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思考

2018-11-26徐春荣

商情 2018年44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徐春荣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其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作为研究对象,对具体的应用办法进行了论述,希望对小学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深入融合

现代社会追求新思想、新技术、新面貌,对于现代教育教学的落实和实践,学校内部也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手段,践行新教学、新理念,有效落实现代教学根本,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进步。信息技术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组成部分,其应用和落实已经不断深入人心,有效落实到小学教学课程上保证教学有效性已成为现代学校有效落实教学的必要手段。

小学是学生思维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保证学生成长和成才是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小学教学作为学生有效参与学习和课堂的基本实践,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综合的培养和教育是小学教育真正需要参与和落实的内容),在如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贯彻当中,信息技术己然深入小学教学课程内部,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小学课程的课堂实践和内部教学当中,成为现代学校保证教学高效的有效手段。

数学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说是一门相对来说较为抽象的科目,从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上来看,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面对着很多的问题,而很多教师却显得手足无措。但是如果能将目前发展速度十分快的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当中的话,能够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数学问题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对于增强他们的理解能够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一、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课堂教學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讨厌学习逐渐转变成为喜爱学习,从而有效加快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例如在讲解简单的加减法的时候,可以在幻灯片当中放置一个苹果图片,之后通过新加入苹果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加法的原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放到课堂主体的地位当中,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之中。

二、科学规划教学情境

如果想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良好的理解,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合理的优化,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授学生观察物体数量的过程中我就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情境。所假设的情境是在动物园当中,生活着很多动物,这时我就会让学生说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动物。最后我会为学生展示老虎,首先向他们询问老虎在日常活动的过程中是用几条腿来行走的呢,这时有的学生就会回答是四条,而这时我会引入下一页幻灯片,在这张幻灯片当中是有两只老虎,这时我就会向学生询问两只老虎是用几条腿行走的呢,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几种方法呢。这时笔者就会发现很多学生会说采用加法,而有的同学则会说使用乘法,而采用两种方法的同学也会对自己的方法比较简单进行争论,这时可以引出之后的幻灯片,随着画面中老虎数量的增多笔者就会告诉学生随着数量的增多,相对来说是使用乘法的方式较为方便。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就能清楚地发现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对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有效的对比,这对于增强学生对不同方法的理解程度能够起到十分大的帮助作用。

三、激起学生学习的愿望

随着最近几年素质教育的不断贯彻实行,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当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不但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习的伙伴,这也是目前较为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模式。而如果想要真正达到这个目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不断从自身角度出发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而如果能够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渗透其中的话,也能缩短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教授学生小数性质这堂课的时候,首先可以通过两组数字对比引出教学的主要内容,将1,10,100和0.1,0.01,0.001进行有效的对比,之后可以在幻灯片中将这些量的关系赋予到长度单位当中,让他们从感官意识上能够对小数的性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就可以将学生按小组的方式进行分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工具,让学生利用这些学习工具对相关知识进行有效的探寻。最终在此基础上通过电脑幻灯片的演示去证明小数的相关性质,例如小数的末尾填上零或者减去零并不会对小数的大小产生任何的改变。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发现数学海洋当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够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

四、培育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信息技术在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因为在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较为直观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授学生长度测量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通过对相关题目进行良好的辨析对比进行适当的教学。例如直尺上从。刻度线到1刻度线的距离是1厘米,那么3厘米刻度线到4厘米刻度线的距离是否仍然是1厘米呢。同时还可以向学生展示身边的对这些物体的长、宽、高进行测量的策略,这种方式不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同时还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使用更加灵活的方式。

另外,对于小学生群体来说,应用题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学生普遍对于题干想要表达出的意思不是十分了解,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整个题干通过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最为常见的两车相遇问题,就可以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对于整个解题过程进行了解。

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的话,对于提高小学生群体的数学知识能力将会起到十分大的帮助作用。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从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愿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四个方面采用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两者融合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行了论述,对于两者的融合以及小学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庆华,史舒人,张爱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及问题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8).

[2]刘应梅.巧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12).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