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2018-11-26刘丽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23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移动互联网校企合作

刘丽

摘要:该文介绍了在学校和企业互相合作的模式下如何构建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从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建设的目标以及建设的具体措施等方面来加以论述,指出了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双方共同建设实训基地能够让校企之间的合作更加的频繁和规范,降低学校的管理运营成本,培养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人才,最后得出了校企合作模式提升了学生对于自身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能够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的结论。

关键詞:校企合作;移动互联网;实训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3-0160-02

1 引言

实训基地是培养人才和进行科研服务的重要场所,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高校的教育发展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对于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建设的教育和培训效果,能够让学生将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满足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于知识性和应用型相结合的复合人才的需求,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社会,增强了他们进入社会以后的就业竞争力,有效地缓解了就业难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应用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据统计截至 2017 年 6 月,我国互联网用户数达到 7.51 亿,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数为 7.24 亿,占比达 96.3%。从上网时长看,2017 年上半年,我国网民平均周上网时长为 26.5 小时,与 2016 年基本持平。而且自从 2013年周上网时长达到 25 小时后,已连续 4 年保持基本不变。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社会上对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快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人才的技术水平成为目前我国移动互联网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2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2.1 实训基地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目前移动互联网正在加速与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融合和渗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让各行各业加快了行业结构的转型,依托互联网的优势形成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联网模式,并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在逐渐的显现。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深度融合导致了社会上对于移动互联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社会上能够提供的移动互联网人才的数量却存在很大的缺口,因此作为高校来说,通过与企业联合建立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将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平台,促进互联网应用教育的蓬勃发展。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能够给学生提供计算机专业技术方面所有专业需要的实训和实习项目,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最前沿信息技术的掌握,帮助学生提升对于通信网络规划、网络设备的配置调试、互联网软件的开发、信息嵌入技术、移动网络增值服务和智能移动终端维护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这些都是目前社会对于移动互联网人才的主要需求。实训基地不但提升了学生移动互联网的应用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锻炼了他们的科研能力,确保学生掌握的移动互联网知识能够满足社会对于互联网应用发展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2.2 实训基地建设对于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能够为互联网专业老师在软件和硬件上提供科研平台,促进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将成为“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培训基地,尤其是现在随着4G网络的全面普及以及未来5G网络建设的发展,IT行业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而且现在社会上对于新兴的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不断地增加,把实训基地建设成能够服务于老师和学生,满足未来无限通信技术发展需要的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实训基地能够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实现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实习一体化的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模式提供保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社会紧缺人才,人才的口碑同样也是学校办学能力的关键指标,通过实训基地能够让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能够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增强社会影响力。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实训基地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满足社会对于移动互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实习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社会,了解社会对于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的需求模式,让实习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大大降低了学校对于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在市场发展中的竞争力。

3 校企合作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实训基地的宗旨是服务于移动互联网专业课程,开展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对于移动互联网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可以在实训基地进行实践联系,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移动软件开发基础、移动应用软件设计、UI设计、手机游戏开发、智能手机维护、移动网络通信编程等课程,再比如软件技术专业的Android系统以及IOS系统专业软件开发的课程和实训等。

3.1 建设真实的实训环境

依托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制定、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训项目的确定方面都需要合作企业来参与建设,为了提供给学生最专业的职业培训和专业训练的场所,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实训基地力求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工作环境,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实训基地内进行专业实习训练,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文化氛围,真正体会到未来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工作状态,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将来走进移动互联网行业打下基础。

3.2 具有多元化的服务目标

实训基地在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其他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在实训基地内不但可以为学生讲述移动互联网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充分利用实训基地丰富的互联网设备资源,让实训的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参与各种互联网开发竞赛等,进行移动应用服务器的维护和应用软件的开发,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充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实训基地还能够开展师资培训等项目,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申报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等科研项目,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技术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3.3 充分满足市场对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

学校与企业合作打造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能够培养出一支充分满足市场对于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的专业师资团队,实训基地的老师作为基地软硬件建设的主导,在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个过程都要参与进来,从实训基地的前期设计、功能布局再到移动互联网课程体系的开发等环节,实训基地的老师都要与合作企业的工程师进行深度的交流、协调与合作,同时还要掌握目前移动互联网企业对于互联网人才的需求方向、培养目标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等,实训基地建设要符合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根据企业需求确定需要的课程体系和实训项目。在整个过程中移动互联网专业的老师都要与企业工程师进行深入的合作,确保学校的整个师资队伍都能满足互联网专业发展的需求和课程开发的需求,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开发专业技术人才。

3.4 实训基地具有完备的硬件设施配置

实训基地内的硬件设施配置完备,学校和企业可以对这些硬件设备进行资源共享,在实训基地内要设立嵌入式的工程中心,具有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的实训教研室和苹果移动应用开发的实训教研室等,同时配置有多媒体智能化的家居设备,能够与Android系统终端相配套,从而实现对于智能家居的实训环境创设。除了基于Android和苹果IOS系统两大主流移动应用配置的软硬件设施以外,实训基地还构建了基于windowsphone的专门特有的智能化终端,可以说实训基地几乎能够满足社会上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开发,可以让移动互联网应用专业所有的学生开展各种Android、IOS相关课程的培训,同时也兼顾了不同学生的开发兴趣以及一些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的实习需要,同时在学生实习期结束或者实训基地闲暇时还可以承担对外的培训工作,为企业和学校创造价值,减少实训基地的管理成本。比如利用苹果实训教研室的硬件设备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对外培训的需要,同时也可以通过实训基地与各种网络平台在人员和项目上进行各种资源共享。

4 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4.1 实行定岗实习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从校园走出去进入企业,真正的体会互联网企业的真实工作状态,以工代学,同时实践来理解专业知识,通过几个月的实训基地训练,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在定岗实习阶段让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学校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制定学生的实习计划,提升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定期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实习,互联网企业可以安排专业的员工参与到学生的实训当中,让学生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获得更多的实用技能,更加贴近移动互联网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4.2 对学生进行订单式的培养

移动互联网企业目前人才的缺口较大,需要很多的专业人才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互联网应用的需求,因此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专门在实训基地为企业进行订单式的培养,量身培养适合企业的人才。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在招生时就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培养课程应该与企业的需求一致,这样在实训基地进行培训时既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又能够为企业培养对口的人才,同时也满足了学生就业的需要。这样能够让企业在与学校的合作过程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学生的培养当中,通过双方不断的合作,不断地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让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实训基地合作项目更加牢固。

4.3 企业专家与学校老师的互相交流

学校应该利用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专业人才走进课堂,形成“双师型”的实践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还可以将自己的老师输送到实训基地进行互联网开发实践,在企业生产的一线去服务,将在实训基地学到的实践经验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推动教育产业化的升级。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要加强制度化建设,完善实训实验室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按照校企合作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强化学生的移动互联网开发能力。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优秀的教学资源进行校企共享,打造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

5 结论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要从学校的培养目标抓起,时刻关注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科学的实训培养计划,针对企业对于移动互联网人才的需求,全方位地开展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增进双方的信任度,利用实训基地为企业培养更多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毛国涛.浅析创新创业教育“1+N ”课程体系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5):37-38.

[2] 朱小峰.高職院校以教学改革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1(13):66-67.

[3] 林奕水,黄军辉.高职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O15(12):220-222.

【通联编辑:梁书】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移动互联网校企合作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