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研究
2018-11-27王健
王 健
随着高校“阳光体育”的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而俱乐部教学是当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指导思想上注重“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开设多个体育项目,满足不同兴趣爱好、技能层次的学生需求,体现参与锻炼的自主性、自觉性。在教学目标上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的,注重体能提升与兴趣培养相结合,通过设置多种体育项目,丰富学生的课程选择,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沿革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教育理念不断变化、提升的产物。初期我国体育教学理念是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这种教育思想下,学生在学习项目、形式、内容上,只能被动接受教学,这既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体育技能的掌握。后来开始有专项体育课,主要是根据体育类别分为各个专项。相比以前统一的教学模式,开始关注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学习自主性,但受教育理念、场地器材、人员配置等条件影响仍不能很好的体现学习自主性和兴趣需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第九条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1]。应该说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提出正是契合了“三自主”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这种改革思想的指导下,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实际体育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近年来,随着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普及开展,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将依靠自身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发挥更大的作用。
2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2.1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问题
2.1.1 教学指导思想不统一,导致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混乱
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必须建立在统一的指导思想之下,不同的指导思想必然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2],导致体育教学混乱。高校体育教学若一味的迎合学生兴趣爱好,而忽视体能训练,必然导致体育课娱乐化趋势,这不利于学生体质增强。反之,若过分强调基础教学,不注重兴趣培养,就会挫伤学生积极性,也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不利于终身体育的养成。
2.1.2 传统教学观念束缚,原有教学模式难以打破
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拥有绝对权利,学生处于客体地位,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和模仿,这种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很难在短期内转变。而新教学大纲提出注重学生体育兴趣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这与现实教学活动存在冲突。
2.1.3 体育教师素质亟需提高
俱乐部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组织教法也要新颖。技能教学中既要有清晰明了的理论讲解,又要有标准规范的动作演示,这对于新老教师都是一个严峻挑战。受传统教学模式和固定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接受新教学模式时不适应。
2.2 “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2.2.1 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促进社会化发展
以体育俱乐部形式、重视课内外一体化的高校体育教学是一种符合当前高校体育培养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符合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3],同时又契合了“三自主”的教学目标。因此,俱乐部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参与锻炼的意识,提升了体育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俱乐部教学模式还有严格的教学秩序,讲究团队协作、遵守规则、忠于职守、崇尚荣誉,而这些都是人格健康和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因此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化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2.2.2 掌握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大多数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无法进行较为系统的体育锻炼,只是通过体育课学习,对某些运动项目产生兴趣。而进入大学后,体育俱乐部教学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育兴趣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一步发展,变为自己的爱好、特长项目,使之终生受益,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2.3 促进教学管理,提升教师技能水平
俱乐部教学模式对体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师生考核等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规划。由于引入了学生自主选课的竞争机制,体育教师可能存在选课人数不足的现象,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积极钻研,不断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适应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要求。
3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构建
3.1 基本构架
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架可总结为:四位一体,分层设置。“四位一体”是指构建课堂教学、业余训练、课外活动、运动竞赛“四位一体”的体育俱乐部课程教学平台。分层设置是指根据学生技能水平分为初、中、高三级,将体育技能较差的学生划为初级会员,主要目标是培养体育兴趣,强身健体。将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划为中级会员,主要目标是提升专项技能,培育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将运动能力突出,身体素质优异的学生划为高级会员是,其目标是参加各类运动竞赛,为校争光。对于初、中、高三级会员的划分笔者认为应结合学员自主报名和教师选拔考核两种方式进行。这种“四位一体,分层设置”的基本构架既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又能为体育竞技培养专业人才。
