议。

关键词:劳动力短缺;校企合作;成效

2015年,教育部发布校企合作计划,确立了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高校院校合作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通过集团化办学、订单式培养及顶岗实习等方法开展校企合作。但当前校企合作尚停留在较浅层次,合适方式形式化,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1.基于劳动力短缺背景下校企合作成效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劳动力短缺现象愈发突出,从人力资源总量来看,我国人口资源素质具有较大提高,但整体文化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我国人才结构不合理,热门人才过于集中,如教育、卫生等,而高新技术、复合型创新人才则少之又少。在此影响下,高校采取校企合作方式培养人才,取得了不错成效,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详细来说:一是政策制度不完善,政府对校企合作缺乏有力指导,经费不足致使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同时,政府主导力度不够,各部门分工不明确,影响校企合作实效性的发挥[1]。二是认识度不够,一些院校对于校企合作本质及意义认识不足,很多都是为了合作而合作,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导致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企业实际需求,态度与观念亟待转变。三是参与度偏低。部分企业认为校企合作对自身积极作用并不多,且缺少激励机制的支持,参与度并不高。加之深层次合作势必要企业投入大量经费,企业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并不愿意投入成本,且碍于学生安全责任,对合作望而却步。

2.基于劳动力短缺背景下校企合作策略

2.1转变合作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力,观念的转变对于校企合作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和企业是合作的两个必不可少的主体,院校转变观念的同时,企业也要积极转变理念,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指导,与企业保持沟通和联系,引导企业参与学校教学,并在组织机构、人员配置等方面进行强化,避免合作流于形式。在劳动力日益短缺背景下,企业也要认识到吸引人才的重要性,重新审视与院校的合作,成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

2.2完善相关政策

以立法形式制定合作规章制度,明确双方权责,能够为双方深度合作做好铺垫。实践中,制定合作经费政策,确保双方不会因为资金投入而影响到自己,解决后顾之忧,以此来调动主体积极性。同时,完善激励奖励制度,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企业提供更多便利,针对与院校合作的企业,尤其是贡献突出、先进单位给予奖励,让更多企业认识到校企合作对自身的促进作用[2]。再者,地方部门组织新闻媒体,对校企合作相关事例进行大力宣传,使得校企合作得到全民支持,为双方合作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从而促进合作朝着深层次发展。

2.3建立管理体制

目前,在劳动力短缺影响下,院校和企业对于合作的积极性都不高,故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在统筹下针对当前人才培养现状建立高效合作模式,实现双赢目标,以此来相互协调。院校要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在合作过程中主动协调和解决问题,以此来规范双方行为,根据教学进度开展外联工作,主动寻找合适对口企业,以此来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企业方面要保持较高的热情,积极接纳实习生、教师,为师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让学生直接接触一线工作,为日后在院校与岗位之间的顺利过渡提供做好准备。校企双方只有深入合作,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效益,进而主动参与其中。

2.4拓展合作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劳动力短缺形势愈发严峻,院校要根据自身用人需求,制定详尽的培养计划,优化现有教学体系,为企业培养和输送更多专业对口的高级人才,推动行业发展。同时,根据行业特点在用人高峰期时安排顶岗实习,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深造服务。企业生产基地在淡季时,可以为院校教学提供便利进行实地教学,以此来巩固和稳定校外实训基地。长此以往,将企业与院校利益整合到一起,真正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结论

综上所述,在劳动力短缺背景下,校企合作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对策。校企合作作为院校加强技能积累的有效手段,在人才培养黄金阶段,要努力克服双方合作进程中的各类问题。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实施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合作。同时,院校要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明确双方职责的同时,协调二者关系,加强科技创新,确保校企合作能够稳步开展,从而促进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尽快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

参考文献:

[1]钟利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的内涵、模式及机制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17(01):10- 13.

[2]陈家颐,万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的动因与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01):111- 113.

作者簡介:

于赫(1986年—),女,汉族,硕士,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基金项目: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创新发展基金项目《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视角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之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号:长旅创新发展基金项目2017[22]号。

猜你喜欢

成效校企合作
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实践应用探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