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司治理的利益相关者问题研究

2018-11-26谭静

商情 2018年45期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研究

谭静

【摘要】公司治理模式是一套治理公司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历了传统的传统的股东模式到利益相关模式的演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给予关注,人们开始意识到企业不仅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要承担法律、环境保护、道德和慈善等方面的社会责任,而利益相關者治理模式也逐步得到认可。本文旨在对近年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模式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以求对利益相关者在参与公司治理模式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 研究

一、相关概念

1.公司治理的概念

昊敬莲教授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由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经理人员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并在这种结构中上述三者形成一定的制衡关系。

世界经济合作组织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

本文采用美国教授钱颖一的说法,公司治理是一套制度安排,用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并从中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

二、常见治理模式

主要包括股东模式和相关利益者模式。

股东模式奉行“股东至上”原则,按“拥有公司最有价值资源者即公司真正控制者”的原则,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核心,以之为企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肤…点。

相关利益者理论则认为:公司是由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他们提供的要素构成企业的专用资产,企业应该当为这些利益相关者提供服务,并让其参与公司治理。

三、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局限

(一)公司治理层缺乏监督

传统的董事会制度存在缺陷,即使是外部董事,往往也是由管理者来进行选择的,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董事既不拥有对抗管理者的力量,也不能接触到准确有用的信息,从此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大股东的权利无法限制

经研究,高管通常来自控股股东,但却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来对大股东进行有效制约,由此导致了大量的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利益的事件。

四、利益相关理论阐述

(一)相关概念和分类

(1)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中发展进来的,与传统理论的区别在于,该理论认为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如债权人、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因此,企业不仅要为股东服务,也要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费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对组织实现目标过程影响的人。

美国学者Donaldson,T homas和LeeE.Preston则说,利益相关者是在公司的程序性活动和实体性活动中享有合法性利益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

(2)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将利益相关者分为五类:

包括股东、员土、债权人、供应商、消费者五类。

(二)常见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1.日本模式。

日本学者伊丹认为,只有企业主权者才能参与治理。而主权者需具备的条件:一是提供不可替代资源,二是承担企业经营的重大风险。因此,只有核心员工和公司股东才能参与到企业的治理中来。

2.德国模式

在德国,公司一般下设监事会和管理委员会。其中,管理委员会可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纳入进来。比如:员工、债权人等,管理委员会对公司的运营负责,监事会进行监督。不可以刹王,以此来确保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治理,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三)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意义

1.有助于促进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以共同促进长期利益的实现

在企业中,公司的控制权往往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但事实上,债权人、员工等也为公司提供了专用资本,同时也承担了公司运营的风险。只有他们之间有一个持久的合作,才能使各方利益得到保证。利益相关者理论注重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和合作,使各方利益都得到最大化,从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

2.有利于形成制衡机制,减少代理成本

现代企业中,代理问题始终是约束公司发展的大问题。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信息的不对称、内控失效等问题广泛存在,而管理者滥用手中的权利,损害股东、债权人利益的事也时有发生。然后,公司职工和相关债权人在监督管理者方面有其天然优势,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可以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衡机制,降低代理成本。

3.促进公司治理主体的转变

公司治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其正常运行也需要相关利益者的支持。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竞争也进入了合作竞争时代,充分肯定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地位,激发其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公司治理上面,有利于公司的长足发展。

(四)面临的问题

1.利益相关者概念的内容需进一步界定

尽管不同的理论对利益相关者概念都进行了阐述,但怎么辨识哪几类利益相关者是重要的?治理客体是谁?如何来进行共同治理?对于这些问题,暂时理论界还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2.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利益相关者群体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吗?如何来划分权重?

(2)利益相关者如侗在现实中参与到治理中,该如何设计一个统一的控制结构,使相关利益者都各负其责,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3)众多利益相关者本身的目标与企业目标也是不完全匹配的,他们之间的利益如何来协调,如何规避治理凤险,也值得考虑。

综上所述,利益相关者理论既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无论如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将利益相关者纳入治理体系都是一个趋势,且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完善。

参考文献:

[1]贾生华,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5:13-18.

[2]付俊文,赵红.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2:16-21.

[3]王唤明,江若尘.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4:11-14.

[4]林萍.利益相关者理论综述[J].闽江学院学报.2009,2:54-58.

[5]任海云.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现状综述[J].商业研究.2007,2:30-32.

[6]刘利.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7.

猜你喜欢

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立大学财务治理的研究
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探究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数据分析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有色金属行业现代学徒制长效推广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