3.2 组织结构构建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既要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支撑,又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组织结构,减少组织构建中的成本支出。根据俱乐部教学模式职能的要求可以将其分为教学组织、后勤组织、外联组织、宣传组织四大类别。教学组织是重中之重,应由分管校长、体育部主任、俱乐部负责人、体育教师组成,依靠学校教学组织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外联组织主要负责赛事管理和联系,以及外聘教师的沟通与协调,可以依托学生社团组织承担。后勤组织的职能主要包括后台选课信息系统的维护、日常学时记录统计、考核成绩数据整理,可以依托学校计算机数据平台系统进行。宣传组织可依托学校宣传组织和平台宣传各俱乐部的组织教学、课程设置,促进选课均衡,对内提高学员认知度和教师接受度,对外提高学校知名度。通过四大组织的相互协调配合,保障大学俱乐部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3.3 教学管理模式构建
体育俱乐部教学管理模式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使教学管理更加高效、自觉。对教师而言,改变原来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使教师由被动管理走向主动自觉管理,使自己业务提升与发展紧密联系[4]。对学生管理主要是引导教育,由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上课时间、授课教师,每学期达到体育教学规定的课时量,鼓励发展一项体育特长。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管理上实现了教师管理的自觉化和学生管理的自主化,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4 课程设计模式构建
体育部根据体育项目特点分为若干体育俱乐部,俱乐部的教学内容体现在体育教学、课余训练、课外活动、运动竞赛四个方面。俱乐部教学依托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课程可采用“套餐式学习方式”,由体育教师根据制定的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课余训练、课外活动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可采用“菜单式学习方式”,由教师安排训练、专题讲座、比赛等形式的个性化学习。课余训练是针对于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学生定期组织训练,以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和运动能力。课外活动是各俱乐部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场地设施,提供必要器材,以培养体育兴趣,锻炼身体为主要目的。运动竞赛是为参加某项赛事活动而组队,由俱乐部负责人制定训练计划,组织训练,为学校争取荣誉。
3.5 评价考核体系构建
在考核方式上,俱乐部教学考核区别以往传统评价模式,从学生(俱乐部成员)和教师(包括专职体育教师、外聘体育人才、学校助教)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考核。对学生考核以学分的形式进行,要求其获得相应体育学分,体育学分由体育必修学分、选修学分、活动加分组成。完成教学课程内容,且考核通过,即可获得必修学分;参加规定学时的体育课余训练,即可获得体育选修学分;参加运动竞赛即可获得体育成绩加分,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参考条件。
对教师的考核主要是教学成果检验、专家听课评价、学生评价三方面。教学成果检验主要针对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和参加各类体育竞赛成绩来进行核定计分;专家听课主要是聘请教授听课,根据教师在课堂组织、讲解、教法等方面进行评定,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学生评价主要是利用网上选课平台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学生体验等进行测评。
4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4.1 体育俱乐部教学边缘化
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下降,一些指标甚至不如中学生,状况令人担忧[5],学生身体素质的倒退,是长期以来体育教学边缘化的结果。高校对体育的重视更多的体现在形式上,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甚至出现“刷学时”、“补体锻”的现象,这违反了体育教学的初衷,加之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关注不够,导致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边缘化。因此,体育俱乐部教学要走出“边缘化困境”,应当以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出发,找到体育与文化教育、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俱乐部教学模式、学生兴趣和体育实践的切入点[6]。
4.2 体育俱乐部教学娱乐化倾向
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教学内容虽然丰富多彩,体育项目选择余地也很大,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却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导致体育课弱化竞技性,侧重娱乐性,无法保证学生基本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致使学生体质不升反降。因此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应注重兴趣培养和提升体质,设置规定性和导向性的体育课必选项目,协调好俱乐部教学的“竞技性”和“娱乐性”功能。
4.3 体育俱乐部教学资源配置不均化
体育俱乐部教学可能存在某些俱乐部人数较多,导致师资、场地、器材等资源紧张,而另一些俱乐部人数较少,出现资源紧张和闲置并存的现象。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针对较为冷门的运动项目加强宣传,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同时教师要加强专业素养,提升教学水平,增强课堂学习乐趣。体育俱乐部在开课人数上要加以限制,以发挥体育资源效益,保证教学质量。
4.4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社会化道路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通力配合与协调才能发挥出最佳效益[7]。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而言,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而目前高校体育设施、经费普遍不足。因此,体育俱乐部教学应整合学校资源,同时在师资、场地设施的选择利用方面走一条学校和市场结合的社会化道路,加大对外联系和宣传,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
[1]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2002-08-0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201001/80824.htm.
[2] 邓小兰.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中的应用---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4,29(6):135-137.
[3] 刘志敏,凌青东. 我国普通高校以体育俱乐部形式进行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6):100-103+107.
[4] 邱毅.大学体育课采用俱乐部式分项教学实践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6):116-118.
[5] 湖南招聘网.大学,别让体育教育教学边缘化,[EB/OL].http://www.hnz.com.cn/html/20151214135043.html,2015-12-24.
[6] 盛怡,杨洪,缪律. 美国大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启示——以布莱恩特大学为例[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6):90-94+100.
[7] 纵艳芳,童锦,贾爱萍. 安徽省普通高校实施体育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安徽财经大学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4):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