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眠障碍”可预知痴呆

2018-11-26尹又

家庭用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眼动睡眠障碍认知障碍

睡眠质量下降可能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除了与睡前过多的活动、白天饮用了含咖啡因的饮料等因素有关外,还可能由大脑本身的问题造成。2012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证实,睡眠时的大脑神经突触会收起来,脑细胞之间的空隙扩大,此时,大脑的脑脊液涌入,会带走细胞外过度沉积的β淀粉酶,而此物质正是引起认知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当睡眠障碍时,不能有效清除脑部的β淀粉酶,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老年痴呆。至此,睡眠障碍作为老年痴呆的一个“预知信号”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

哪些睡眠障碍可“预知”痴呆

睡眠障碍会发生于不同年龄段的人,而年龄不同的人发生的睡眠障碍也各有特点。比如,发生于年轻人群的睡眠障碍,多是长期的慢性失眠,由明显的因素造成,如压力的增大等。而五六十岁的人出现睡眠障碍,就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表现。经过长期的临床总结,以下两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类型,常可提示痴呆发生的可能。

重度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会造成患者大脑长期的慢性缺血、缺氧改变,而长期的缺血、缺氧改变必然会影响脑血管的改变,长此以往,极易发生路易体痴呆等疾病。

快速眼动睡眠障碍 快速眼动睡眠障碍是在睡相比较深时,出现的复杂運动行为,如拳打脚踢,甚至下床行走等。相关研究证实,出现该症状的患者中,约有1/3者在几年之后发生了各种痴呆性疾病,如老年痴呆、路易体痴呆等。

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障碍如何干预

老年痴呆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觉醒调节障碍和日间嗜睡。具体就是,觉醒紊乱,日间嗜睡,坐在椅子上一会就睡着了等。那么,针对这些具有睡眠障碍的老年痴呆患者,有何办法呢?目前临床主要有非药物治疗手段和药物治疗手段。

非药物疗法 轻度睡眠障碍的人群,首先考虑非药物疗法。建议患者每天多晒太阳,上、下午都出去活动半小时,增加运动量。家人多与其沟通,可以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如果是伴有日落综合征(在黄昏时分容易出现情绪的低落和认知功能的急剧下降)的患者,傍晚可增加室内照明,以及冬天室内换上暖色系照明,并在屋内摆放患者年轻时喜欢的物件,鼓励其做年轻时喜欢的活动等。

药物疗法 对于通过非药物疗法无效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干预,但一定要注意个体化用药。总体原则是,从患者的睡眠障碍症状、痴呆类型等进行评估,再进行具体药物的建议,如褪黑素、酒石酸唑吡坦片、苯二氮类药物、地西泮(安定)、抗抑郁药及抗精神病药物等。一定程度地保障痴呆患者的睡眠,更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对于痴呆患者来说,除认知功能障碍及情绪障碍外,睡眠障碍也是应关注的重点,只有通过全方位的障碍干预,才能切实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常来说,临床常用的是多导睡眠障碍监测系统分析睡眠障碍情况,但其复杂的结构并不适合痴呆患者。目前在研究的穿戴式、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器,可以对痴呆患者的睡眠进行周期性的监测,了解患者的睡眠结构,更有助于调整方式来改善睡眠。此类仪器目前已在研究阶段,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将造福广大的痴呆患者。

(作者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有专家门诊,周三下午有记忆障碍专病门诊)

尹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遗传专委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委员等职。擅长神经系统老年病、睡眠障碍、神经心理疾病的诊治。

猜你喜欢

眼动睡眠障碍认知障碍
海豹的睡眠:只有一半大脑在睡觉
日本认知障碍症对策新大纲敲定 将着重预防
因认知障碍,日本去年走丢1.6万人
六问“轻度认知障碍”——痴呆的前生前世
老了梦多很正常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穴位按摩配合头皮花针治疗化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观察
某社区门诊苯二氮类助眠药处方情况及分析
动物很可能也做梦
太瘦易患“老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