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与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的协同思考
2018-11-26冯方
冯方
【摘 要】 本文以教育资源最为薄弱的鄂西少数民族山区为例,概述了教育“精准扶贫”与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的时代价值,论述了教育“精准扶贫”与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的理论依据,提出教育“精准扶贫”与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的路径:碰钉子,爬梯子,引路子,搭台子,结对子。
【关键词】 精准扶贫;实践育人;协同
一、教育“精准扶贫”与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的时代价值
1、一种使命,举足轻重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是党和国家赋予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明确了高校培育“时代新人”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交融共生。高校共青团实践育人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面向社会的舞台,投身实践的洪流,摸爬滚打强于冥思苦想,真刀真枪胜过纸上谈兵。
2、一个百年,只争朝夕
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教育作为最根本的“精准扶贫”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发布了《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吹响了“精准扶贫,教育先行;教育扶贫,育人为本”的扶贫攻坚“集结号”。作为教育资源最为薄弱的鄂西少数民族山区,教育精准扶贫更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作用。湖北高校云集,在全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实现省内高校与鄂西少数民族山区教育对口帮扶,体现出高校独特的“扶智”+“扶智”功能,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脱贫至关重要。
3、一个计划,点燃希望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共同组织,从1999年开始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通过公开招募、定期轮换的"志愿+接力"形式,每年在全国重点高校中招募身心健康、甘于奉献、素质全面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到国家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小学承担为期一年的教学工作,从智力层面助推“扶贫”大计。2011年该项目纳入西部计划基础教育专项,18年来团中央共选拔派遣14030名研支团志愿者赴中西部20个省(区、市)200多个贫困县400多所中小学支教。
4、一个意见,指明方向
2015年8月18日,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作为第五次会议后时隔十三年的又一次重要会议,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明确了新形势下做好民族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早在1992年第四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对全国143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实施教育扶贫的意见》,指出国家确定的334个贫困县中,有143个是少数民族贫困县。教育扶贫是帮助和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步伐的根本,是我党教育方针和民族团结大计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
5、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本文立足共青团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活动,以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为目标,以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研究为主线,拓展实践育人渠道,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创新独特育人模式,实现三者间热能激发,势能转换,动能互联。多重意义,多元主体,多种资源,多效并举,多方联动,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共青团西部计划支教和高校实践育人的“系统推进”,也是服务国家大政方针和助推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
二、教育“精准扶贫”与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明晰党中央使命期待,把好政治“风向标”
马克思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新境遇产生新矛盾,新要求催生新发展。传统的思政理论无法彻底回应“培养时代新人”的实践诉求,理论创新已迫在眉睫。
2、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澄清新时代育人重点,牵牢教育“牛鼻子”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对立统一于事物发展中。“时代新人”涉及到政治理想、道德水平、文化素质、心理健康、创新意识的多方面,而最矛盾的核心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品质,以及与“民族复兴大任”匹配。
3、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厘清现阶段扶贫规律,激活小康“加速器”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揭示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支教大学生作为教育精准扶贫的主要力量,要甩掉农村山区基础教育薄弱的帽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唯有“苦练”内功,持续“赋值”,唯有尊重规律,注重积累,规律廓清是大势所趋。
4、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助力少数民族教育接力,凝聚支教“向心力”
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发展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大学生志愿者支教扶贫,巩固了高校三全育人基础,搭建了社会协同育人网络,促进了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三、教育“精准扶贫”与共青团实践育人协同的路径思考
1、碰钉子
立足高校共青团西部志愿服务计划对接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依托三峡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某初级中学长期对口支教,查找三方面现有不足,分析症结所在。
2、爬梯子
认真学习教育部、团中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年)》等相关文件,着眼推动国家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探索高校实践育人新路径、助力“十三五”精准扶贫全面小康的“大势”,逐层深入研究。
3、引路子
研究生支教团作为支教学校教师队伍中年轻的“生力军”,为原本保守陈旧的教学传统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青年支教团员科学化信息化程度高,有利于整合网络资源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在支教时发现不足,在制度里分析原因,在理论上探究方法,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有效实现教育精准扶贫的软件升级,技术迭代,成果跃迁。
4、搭台子
积极整合和利用现有资源,依托丰富的自创活动载体,以网点建设和资源输送为特征的资源型扶贫模式;以提升信息技术能力为抓手的功能性教育扶贫模式;以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为导向的跨界协同教育扶贫模式,搭建高校“立德树人”和共青团实践育人平台。
5、结对子
长期以来,共青团“西部计划”支教团、党中央“精准扶贫”、教育部民族教育帮扶、高校人才培养工程分别隶属四个部门,虽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交叉重叠,却从未将四者统筹进行创新性研究。以“西部计划”支教为纽带,串联起“教育精准扶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支援、高校实践育人,实现合力1+1+1+1>4。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 习近平.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冯 方(1981.2—)女,汉族,辽宁营口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