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仿生元素在服装面料再造中的应用

2018-11-26戴露

商情 2018年47期

戴露

【摘要】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仿生设计成为一种新型的服装设计方法,为服装面料再造领域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源泉。本文阐释了仿生设计的概念,从形态仿生、意象仿生、肌理仿生、色彩仿生以及用途仿生等五个层面,探讨仿生元素在服装面料再造中的具体应用,以供借鉴。

【关键词】服装面料再造;仿生元素;自然生物

引言

仿生元素借鉴了仿生学中的相关概念,并与设计学有关理论结合,其在服装面料再造中的应用主要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灵感,借鉴自然物的形态、意象、肌理、色彩等特点,遵从自然规律,同时还彰显出绿色环保的生产理念,引领了现代服装设计领域的新风尚。

一、仿生设计的概念

仿生设计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以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色、音、功能、结构等为研究对象,有选择的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特征原理进行设计[1]。以此同时,它还融入了仿生学领域相关技术与研发成果,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新的原理与思路,不仅在服装形态与艺术风格上进行创新,还在意识形态与实用功能上强化审美特征与精神层面的追求。

二、仿生元素在服装面料再造中的具体应用

(一)形态仿生

形态仿生顾名思义就是将生物的形态与形象借助服装面料予以直观再现,主要分为具象仿生与仿物两种。

一方面是具象仿生,直接從自然环境中取材,模仿动植物的外在形态与结构特点,致力于最大限度还原生活中存在的实体形象,表达出设计师寄托在自然中纯天然事物身上的审美理想,具有直观形象、富有亲近感的风格特点。在服装造型上,具象仿生并不刻意追求完全模仿生物的原有形态,主要是致力于展现出其固有的特征与风格韵味,并与人体结构相匹配适应,起到修饰身体形态的作用。例如在胸部位置增添荷叶边,达到饱满的视觉效果;在腰部装饰个性化、外表夸张的蝴蝶结,弥补腰部线条不足的缺陷等。从图案角度来看,豹纹、斑马纹等图案为具象仿生设计中经久不衰的代表图案,既具有前卫的时尚感与流行感,又能够突出入们对自然的亲近感与归依自然的夙愿。以Dior品牌于1953年推出的郁金香型女装为例,该系列服装的造型借助圆润流畅的肩线、胸线、袖线等线条处理,描绘出郁金香花朵的轮廓,在腰部连接位置塑造成花茎的形态,生动形象的勾勒出现代女性姣好的身姿与曼妙的曲线,而郁金香的形态又使女性散发出清新的气质,充当了仿生结构设计潮流的引领者。

另一方面则是仿物,不同于具象仿生,仿物主要是再现山川河流、斗转星移等空灵神秀的自然景色,模仿这些有形自然物质的风格。仿物设计带有鲜明的抽象主义风格,将自然中各种物象的结构特点与视觉特征利用几何形状进行抽象概括。由于自然物象并非由点、线、面组成的实体生物,因此需要设计师运用切割、组合以及对比等方式,高度抽象的提炼出简约利落的形象与结构,其作品形态能够良好的反映出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将纯粹的借鉴模仿升华为一种单纯明朗、简约灵动的款式风格,凸显出现代服装设计服务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本质[2]。以保罗·波烈于1906年推出的La Vague系列服装为例,他借助风的灵感运用废弃的绢布片进行服装设计,以缠绕的形式塑造出风的无定型特点,整体服饰在形态上呈现出飘逸、宽松、舒适的形象质感。

(二)意象仿生

意象仿生与仿物在设计方法上类似,也运用了抽象概括、变形夸张、延伸等方式提炼出自然物的本质规律,借助不同服装风格、创作技巧、服饰面料以及体态结构等塑造出自然物的美感。但与仿物不同的是,意象仿生主要强调写意,借助具体服装设计传递出自然物在精神层面上的内在美与意境美。意象仿生对于设计师的生活经验与情感认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致力于通过服装传递出一种灵魂的表现力,能够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力。以褶皱系列服装为例,该服装经由日本知名设计师三宅一生创作推出,其设计理念借鉴了自然山水所传递出的意象特征,同时又带有显著的日本茶道文化特色,借助棉麻等纤维织物凸显出海岸、天空等景观的内在美感,通过平面裁剪与细节处的褶皱堆积塑造出良好的人体结构质感,整体服装呈现出舒适随性的风格特点,进而传递出带有东方禅意、东方哲学思维的风格特点,引领了现代审美潮流。

