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双重身份与人文情怀的探讨
2018-11-26孙宝莹
孙宝莹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文情怀的缺失,而人文情怀的缺失将会导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缺口。因此,利用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多重身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人文情怀结合起来,将会推动高校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学校建设和人才情感养成上形成新模式。本文先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双重身份的由来,然后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与人文情怀的关系。
【关键词】 辅导员;多重身份;人文情怀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为了更好的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学院的人才培养,我们必须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不断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与人文情怀不断的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让我国的高校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工作朝着人性化和温情化的方向发展。
1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由来
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由于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和职责划分的不一致性,使其获得了双重身份。在工作上可以划分为教师和干部这一双重身份,而在职责上又身兼思想政治导师和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这一双重身份。
1953年,清华大学校长首先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这一理念,赋予了辅导员“双肩挑”的职责。辅导员经历了近30年间的演变,到了1980年,由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共同印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既是党政干部,又是师资队伍中的一部分”。而到了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成为“综合型” 思想政治辅导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等多面的工作。
2 辅导员的双重身份与人文情怀的关系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教育工作中往往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养,忽略了人文情怀和道德情操的提升,造成学生情感的缺失和性格的缺陷,从而引发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高效思想政治辅导员这一双重身份,加强教育和引导。
2.1 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是人文情怀培养的基础
当前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往往还停留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上,通过“开讲座”、“做报告”等单一的形式展开,却成为一把刺向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双刃剑,即造成教育工作者的疲惫,又引起学生的反感。此时,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辅导员这一双重身份,搭建起学生和学校沟通的桥梁。对上,以教师和干部这一身份,向学校和学院传达学生的需求,将人文情怀融入到学校和学院的实际工作中;对下,以思想政治导师和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这一双重身份,向学生传播学校和学院的理念,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与性格,不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以积极的态度解决学生的问题,倡导合理与公平的沟通模式,缩短学生与教师、学院和学校之间的距离,增强教育本身的亲和力,将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学校的政策和机制结合起来,创建人文校园。
2.2 辅导员的双重身份是人文情怀培养的关键
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排头兵,担负着为党和国家不断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任,而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人才思想的教育上则起着旗帜的作用。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们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担当好教育者和引路人的角色,通过时事政治新闻和“寓情于景”的游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在流于表面和不在拘泥于形式,让人文情怀的教育渗透到每一个角落,创建温情校园。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不在仅仅只是需要教师去传授知识,还需要辅导员培养学生的人格;授业不在只是需要教师去传授技能,还需要辅导员培养学生的道德;解惑不在只是需要教师去解答疑惑,还需要辅导员去发现学生情感的缺失,只有将辅导员的双重身份与人文情怀真正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参考文献:
[1] 胡梦君.浅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 的体现[J].高校论坛,2018,07(20):23-25.
[2] 李衛东,曾昭皓.“人”的意义建构与辅导员发展辅导模式 [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88-92.
[3] 王成军.“双重身份”与“多重角色”: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 的困境与出路[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19 (01):54-57.[
[4] 杨伦琪.大众化教育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 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4):33-35.
[5] 陈勇,朱平.高校辅导员“双重身份”的现实与未来[J].思想 政治工作研究,2016(10):144-146.
[6] 杨国庆,郑莉.高校辅导员学业指导能力提升平台建设研 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8):67-70.
[7] 陈栋.高校辅导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探索[J].湖北函授大 学学报,2015(10):98-102.
[8] 马娟.高校辅导员工作有效性研究——基于对广东省40 所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调查[J].复旦教育论坛,2014(04): 83-85.
[9] 郑永廷.高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理论与方法探索——《高 校辅导员工作专业化理论与方法丛书》序[J].思想教育研 究,2009(03):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