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新闻所具备的语言特色

2018-11-26索朗卓玛

记者摇篮 2018年8期
关键词:口语化大众化新闻节目

索朗卓玛

【摘 要】目前,诸多媒体间竞争目标听众,同时为得到这部分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对栏目风格、模块内容进行对应的调整。然而传统的媒体也积极地借鉴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的发展经验,这就导致了诸多媒体出现融合的情况。本文将着重对综合广播新闻消息类节目语言所具备的基础特色进行解析,其中包括大众化特性、口语化特性以及个性化特性这几个方面,以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新闻 语言特色

一、大众化特性

听众欣赏及收听广播新闻节目过程,属于与新闻节目交流沟通的经过,交流沟通的载体便是广播新闻节目所独具的语言特色。听众和广播新闻节目成功进行沟通交流的前提是对于语言本意的一致理解,就是广播新闻节目需要流畅地向目标人群表述自己的感情,有必要使目标人群能够精准知道语言所想表达的内容。因此,广播新闻节目对应的语言应该拥有大众化的特性。

广播新闻节目所传播的全部内容都需要以普通人的身份以及语气来有效地降低和听众间的距离感。主持人的语言能否拥有大众化的特性,较大程度地约束广播新闻节目所出现的效果,它需要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所挑选的交流内容以及方法应该达到听众要求。就比如某一个广播新闻节目,如若主持人未曾深刻剖析听众的心理要求,主持人过多地评价一个新闻内容,听众比较容易产生夸夸其谈、哗众取宠的感觉。但是如果评论太少又容易造成听众怀疑主持人的主持能力。除此之外,主持人主持所采用的语气太过强硬或太平稳都有可能造成听众不满,就比如语气过于强硬会给听众一种盛气凌人的错觉;语气太过于平稳,又产生主持人在随声附和的感觉。所以,主持人主持的语言有必要具备大众化特性,才能尽可能做到恰到好处。

因此,事实情况当中,新闻广播节目的工作人员要不断地考虑全部听众的心理要求,时刻把达到听众心理要求当作权衡广播新闻节目的关键准则,深刻剖析听众心理,熟悉各个行业听众所对应的生活以及心理活动,才可以尽可能达到全部各个阶层听众的心理要求。

二、口语化特性

广播新闻节目使用的语言应该拥有口语化的特性。然而和通常状况下的“口语化”特性不一样的是广播新闻节目所指的“口语化”具备自身特性。平时交流用语属于极少经历思考过程的语言,它拥有句子较为简短、构成较为单纯、完善程度不高、重复多且脱节状况比较严重的特性,除此之外,环境、表情以及肢体语言同时属于通常状况下“口语化”的主要特性。然而廣播新闻节目主持人所使用的语言的“口语化”特性源自日常生活同时又有所不同。

日常生活当中所使用的口语,通常为能够一边想一边说,甚至于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所具备的特点为句式较为短小、构成较为单纯,甚至并不完整,存在脱节、重复、插说、补充情况,同时存在环境氛围的渲染,辅以手势以及表情,未说明白详细或者出现错误还能够重说,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所使用的口语源自生活同时又异于生活,由于他所直面的为大量的听众,同时要求于限定时间范围之内最大程度地传播较多的信息资讯。所以,节目主持人所使用的语言一定是提炼后的,并不能随意说。

综上所述,广播新闻的语言要让听众喜欢听,记者和编辑进行采写过程,在对新闻稿件进行编辑时要经过反复提炼,不能单纯将固定体裁的稿子当中个别书面语修改成口头语,或者在一句话当中添加“呢、啊、呀”等的语气词,需要全部依照和听众进行交谈要求来构成语言模式、特别的语感以及语言交流沟通作用的口头语。

三、个性化特性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即为广播新闻节目工作者需要实现的理想主持成效,排除了语言需要大众化以及口语化的特性之外,主持人要尽量保存语言所独具的特殊魅力,来给予听众一种亲切的感觉,让听众对节目有深刻印象。

使用语言进行交流时,都在使用特定的身份来向其他人表述自己的思想情感,因此交流用语和沟通双方的身份特性有紧密的关联,特定身份特性会在极大程度上干扰沟通用语特性。例如,如果是师长身份同晚辈交谈,那么对应的语言就需要更为庄重,同时附带一点关心以及爱抚的情感。如果是晚辈身份同师长讲话,就需要附带一点礼节以及一点谦虚。如果是上级与下级、下级与上级或者是同辈间进行沟通都有必要得体,贴合自身身份。一个优秀的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需要时刻注意双重身份,一方面是党的新闻工作人员,另一方面是听众的朋友,担负传播党的方针、传输信息资讯的任务,所以主持人所使用的主持用语一定要权衡新闻工作人员与听众朋友间的联系,满足传播党的方针政策以及传播信息的要求,因此在进行主持的时候采用的语言需要温文尔雅、亲切自然。语言个性化特性极为关键的部分还体现于具备自身特性的个性语言部分,一个成功的主持人属于羡慕对象但是并不能作为自己仿照的目标,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想要得到成功并不能单纯依靠模仿,而是要将重点放在塑造自身特性上,一定要避免成为什么都不像的情况。所以,探索自己所主持节目对应的语言特性以及自身的语言风格是每个节目主持人都需要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使广播新闻节目主持人更加精确地掌握自己的性格特性,在有关标准以及要求范围之内塑造自身特别的风格,不应该盲目地仿照别人的做法,造成最后自己的语言风格出现“四不像”状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说广播新闻节目当中所使用的语言拥有大众化、口语化以及个性化的特性,实际上语言的每个特性间并不是孤单、分散的情况,是属于一种互相关联、囊括的关系,广播新闻节目使用的语言在达到一个特性需求的同时需要达到其余两个特性的需求。在三个特性一起达到的前提下,才可以成就最优秀的广播新闻节目用语,才可以让节目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单位:西藏人民广播电台)

【参考文献】

[1]王志钢.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语言特色[J].新闻窗,2014(06):75;[2]李忠.浅谈广播新闻节目的语言特色[J].新闻传播,2011(05):140.

猜你喜欢

口语化大众化新闻节目
如何寻求口语化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口语化歌词语言的长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邢非的诗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