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做好大型晚会的节目策划

2018-11-26金海涛

记者摇篮 2018年8期
关键词:创意策划内容

金海涛

【摘 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电视晚会作为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传播方式,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受到了人们的欢迎。电视晚会节目的策划,在日益发展的电视文化背景下,凸显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大型晚会的策划、具体实施,及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和研究。

【关键词】大型晚会 策划 创意 内容

电视晚会作为电视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载体,在日益发展的经济社会,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大型晚会有着较强的艺术表现性,其综合性、丰富性、多样性,也是其他电视节目形式所不能比拟的,其整体策划,对于电视晚会而言尤为重要,是电视晚会好与否的核心和关键。

一、大型晚会的策划及创新

随着电视及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晚会的艺术性和可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使晚会具有更高的可视性、艺术性和社会性,晚会的策划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整台晚会的成功与否、精彩与否。

1.晚会的主题定位。晚会主题,对于一台晚会来说,是晚会的脊髓,是灵魂。晚会主题的定位及确立,是策划晚会的首要问题。没有主题及定位的晚会,就如一盘散沙,东拼西凑,杂乱无章。进行晚会策划之前,晚会主题及定位,对节目编排表演,具有重要意义。

以《新时代 新沈阳——2018沈阳市文化春晚》为例,晚会围绕“新时代 新沈阳”为主题,荟萃名家与经典,以音乐、舞蹈及戏曲作品为载体,向观众展示沈阳最顶尖的艺术作品和艺术人才,让观众品味欢乐、温暖、沈阳味儿浓郁的春节文化大餐的同时,展现了如今沈阳的变化和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主题明了,定位准确。

2.晚会策划的内容创新。晚会策划内容不仅包含节目内容、节目形式,还包括舞美灯光等运用,这里先说说晚会策划的节目内容和节目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晚会的艺术性和可视性得到了质的飞跃,这也给晚会创作内容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现代晚会的节目内容与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有的是歌颂某一段历史事件,有的是为了纪念某一个特殊的日子等。《新时代 新沈阳——2018沈阳市文化春晚》在主题上的方向就是欢喜、热闹、开心的春节联欢晚会,它的节目设置偏向喜庆的、开心的为主;而一些慈善义演的文艺晚会在主题上的方向就应该是温情、感人、真实的为主。

对于文艺晚会节目上的编排,绝不仅仅只是将优秀作品罗列叠加,不仅要做到“张弛有度”,还得在编排中体现新意和不断创新。《新时代 新沈阳——2018沈阳市文化春晚》在节目编排上对经典节目进行了改编、融合,保留最為经典和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注入沈阳地域特色,将“新时代 新沈阳”的主题,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文艺晚会中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使用,彻底地改变了文艺晚会上传统的舞台美术设计形式,不但在文艺晚会中舞台美术设计观念有了新的变化,也给文艺晚会在节目的创作过程中在形式上的变动。文艺晚会上对于多媒体数字灯这一实际物品的采用,让舞台美术在文艺晚会中的设计可以出乎意料地为晚会中的观众带来视觉盛宴,在文艺晚会中更好地展示出了主题想要表达出的内容,增强了文艺晚会中的节目形式色调,创造了很好的舞台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晚会观众的想象力有极大的扩展。

二、晚会的困境及改革措施

1.晚会的困境及原因剖析。首先,面临全媒体时代新的挑战。进入新世纪以来,电视业行业生态随着地方强势媒体的崛起而发生变化。近几年,各地省级卫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春节晚会。在全媒体环境下,由于娱乐和文艺产品的多样化、全民娱乐总时间分配格局的重新调整,春晚的传统优势地位也面临着挑战。不仅如此,从传媒业发展变革的总体趋势来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电视本身在媒介生态中的传统主导地位也遭到挑战。尤其是随着媒体融合和全媒体发展的态势日益加速,春晚所依赖的传统电视传播技术形态及其作为第一大媒体渠道的传播优势已被削弱。面临这样的挑战,如何适应已经发生变化的传媒生态,在节目内容和技术形态上跟上甚至超越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观众需求,成为晚会能够持续赢得观众的关键。

其次,晚会形态和节目内容没有新意。作为晚会而言,大多数形态,以歌、舞、语言类节目为主,从央视春晚到地方晚会,都无不例外。观众已经形成视听疲劳。近几年,语言类、杂技节目在晚会中的比重相应增加,增强节目的视听性,然而,歌舞类节目,依然是晚会主要表现形式。如何创新节目内容,吸引观众,这是一个晚会组长期要研究的课题。

2.晚会的改革措施。一方面,晚会要搭建百姓舞台,雅俗共赏。央视和地方台,现在都在增加百姓的参与度。如《我要上春晚》节目的选拔,为百姓提供了上晚会的机会。让节目贴地气,让百姓能参与。《新时代 新沈阳——2018沈阳市文化春晚》不仅邀请和选用了顶尖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向观众展示出沈阳文艺的最高水准、沈阳的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如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常东等;同时,也让更多文化系统职工参与其中,增加百姓参与度与文化凝聚力。

另一方面,晚会必须适应全媒体时代文艺多元发展以及大众文化消费方式发生重大转型的基本现实。这不仅要求春晚摆脱传统的“电视晚会”定位,从技术呈现方式上彻底转型为全媒体视听文化产品,同时还要求它必须积极适应被动观众向积极用户乃至生产消费合一者转变的新传播生态。就前者而言,应当积极探索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多场景、多屏互动等新媒体技术融入节目中,不断拓展视听节目的感官边界,丰富用户的视听感受和情感共鸣。就后者而言,则应当积极融入更多具有高度真实性的参与互动元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将不同的观众群体纳入节目创意和创作的各个环节,真正实现以观众为中心。如何迅速捕捉最新的媒体技术,将其纳入节目生产和传播的各个环节,成为晚会自我革新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随着媒体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晚会应当探索通过智能语音、视觉识别、多场景交互等手段深化与观众的互动水平,增强观众黏度和忠诚度。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李宇.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研究.2012年;[2]崔文华.全能语言的文化时代——电视文化研究.1998年;[3]吕艺生.大型晚会编导艺术2016;[4]李三强.春节联欢晚会:发展历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2004.

猜你喜欢

创意策划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纸品手工艺术创作技法浅析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主要内容
本期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