(三)肌理仿生

肌理仿生主要是模仿自然生物在外表形态上的纹理特征,传递出动物、植物的肌理形态特点。通过设计师对于自然中千姿百态物体的细致观察,将其肌理特点作为灵感源泉,激发设计师的想象力与创造思维。具体来说,肌理仿生主要是借助不同的服装材料,依照原物体在外表上呈现出的组织结构、质地纹理等特点,通过不同的设计手法与表达语言将物体的肌理形态予以再现,使得设计出的服装作品能够生动形象、直观的传递出设计师在其中倾注的审美意蕴。以日本知名服装设计师川久保玲的服装设计为例,她的作品灵感通常源于自然,借助面料再造的手法使服装作品带有显著的材质与纹理特征。她的2013年秋冬女装系列便生动的传递出肌理仿生的设计特点,借助重叠、抽皱、剪切、3D立体成形等技巧模仿花朵的自然形态,整体服装带有很强的立体质感,呈现出一片盛放的花园景观,进而为人们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感与审美享受[3]。

(四)色彩仿生

色彩仿生即借助色彩进行服装面料的再造设计,自然界中的动植物通过其各具差异的色彩用以与其他物种进行良好的区分,同时也可以借助颜色的类同促进各种动植物更加融洽的交织汇集成一个整体。色彩仿生主要借鉴了自然界中各种天然形成的色彩搭配,许多色彩直接引用了自然界中的物体进行命名,例如以自然植物水果命名的枣红、柠檬黄、草绿色等,以生物命名的珊瑚红,以宝石矿物质命名的孔雀石绿、铁锈红、古铜色、赭石等。色彩仿生通过在自然界中寻求斑斓的色彩进行面料再造设计,结合不同的设计目的、设计需求选取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彩,借鉴自然界中色彩搭配的方式与功能,为服装作品赋予了强烈的自然色彩与和谐特点,提升了服装作品的审美意蕴。以法国设计师让·保罗·高堤耶在2014年春夏时装秀中推出的服装设计作品为例,这场时装秀将蝴蝶作为主题,借助形态仿生的方法赋予服装以蝴蝶的外观形态,服装整体呈不对称裁剪,各种面料松紧有度、疏密结合,还在细节部分添加了羽毛、透明纱等材质进行重叠设计,进一步塑造出蝴蝶轻盈灵动的体态特征。同时,还运用了色彩仿生的设计手法,仿照了天堂凤蝶、爱情鸟峡蝶、波绿风蝶等蝴蝶品种所呈现出的色彩特征,包含湖水蓝、森林绿、秋香绿、海军蓝、宝石蓝以及青紫色等多种不同色彩,借助渐变、透叠等手法将不同色彩予以排布设计,赋予整套服装以斑斓梦幻的意境特点。

(五)用途仿生

用途仿生主要是出于面料创新的视角,着重凸显出服装设计所传递出的功能效用。伴随现代科技的进步,各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面料层出不穷,人们在观察自然的过程中着意到自然生物的趋利避害天性,能够在面对危机与伤害时启动防御功能,成为仿生领域研究的重点。用途仿生主要是仿照动植物的皮层组织结构特征,其服装材料能够起到帮助人体调节适应环境变化的功效,例如防寒、保暖作用等。以美国杜邦公司发明的四道沟聚酯纤维为例,其设训鲤念源于珊瑚的形态特征,借助工艺技巧的改良设计出异形截面的高导湿快干纤维,该面料能够借助芯吸功能快速将人体皮肤上的汗液传导到面料表面蒸发,增加了服装的透气性与呼吸感,增添了服装的附加价值。

三、结论

总而言之,仿生元素在服装面料再造中的应用为服装设计领域拓展了新的渠道,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面料为穿着者带来的舒适感,还能够有效改善其结构功能,满足现代入对于服装设计的高品质需求,进一步促进服装行业多重价值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丁晨,熊欢.浅析仿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4,27(4):149.

[2]牟娃莉.仿生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与应用[J].装饰,2013(4):86-87.

[3]吴训信.面料再造仿生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纺织导报,2018(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