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网络祭祀的仪式变迁看全媒体的场景化应用
2018-11-26李严
李严
摘 要 清明祭祀作为中华民族沿袭数千年的神圣化节日仪式,似于轮回式的家族传记谱写体,维系着阴阳世界参与者的共同话语和情感互动,是一种无可替代的场景“转渡”行为。清明祭祀仪式的变迁可以从“间性”思考将其理解为媒介时代意义空间的一个视角,媒介参与助力仪式氛围的打造,全媒体的场景化应用更是增益了祭祀仪式的视觉景观和情感焦点。与此同时,传统民俗仪式信仰的消解趋势也逐渐显现,维系或重构是我们当下留存其内核的两种途径。文章通过分析祭祀仪式传播中的场景位移及其引发的情感仪式变动和认同总像来反观全媒体的实际应用现状,以期为人们把握传统祭祀文化的媒介适点和发展镜像提供些许参考性的依据。
关键词 清明祭祀;仪式;全媒体;场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6-0045-03
1 清明节及祭祖仪式
至时扫墓,谓之对先人的“念时之敬”。明代《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担提樽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1]唐代,玄宗帝将寒食扫墓设为“五礼”之一,民间社会也逐渐将扫墓视为一项重要的习俗活动。于至清明之日,节气交逢,万物丛生,忧祖先坟茔有否野物纷扰,会否因雨雪坍陷,于是人们便会前往重整坟墓,铲草添土,上奉供品,并点烧些许纸钱和元宝以寄托心中哀思。这种虚拟化的“礼物”作为仪式过程中的物化象征符号是建构阴阳话语体系的形式中介,同时也是展现中国尊礼重孝之道的行为表征之一。
清明节祭祖仪式因地理位置、习俗惯常和宗教、文化信仰等而不尽相同,但“慎终追远”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于各异的祭祖仪式中始终保持着内源思想场域的核心主导地位。纵观古今,人们的清明节祭祖仪式由以往的实地祭拜过渡到如今的网络祭祀,场景凸显下仪式空间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传统民俗叙事表达方式的更新。以清明节为主题的网络适配服务可使用户自主创建祭祀馆或动态墓碑,仅用鼠标点击“祭品”选项即可模拟完成献花、点烛、烧香、上供等传统祭奠活动。此外,人们亦可在线发表空间留言或追忆词章来记录对逝者的怀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千家扫墓网站,单一化的纪念馆祭祀服务与多元性的祭祀延伸服务兼而有之。诸如中国清明网、天堂公墓纪念网、网祭网此类的综合性祭祀网站,它们以提供网上扫墓和网上宗祠、许愿等媒介产品和服务来对接新媒体时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新形式要求。
2 现实与虚拟:清明祭祖仪式的场景与空间转换
清明节祭祖仪式所创造的过程体系可以理解为特定的“文化空间”。“文化空间指的是某个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齐集的区域,或是某种特定的文化事件所选的时间。”[2]放置在传播学领域内,文化空间可与布尔迪厄笔下的场域相联系,它们所强调的是关系网络的全浸属性,尤其是在移动传播成为共识的互联网语境下。清明节从传统土坟祭祖仪式到网络祭祀仪式的转变意味着其文化空间产生了要素性的变革:传统祭祖仪式进行之时人们是共时在场,身心与俱,以现实世界为基础本位升华至意念情境;而网络祭祖仪式则是依托新媒体平台所创造出的虚拟技术空间,使得离场在线的祭祀仪式成为可能。
2.1 “想象的世界”至“符号化场景”的空间转渡
清明节传统的祭祀方式中,无论是土坟祭祖式的民间仪式,或是公墓集体式的祭祖典礼,构建一个空间内相对闭合的令参与者置身其中的仪式场景是其现实所需。“在仪式内部,世界是现实的,同时又是想象的,但它展演的却是同一个世界。”[3]在祭祖仪式中,祭祖活动本身表征了对共同信仰的认可、交流与分享。此类仪式的维系是基于宗族血缘关系,并受制于固定的宗族空间。以信息互动为纽带的人际交往给予了参与者共享附着意义的精神信仰,逝者未死,只是陪伴的形式更换了,灵魂与肉身之间的共在机体会于特殊的刻度点顺时崩坍,但其与世人的连接会依旧以情感共鸣、民族信仰的方式持续进行着。
随着互联网媒介技术的更新迭代,祭祖仪式逐渐从“想象的世界”过渡到“拟化的符号场景”。网络生态环境所创造的荧屏虚拟空间正在无声无息地浸入至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移动互联时代,手机作为网络扫墓的场景终端载体带起了诸如H5点蜡烛这种新型仪式技术化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祭祖场景中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人们不再受到现实空间维度的限制,不用亲临现场即可完成系列祭祀仪式,但与此同时,这也使得清明节的传统仪式规程降至为一项纯粹的符号活动,文化意义也驻足至此,“想象的共同体”又何从谈起?
