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化的科学理解

2018-11-26李琦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

李琦

【摘 要】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认为,必须正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性与稳定性,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特点。从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社会主要矛盾的供给侧判断,生产力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但是生产力发展却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态。

【关键词】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化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结构性过剩和不足并存的时代,这个时代我们既要解决物质生产过剩问题,也要解决供给不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需求侧与供给侧出现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表现。

一、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性与稳定性的新把握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其他形式矛盾的存在与发展,贯穿着人类社会的始终,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社会主要矛盾是在多种矛盾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但要受到社会基本矛盾的制约,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形式,不管社会根本矛盾的内在属性是否发生实质性变革,它都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转化,具有变化性和阶段性特点。这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性的一面。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社会主要矛盾在某种层次上趋于稳定性的另一面。就我国而言,表现为不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哪一阶段,或者处于哪一阶段的某一历史时期;不论我国处于怎样的国际环境,或者在该国际环境中处于何种国际地位,社会主要矛盾虽在发生着相对变化,但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并未发生改变,始终是人民内部非对抗性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并不是简单的转瞬即变的过程,某个阶段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需要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性与稳定性,从总体上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特点,为科学解决主要矛盾提供依据,加快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的新要求

马克思主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理解了人的需求。一方面,在同一时期,同一主体往往具有多种类型的需求,不同主体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同一种需求对不同主体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各种不同类型的需求间存在着特定的层次性。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穿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才能追求精神享受。进入新时代,生产力迅速发展,人们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物质需求基本被满足,更多的是要追求作为“人”所固有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方面的独特新需求。另一方面,同一种需求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上会有新变化,人们对不同领域的社会生活提出更高水平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要将满足人民多样性、多层次化的社会需求作为主要任务之一。

从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人的需求动态、多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要求更高,对民主、法治、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在提高。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内容丰富,涵义丰富,不仅包括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包括在其基础上衍化出来的教育、工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原來的对物质文化的需要呈现出升级的态势,从精神文化到政治生活、从生存发展的环境到所处的经济社会地位、持有的价值观念等方面,人民需要的生活品质在不断提高,不仅需求的数量明显增加,而且需求的质量显著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再是生存型的对温饱和小康的需求,而是发展型的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

我们必须以更为宽阔的视野来分析人民需求结构的拓展和层次提升问题,一方面,要继续重视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加强人民群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重视人民在教育、工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需求,将这些新需求纳入人民的需求结构中;另一方面,要认识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不同领域社会生活提出更高水平的需求,要求我们必须要将满足人民多样性、多层次化的社会需求作为主要任务之一。

三、社会主要矛盾的供给侧的新判断

就社会主要矛盾的供给侧而言,决定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但就目前我国所处历史时期来说,虽然生产力水平得到迅速提高,但是生产力发展却处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又表现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表现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本身不平衡不充分等各个方面。

目前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包括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经济领域内部及其与社会、生态等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为生产力发展不充分、资源利用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还须全面提升等方面。[2]

发展不平衡是发展的横向面,主要是指发展的广度不够;发展不充分是发展的纵向面,主要是指对发展的挖掘度不够。发展不平衡是发展不充分的具体表现,发展不充分是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限制条件,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发展的不充分,影响着发展的质量。我们要正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发展朝着充分、平衡的方向运行。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包含“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两个方面,二者紧密联系、对立统一。前者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后者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同时也是其衡量标尺。离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抽象地谈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没有任何意义。我们必须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解决发展问题主要抓手,通过促进经济社会的平衡充分发展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

[2][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作者简介】

李 琦(1993—)女,山西临汾人,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
聚焦着力点 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认识新时代 创造新辉煌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