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自信问题的思考
2018-11-26金磊
金磊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剖析了文化自信不足的主要原因,提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途径:坚持一元指导;增强主体意识;提高开放水平。唯此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 文化自信;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信”是十九大报告中文化部分的一个关键词,要做到“四个自信”,首先要做到文化自信。对文化自信问题认真进行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1、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文化自信不仅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反复提及,而且被写进了新修订的《党章》,从而使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一跃而为十九大的“四个自信”,这既是十九大的新提法、新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发展的新成果。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彰显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对于文化安全来说,当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與意识形态的冲击,而文化自信能够使整个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得到极大增强。
2、文化自信的核心
在2014年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总书记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精神清醒的自觉、坚定的认同、执着的追求和传承创新,价值观自信则是文化自信最深层的内核和灵魂。美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与劳伦斯·哈里森编写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一书,突出强调文化与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它是人们观察世界、思考人生、区别善恶的依据和向导。[1]价值观在文化体系中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它在文化体系中的核心意义,也使得价值观自信成为文化自信的核心。
二、文化自信不足的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党中央十分关注并重视文化建设问题,人们的文化自信也空前提高。但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没有完全跟上物质文明建设的总体步伐,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仍相对滞后,人们的文化自信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高度的文化自信”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造成文化自信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文化的两次封闭导致文化的发展滞后
近代文化的第一次封闭,开始于清朝以来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文化缺乏吸收与借鉴,使得文化开始固化,导致文化的发展滞后。而经历鸦片战争后又面对西方文化的涌入,是导致文化自信丧失的历史原因。文化的第二次封闭,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当时的国际形势限制,中国一直被西方封锁,建国初期与前苏联友好,后来中苏关系也恶化了,就陷入了文化封闭。而任何国家文化的封闭,远离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都会导致自身文化的僵化和落后。
2、对传统文化的两次否定导致文化的主体性不足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精神文化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由文化认同问题所带来的文化主体性失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从刚开始的“国民性批判”发展到了后来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批判,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危机日益严重。1966年开始的“破四旧”,查抄毁坏书籍文物,对传统文化是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和人们的信仰、精神道德是一次空前摧残,并造成了许多人对文化主体的迷失。
3、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盲目崇拜
从近代以来,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文化上交融交流交锋越来越显著,中国文化也受到了西方意识形态、文化的强烈冲击和挑战。由于在文化传承方面历史欠账较多,改革开放以来,有一部分人一味崇拜西方文化,对西方国家的节日、饮食、娱乐、生活方式等推崇备至,“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的思想在一些人中颇有市场,甚至国际化、全球化被等同于西方化,“言必称西方”,这些都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
三、坚定文化自信的途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而进一步提升文化自信,必须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一元指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深层次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思想领域对西方文化的借鉴,是一种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中西文化融合,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有许多相契合的地方,是其深刻的文化原因,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含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辨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也一直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不是中国文化的危机,而是给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带来了生机,它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但并不否定也不能代替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它为思想基础的文化,党从一诞生就举起了这面旗帜,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重新树立起文化自信,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理论成果,孕育了革命文化,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前进的根本指针。因此,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始终保持文化的先进性。
2、增强主体意识
(1)坚守文化立场。2017年初,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些经数千年积淀、凝炼、提升并传承下来的价值观念,合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超时空的普遍意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对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这种继承是一个立足于现实,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可以为今天所用的东西,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对世界的和谐与进步,也将做出独特的贡献。
(2)弘扬民族精神。一个民族要实现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延绵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必须对民族文化进行准确的定位,认真研究、挖掘和提炼其精髓,并加以弘扬。在文化制作和宣传方面,都应该倡导和守护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价值,传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要在价值层面推介中华民族文化和思想观念,使人们全面认识中华民族文化,全面认识中国。辉煌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一直引领中华文化生机勃勃地发展,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信。
3、提高开放水平
中国文化通过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是实现自身进步和发展的必要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中国特色”,并不是彻底拒斥外来文化,[3]而是在对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的吸取、借鉴中产生新的意义转换与文化创造,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尽快形成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另一方面,深入提炼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突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核,真正把那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世界。
【注 释】
[1] 方克立.方克立文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文化自信之核是价值观自信[J].求是,2014(18).
[2] 曲慧敏,韩玉贵.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几点思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 黄佳彤,卜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几点思考[J].知与行,2017(9).
【作者简介】
金 磊(1971—)男,上海人,硕士,中共泰安市泰山区委党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