2.2 神圣殿堂与日常场景的渐趋融合
涂尔干将仪式视为宗教信仰的物化形态和具体行为。他认为:“宗教可以分解为两个基本范畴:信仰和仪式。”[4]通过宗教仪式来阐释神圣与世俗的本质差异,对于人们改观世界认知有着重要意义,世界并非是无序组织的形式集合体,而是一个由多维意义所建构的有序共同体,需要借由仪式传播中的信仰共享来弥补现实社会的“神圣枯竭”。由媒介再造的祭祀场景作为生活情景的总构成之一,会不可避免地带有日常心理、情绪等干扰因素,从而相对地削弱仪式的严肃性和神圣感。换言之,当大众媒介介入仪式传播之時,神圣的仪式便开始从中心裂变,元形式的本质意义也会急速消解。这种由媒介重置的仪式空间从根本上扭转了仪式的神圣
向度。
3 媒介视角的文化与技术:清明祭祖仪式的变迁
史蒂文森在《认识媒介文化》一书中谈及了“文化媒介”和“技术媒介”两个专业型概念,他指出,“文化媒介”是以传递信息的文化内容为主,着力于建构主体间的社会关系,从而实现一种文化意义的生成;“技术媒介”强调媒介的技术形式,着重于媒介的技术解释[5]。实际上,这种对于大众传播的归类并不是绝对性的,技术支持和文化建构在不同的应用情境中是存在具分和融合的对位情形,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清明节祭祖仪式的两种范式。
3.1 塑造神圣下的传统祭祖文化
由于儒家文化的长期基垫和浸润,传统祭祀方式早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民间生活习俗,蜡烛、香炉、鲜花、纸钱等物化符号被更多地赋予了清明节仪式的文化意蕴和象征功能。例如,在个别地区除了要清扫墓地周边的灰尘、杂草之外,当地居民会在平整的空地上切割出两个上宽下窄的形似升斗一般的土块儿放置坟墓顶端,取其同音“升”,可释义为祈求祖先保佑后代节节高升。所以,祭祖仪式是一种具有象征性的文化创造活动。传统的土葬墓地是一个现实空间的仪式呈现,它所建构的是以风水理念为依托的神灵群聚的想象世界,虽属有限性文化空间,但其本身所带有的神圣信仰是难以脱系的。
3.2 技术赋权下的网络祭祖仪式
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为新型媒介的衍生及扩散打开了一个广阔的领域,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范围,而场景作为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是重构社会关系,调整赋权模式的全新范式,这是媒介进化中的“人的选择”。近些年来,丧葬形式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愈加多样化,诸如海葬、花葬、树葬及现代所谓的“网络葬”,清明节祭祀仪式在遵从传统习俗原则的基础上也匹配场景不断创新。处于社会转型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依旧将基于个体普遍认知的“来世观”与“灵魂观”作为与逝者对话的思想假设,其实,这也关乎遗属们的现世人生。21世纪初,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型技术产物——虚拟墓制开始走入人们的视域之内,“网络祭祀”一时兴起,以“中国清明网”为典型的相关主题服务网站创设了虚拟墓地或个性化定制的追思堂、纪念馆等,人们只需通过点击操作便可在亡亲灵位前上香、献花、完成祭拜之礼。国家公祭日作为现象级的仪式表达时刻,是国家时间管理体系上的重要一笔。区域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较高程度的长尾效应,它为仪式传播提供了一个更加细化的表达出口。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民间仪式中的“绿丝带行动”“网上纪念馆”“网络祭祀”成为了社会普遍认可的场景化行为,为悼念遇难同胞,重庆商报和大渝网开通了“国内首个清明网祭平台”,获得了国内社会各阶层公众的广泛关注。2017年,南京雨花台功德园开设了“代客扫墓”的服务项目,行進之时可现场直播以供用户查看。