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影响研究

2018-11-26李爱玲王凯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工业化湖北城镇化

李爱玲 王凯

内容摘要:农民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和城镇化作为衡量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工业化和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湖北省1995-2016年的统计数据构建VAR模型,并结合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针对湖北省新型城镇化如何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湖北 工业化 城镇化 工资性收入

引言

2017年中央下发的一号文件,已经连续5年聚焦农业现代化,着重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新时期,我国工业总量持续增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产业转移,大量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寻求发展,使城镇化进入到快速发展模式。另外,我国不断加大对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扶持力度,工业结构随之调整,这也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力度。工业化发展不仅增加农村人口的就业机会,而且创造出更多财富来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改善,也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本要素,更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湖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通过改革开放30年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和完善,不断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展现新的活力,农民生活日益富足。根据《湖北省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在湖北省农民的收入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已经从1995年的12.7%上升到2016年的31.6%,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稳步提升。因此,通过建立模型来分析湖北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关系,对于制定促进湖北省农民增收的相关政策具有指导作用。近年来,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是整个社会谈论的热点,从研究方法看,主要分为以下两大类。

定性方面的研究。关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林毅夫(2002)认为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一方面应大力开展农村城镇化建设,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还应在农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非农就业机会。魏志甫(2015)提出开展农业型工业化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关于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因素,李丽(2016)提出近年来陕西省农民工资性收入成为主要来源,提出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就业、加快城乡统筹建设、深化农村产权改革等建议。

定量方面的研究。关于工业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陈海燕和陈佳阳(2013)在分析重庆市农民收入水平时指出工业化的影响呈现出倒“U”和“U”两种类型。童俊和王凯(2017)通过构建模型,验证了工业化率与农民纯收入呈正相关,但工业化率对农民纯收入有一定的滞后性。关于城鎮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王鹏飞和彭虎锋(2013)通过构建变截距模型,分析了城镇化进程对于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中部地区的带动作用最大,东部地区其次,西部地区最小。张文丽等(2014)构建VAR模型对山西省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者的相关性长期更具显著性。关于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因素,常文涛和周新建(2013)经过实证分析,认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并对农民增收有正向影响,城镇化作用更为显著。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取和说明

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作为重要指标来衡量新型城镇化,所用数据来源于1995—2017年度的《湖北统计年鉴》。

所选指标如下:工业化率(IND)用历年工业增加值与其对应年份GDP比值来表示;城镇化率(URB)用历年城镇人口与总人口比值来表示;农民工资性收入(PIN)采用消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得出的农民工资性收入数据,以1995年为基期用不变价格标示,以消除通货膨胀或者价格变化带来的影响。

(二)平稳性检验

本研究采用的样本是时间序列数据,因此需要进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因为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回归无效,是伪回归。为了避免异方差对样本数据的负面影响,将上述各变量取对数并分别记作LNIND、LNURB和LNPIN。应用Eviews9.0对变量进行ADF平稳性检验,检验结论如表1所示。DLNIND、DLNURB、DLNPIN分别是变量LNIND、LINURB、LNPIN的一阶差分值。

由检验结果可知,变量LNIND、LINURB、LNPIN的ADF检验值均大于5%置信度的临界值,说明这三个序列均为非平稳序列。将此三个变量进行一阶差分之后再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一阶差分后的变量ADF检验值均小于5%置信度的临界值,是平稳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模型构建及分析

(一)VAR模型构建

根据平稳性检验结果,LNIND、LINURB、LNPIN是平稳序列,因此可以构建VAR(P)模型,利用Eviews9.0进行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同时考虑各准则的优度以及自由度,将模型的最佳滞后阶数设定为2。当滞后阶数定为2时,评价指标中有4个认为应该建立VAR(2)模型。因此,本研究选择滞后期为2并建立VAR(2)模型。

(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

判断VAR模型稳定条件是VAR模型对应特征方程的特征根绝对值小于1。根据Eviews9.0得出特征根图,如图1所示。

VAR(2)模型的6个特征根均在单位圆内部,所以模型是稳定的,也就是说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用方程表示DLNIND、DLNURB、DLNPIN互动关系的VAR模型如下:

LNIND=1.305*LNIND(-1)-0.432*LNIND(-2)-0.15*LNURB(-1)-0.046*LNURB(-2)-0.065*LNPIN(-1)+0.084*LNPIN(-2)-0.328

LNURB=0.553*LNIND(-1)-0.702*LNIND(-2)+0.516*LNURB(-1)-0.169*LNURB(-2)-0.066*LNPIN(-1)+0.22*LNPIN(-2)-1.716

LNPIN=1.562*LNIND(-1)-1.562*LNIND(-2)-0.103*LNURB(-1)+0.409*LNURB(-2)+1.07*LNPIN(-1)-0.15*LNPIN(-2)+0.93

从第一个方程可得知,滞后期的工业化促进当期的工业化,滞后期的城镇化抑制了工业化的发展,滞后期的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当期工业化有正向影响。从第二个方程可得知,滞后期的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发展有抑制作用,滞后期的城镇化对当期的城镇化有促进作用,滞后期的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当期城镇化有正向影响。从第三个方程可得知,滞后期的工业化对当期的农民工资性收入有正向影响,滞后期的城镇化对农民工资性有正向影响,滞后期的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当期的农民工资性有正向影响。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在VAR模型中,检验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对VAR(2)模型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对因变量为LNIND的方程进行分析可得知,接受LNURB不是LNIND的Granger原因,由于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都需要资源的投入,但是资源是有限,因此如果城镇化发展投入资源多,就会影响到工业化的投入,制约工业化的发展;接受LNPIN不是LNIND的Granger原因,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会对农业生产或生活方面开支有正向影响,对工业化发展并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联合检验接受不是LNIND的Granger原因,即城镇化和农民工资性对工业化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对因变量为LNURB的方程进行分析可得知,接受LNIND不是LNURB的Granger原因,原因和上述LNURB不是LNIND的Granger原因类似;拒绝LNPIN不是LNURB的Granger原因,即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显著影响;两者的联合检验拒绝不是LNURB的Granger原因,即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工业化进程对城镇化发展有正向影响。

