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会计专业衔接中的问题研究及对策探讨
2018-11-26孙淑丽
孙淑丽
在我国,中高职衔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已取得不错的成果,但在对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合理、招生制度有制约、培养目标不对接等,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问题研究
(一)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多数中、高职院校没有真正意义上实现五年连续一贯,而是“各自为政”,在确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时没有考虑中高职衔接问题,结果导致一些专业课程在中高职阶段内容重复的现象发生。以广东省会计专业为例,从中高职课程结构对比中发现有些课程重复度是较高的。如会计基础、经济法基础、税收基础、账务管理等课程,虽然课程名称叫法稍有不同,但内容都差不多。还有一些实训课程中高职几乎完全一样,如:专业基本技能实训、出纳岗位实训、企业沙盘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等。另外,没有有效衔接课程体系衔培养出的学生会出现文化课脱节和技能“倒挂”现象。就中职毕业生而言,他们在中职学校更注重技能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文化基础课相对比较薄弱,在升人高职院校后,面对大学数学、语文、英语文化基础课,他们学习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进人高职院校的第一学期,学习会明显的不适应。而对于一些高职院校,由于更注重学生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技能训练和实战演练反倒不如中职。
(二)招生制度有制约
中职学生要想进入高职学习就必须经过招生考试,可见招生考试制度是否合理是保证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关键因素。高职院校在招考中职毕业生时,本应從多个角度考虑,既要考虑普通文化层面又要考虑专业技术层面,二者缺一不可的同时,权重也应该合理。而现行的高职招生考试基本上都偏重于文化课的考核。比如目前的高职“3+X”模式招生考试中,这里的“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文化基础课,在考试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X”代表专业知识与技能,占了较小的比例,这种招生考试制度使是一些中职学校为自身的生存,不得不走上“应试教育”的道路,从而违背了中职教育规律。
(三)培养目标不对接
目前,我国同类专业的中职专业培养目标与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没有衔接好,两者之间没有依存性。中职教育偏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轻基础和理论、重技能和实践的现象,学生进入高职后,面对着更广、更深的理论基础学习很难适应,根本达不到高职所要求的“理实并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虽然很多中职学校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上,但面对中职毕业生出现升学和就业两种选择后,中职学校自己也处以两难的境地,以就业为培养目标,就会过于重视技能的培养,忽视理论教学,以升学为培养目标就会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技能的培养。由于没有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形成中高职衔接、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当然也就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对策探讨
(一)统筹规划,实现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
第一,课程体系衔接。通过统筹规划、专业调研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采取课题立项、项目招标等多种形式,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的专项建设和专题研究,制定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实践技能有明显提升。第二,课程内容衔接。要根据中、高职相近专业大类的特点和要求,职合作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内容,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中职阶段课程重技能,强应用,让学生初步建立职业概念;高职阶段注重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教学内容和编排上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到学深的总体思路,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真正实现课程内容衔接的连续性、逻辑性和整台性。
(二)改革招生考试办法,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仅有学制上的衔接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有人学考试制度上的衔接。第一,考试办法的改革。中职升高职的人学考试应该与学生中职学习相联系,按照中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应该增加和突出专业技能课、实践实训课的考试,从而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第二,政策上给高职院校更大的自主权。具体操作上,可以由高职院牵头主办,中职学校协办,将高职的人学考试与中职的教学、考试、证书、技能竞赛等成绩结合起来,设立面向中职的招生计划,完善高职院校对接中职的自主招生制度,进一步提高中职进入高职的人学率。
(三)科学确定中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中高职的就业邻域和岗位面向对科学确定培养人才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据调查统计,中职毕业会计专业人才的就业领域主要面向的是当地县级或更下面的基层区域的小微型企业,从事的岗位主要有会计核算,出纳、统计、仓管、收银、会计文员等。这些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不高,只要懂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会计操作技能就可。而高职毕业的会计专业人才的主要就业领域就不同了,从事岗位及岗位要求也不同。高职毕业生主在面向的是省级或地级市区域内的中小型企业,就业岗位主要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内部税务管理、内部审计、成本的计算与管理、财务分析、筹资融资等。这些岗位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简单的会计核算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更多的是一些相关的管理工作需要他们来组织或完成。这就要求他们具备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的能力、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实际能力、综合财务决策能力及投资理财、财务咨询评价能力等。因此,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三年的教学和实践实习活动,学生具备完成小微企业简单出纳岗位工作、日常会计核算工作的专业能力,成为具有基本的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知识和技能及对应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专业人才。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通过三年的教学和实践实习活动,学生具备熟练完成中小型企业全面出纳岗位、综台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管理岗位、财务分析岗位及税务咨询等业务岗位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与企业管理相适应的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希望通过多方共同努力解决好两者衔接中的问题,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更适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