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工艺品的发展现状研究
2018-11-26令陈嘉琳
令陈嘉琳
【摘要】手工艺品在商品市场上的吸引力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减弱,陷入发展瓶颈的手工艺品到底应该如何寻求突破?处在日渐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趋势下手工艺品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
【关键词】手工艺品 发展现状
不得不承认,有些许传统手工艺品已经慢慢在我们这个时代销声匿迹了。以下是对其现状的分析:
不难发现,些许传统手工艺品正处在消失的边缘,突破难寻。手工艺品是越来越难发展了,或者说,越来越难按照以前的方式发展了。许多产业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普及推动了生产模式的变革,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与节约成本,有的还能顺应绿色环保的时代发展要求,可是就传统的模型制造业来说,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反而使得它们倍受被社会淘汰的压力。一方面,由于模型上的花纹必须依靠人工进行贴合,但是社会上愿意干这种手工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招工难的问题在手工商品市场上很普遍;另一方面,模型制作过程中需要花费的劳动力成本和时间成本远跟不上发展需求,只能通过不断地寻找可以改变生产方式的办法,比如是否有合适的机器可以代替人工,实现大批量、精准的制作,但是当下还没有这种机器。其次,总的来说,其实最大的困难不是手工艺品需求量不足,扩大市场,转换一种营销方式,赋予传统手工艺品新的时代文化不是最难的,而是市场上对手工艺品的供应能力不足,许多民间企业家纷纷表示很难提高供应能力,供应能力由手工劳动力不足,机械自动化生产困难导致。”
手工艺品面临的现状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由科技带来的生产方式的改变包含许多方面,比如:自动化生产、机械化生产、人工智能等。这些变革带来的优势数不胜数,倒不是说这些变革是导致手工艺品面临发展困境的凶手,而应该说带来这些变革背后的时代发展特征是手工艺品陷入发展瓶颈的导火索。时代发展离不开科技、离不开智能、离不开自动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成熟,追求便利性、高效率与高利润成为普遍企业家追求的目标,而手工艺品复杂的制造流程与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甚至是传统的产品理念使得它们难以在市场上保持旧时的辉煌,即使是有着力求发扬和保护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想法的手工艺品制造商也都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手工艺品的特点就是手工劳动力生产,而传统的手工艺品更是经过历史的沉沦,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一个地方、一个年代深沉又久远的记忆,它似乎不该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影响,可是它又无法无视时代而独立生存。
人们的思想变化也使手工艺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发生变化。我认为用“慢”来形容以前、用“快”来形容现在是合适的。运用到手工艺品的领域也恰到好处。一方面,现在工厂运用机器自动化生产,只需设定时间以及流程就可以进行大批量生产,生产效率极高,即“快”;而反观以前,人们可以花上许多时间来细雕慢刻一件产品,举木版水印为例,它需要经过分版、勾描、选版上样、雕刻、着色、印刷等几个流程,完成一件工艺品需要匠人倾注许多时间与精力,也就是“慢”。另一方面,关于人们的喜好问题,高科技产品似乎已经侵占了人们生活的各方各面,智能機器人、声控灯具、第三方支付、手机软件等已不足为奇,人们逐渐习惯了只带手机行遍天下,追求便利性超过一切;但是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特别像江南土布、草鞋、活字、竹篮、斗笠、飞檐砖雕等等不胜枚举,因为有的不符合当下审美、有的穿着不舒服、有的成本高、有的生产难,而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人们似乎渐渐对传统的东西失去了欣赏的能力和理解的耐心。
传统或者民间手工艺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首先是生产模式跟不上时代要求,无法做到大批量地生产精雕细刻的工艺品;其次是生产的时间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过高,与利润、效率不匹配;其次是人们的审美或者观念的变化,导致对传统/民间手工艺品的兴趣下降;市场供需不平衡,手工艺品难以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保持固有的地位。
可是,传承着历史文化的传统手工艺品难道真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吗?记载着各地方民俗文化的民间手工艺品难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出商品市场吗?不会的,宣扬着历史文化的手工艺品不会不应该被取代,它们只是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变其生产模式和发展方式,逐渐精品化、小众化。手工艺品更多地是体现“匠心”,它们应该被保护和传承,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产业升级,人们应该帮助每一件充满匠人精神的手工艺品融入现代文化,体会其中的奥妙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