对因变量为LNPIN的方程进行分析可得知,拒绝LNIND不是LNPIN的Granger原因,工业化的发展对农民工资性收入会有直接影响;接受LNURB不是LNPIN的Granger原因,城镇化发展对农民工资性收入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两者的联合检验接受不是LNPIN的Granger原因,即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共同发展并没有对农民收入的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四)脉冲响应分析

利用上面建立的VAR(2)模型,對变量LNIND、LNURB和LNPIN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观察图2可以发现,对于工业化来说,一个标准差变动对其自身冲击比较显著;对城镇化变动的累积效应为正,说明城镇化对工业化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累积效应为正,说明保持农民工资性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有利于湖北省的工业化发展。对于城镇化来说,城镇化变动对自身的冲击比较显著,而工业化对城镇化的累积效应为正,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城镇化的累积效应为微弱的正向作用。对于农民工资性收入来说,其对自身的效应为弱的正向作用,对工业化的影响同样为弱的正向作用,而对城镇化的影响累计效应为弱的负向作用。

(五)方差分解结果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对VAR(2)模型进行方差分解,得到方差分解结果如表4所示。

工业化发展受自身冲击的影响在第一期达到了100%,随后逐渐降低;工业化发展对于来自城镇化的冲击很弱,第一年为0,第二年上升至0.17%,到第5期才稳定在1.5%左右;工业化的发展对于来自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冲击很弱,第一年为0,第二年上升至0.58%。从总体上看,在第16期后方差分解保持大致稳定,工业化自身变动对工业化的冲击最大,约占总体的81%左右。由此可知,工业化自身的冲击最显著,农民工资性收入和城镇化的冲击均不显著。

城镇化发展对来自于工业化发展的冲击反应均比较弱,在10%左右;城镇化发展受到自身冲击影响在前5年比较强,在70%左右,在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城镇化发展对于来自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冲击比较弱,第一年为0,随后逐年上升。从总体上看,在第16期后方差分解保持大致稳定,工业化发展对城镇化的冲击比较小,城镇化发展受到自身冲击的影响占45%,而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冲击约为40%。由此得知,城镇化发展对自身冲击最显著,对农民工资性收入略低,对工业化发展的冲击最弱。

农民工资性收入来自于工业化的冲击比较弱,第一期约为10%,随后逐年递增,到第16期后稳定在40%左右;农民工资性收入对于来自城镇化的冲击第一年只有30%,随后逐年递减,在第5期之后稳定在17%左右;农民工资性收入受到自身冲击影响比较强,第一年有56%,随后几年有所波动,在第16期后大致稳定在46%左右。从总体上看,农民工资性收入对自身冲击最大,占46%左右,工业化发展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冲击次之,对城镇化的冲击最弱,只占17%左右。由以上分析可得知,农民工资性收入自身的冲击最显著,而工业化发展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冲击次之,城镇化的冲击最弱。

对策和建议

(一)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

首先,因地制宜推进多样化农村工业,农村有大量农工兼业的农户,是农村家庭发展工业的有利资源,同时通过发展工业还可以促进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其次,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网络,提高农产品的交易量,同时带动农民增收;最后,城市大工业带动农村,通过一些政策促进地方工业的振兴,带动农村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

(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相对于调整产品结构、就农业论农业的“内力培育”,改革是“打通外援”的新思路。也就是说,不仅要补齐农产品加工的固有短板,还要转变财政惠农方式和金融支农方式,以集体产权、信贷保险等领域政策创新为杠杆,以确权赋能盘活农村沉睡资产,用公共资金掘开社会资本,从而撑起农民增收的腰包,促进现代农业的繁荣发展。

(三)调整工业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发展模式

鼓励在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工业企业,方便农村劳动力乘车上下班,这样可以避免农民的搬迁,继续留在农村生活。这种替代性的发展战略更加人性化,不仅能够降低企业和农民各方面的成本,而且降低了由于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投资,同时可以减少农村勞动力转移所带来的一些问题,降低由于生活习惯、工作方式不同引发的不适感。

(四)提高农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农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应该将区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创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打造休闲农业、特色乡村旅游,带动农村服务业蓬勃发展,促进农村的产业融合。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鼓励大学生村官引领农民创业,对符合条件的创业项目给予信用贷款、担保贷款支持,并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围绕地方优势特色的农产品,积极鼓励农村青年进行电商创业,定制打造农产品网商孵化器,将特色农产品供应链和农村青年网商创业有机结合起来,既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林毅夫.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魏志甫.农业型工业化: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亮点[J].财政研究,2015(7)

3.李丽.陕西省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9)

4.陈海燕,陈佳阳.重庆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理论与现代化,2013(5)

5.童俊,王凯.湖北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12)

6.王鹏飞,彭虎锋.城镇化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传导路径及区域性差异分析—基于协整的面板模型[J].农业技术经济,2013(10)

7.张文丽,黄桦,栗挺.城镇化进程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动态相关性—基于山西数据的分析与考量[J].经济问题,2014(10)

8.常文涛,周新建.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民财产性收入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24)

猜你喜欢

工业化湖北城镇化
The rise of China-Chic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驰援湖北
湖北武汉卷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