基于逝者亲属的申请,雨花台功德园将定期设立相对应的网络视频直播档,用户通过公墓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观看“代扫”全程。在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文明圈层中,“网祭”较之于“墓祭”更加适应社会绿色环保的发展需求,二者同为祭祀仪式的表现途径,虽然形式迥异,但它们作为经由“亡灵”而唤醒情境记忆的过渡机制却毫无二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互联网+祭祀”方式——微信远程祭祀,技术驱动下的媒介产品在为人们带来便利之余,丧失的是世界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意义内核。
4 全媒体语境下清明祭祖的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
全媒体语境下,探索清明祭祖的仪式传播与认同建构或许应成为我们所要面临的现实性问题。在此之前,可以国家公祭网为例对其仪式传播的模式和效果进行解读。国家公祭网是由新华社与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创建的于2014年7月6日正式上线的国家级官方公祭网站,背景色基调以湖蓝色为主,白色花朵与暗黄烛光为衬色铺设于对称留白处,页面中心将“国行公祭,祀我国殇”等标语设置为滚动的文字和图片,创建新闻资讯馆、在线史料馆与在线公祭三个链接模块,具有较强的视觉秩序和实用逻辑,借助这种“离场在线”的虚拟公祭,人们能够亲身经历“点烛”“哀悼”“敲钟”等仪式行为,不仅意味着电视仪式传播过程中人们被动接受惯习的改变,也凸显了新媒体语境下媒介事件参与者主体性地位的增强。此外,作为国民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感的表达出口,“网络祭祀”,一项秩序性的群体行为,之于民族集体记忆的重塑与国家认同的阶质提升具有显著意义。
4.1 媒介参与营造仪式氛围
4.1.1 电视的直播报道:强化祭祀仪式
电视直播报道和互联网直播互动是当前传播媒介进行仪式构建的主流方式,祭祀仪式也不例外。电视媒体因具有权威意识性的议程设置能力和潜移默化般的培养效应,在仪式传播之前便会运用各种编排策略对相关主题进行预热,其中不乏新闻报道、专题栏目、纪录片和影视剧等,提前将观众思维带入到“祭祀”框架之内,营造一种引燃心绪情感与民族、文化认同的仪式传播氛围。在国家公祭日当天,官方主流媒体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省市级电视台会在特定时间段电视直播国家公祭仪式,此时,观众不再只是荧幕前的表情机器,而是实时媒介仪式的能动参与者,他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在此刻会与公祭仪式的感化操程正向吻合,并达到空前的确认与优化。
4.1.2 电视的专题录播:提升民族记忆
除却对主题仪式的现场直播,特别节目、系列报道、纪录片等作为周期性的特殊节目形态对于传统仪式的维系和创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电视台在2009年制作播出的《艺术人生》之特别专题节目《清明》是一档固定性的以追忆逝者,悼念哀思为主题的电视仪式类节目,传统社会习俗和祭祀仪式文化的呈现和解读是其定位基点,神圣意味和离俗性质使其具有特殊的年轮时代痕迹。无独有偶,中央电视台在国家公祭日的特殊时间节点选择几近五小时进行专题特别报道,所在地南京电视台更是制作播出了时长15小时的名为《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的专题节目,二者立意明确、资料翔实,分别将涉及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性文本、图片及影像等综合性记录素材通过电视媒介的视听呈现与新闻框架设置,使得在场观众的民族主义和国家认同得以复归,集体记忆得以召回,由此,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和精神志方能立稳。
4.1.3 互联网的直播互动:舒缓媒介情绪、重塑祭祀信仰
互联网直播互动的特殊优势使得单独个体被散点激活成为了现实,除却基本的信息传递功能外,心境融通、情感换置,共识提升等为不同圈际的群体嵌入和共同体构建提供了可观的条件。在这一新媒体营造下的在线虚拟共同体当中,人们通过仪式化传播转渡场景桎梏,于观点和心绪的交织碰撞中寻求综合性认同,以消解民族主义偶时迸发的不稳定因素,达到政治文化之秤的平衡立稳点。国家公祭日作为我国的大型媒介事件,每至之时,各类平台型新闻网站便会给予特别关注,并进行系列相关报道。全景式直播报道和仪式互动是媒体在国家公祭事件展演过程中尤为需要重视的,它的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国家公信力和民族认同度的增强,意义非凡。以江苏省重点新闻门户网站——“龙虎网”为例,它在2016年的国家公祭时期综合运用多项先进媒介技术率先推出了全媒体直播,现场报道与情景再造兼而有之,例如国家公祭仪式的现场报道和分场墓地活动的视频直播报道,“国家公祭·记忆之盒”的记忆之盒、巨型二维码和VR场景的一体化记忆展示设置。环环相扣的线上线下历史再现和仪式互动能够令人们切实地参与到这场国家级的媒介事件当中,有利于集体记忆的再现和再造。此外,以微博、微信、社区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媒体更是为人们沟通互联打造了一个开放的公共话语空间,虽是“离场在线”的形式,但无论是以微信为典型的“强链接”或是以“微博”为参照的“弱链接”,点赞、转发、评论等都是网民参与媒介事件仪式互动的行为表征,更是参与者认知、情感与态度的直接体现。
4.2 技术迭代解体本位仪式
新媒体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场景作为影响传播活动的新要素进入了传媒视野,而信息+服务场景的构建则建立在场景、用户、服务的连接之上。新媒体将用户的场景体验由偏向时空维度转为兼容心理、关系、氛围的复合维度,沉浸感与契合度进一步增强,且人机交互体验成为日常场景。传播仪式对祭祀文化的信仰在市场化、国际化、媒介化的时代背景和新旧媒体的转型融合中渐趋消解,而各式现代传播手段都会一定程度地干预传播仪式的“元文本”意义解读,造成表意解体的现象。
5 结束语
随着媒介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后现代消费热潮的兴起,受众的认知在多元化的媒介接触与使用过程中逐渐升级,在“人的选择”特征凸显的情况下清明祭祖文化本身所附带的神圣感、仪式感面临被消解的危机。所谓“全媒体化”,即是内容与服务的终端与渠道的全域化。全媒体勾画而出的现实图景愈加灵动可观,但与此同时,我们要逆向视之:意欲实践的内容和服务较之全域化的终端支持匹配度为多少?价值链的形成是否存在必要性?价值链的构建与价值形成的本初逻辑有关联,而全媒体作为一种整合媒介形态,立体化媒介内容生产与传播的全新传媒实践模式对于社会文化意义的探索有着“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的介质化便捷可行性。
因此,泛内容时代我们不仅要注重媒体生态体系的再造,也要反观泛内容间的文化内核指向。全媒体语境下,通过仪式传播再现中国传统文化,再造民众集体记忆,搭建属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智库和信仰空间是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M].北京:故宫出版社,2013.
[2]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赵国庆.《敦煌》:一幅想象和现实的写意画[J].电视研究,2010(5):12-14.
[4]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63.
[5]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